第3章藍采和(2 / 2)

何仙姑十四五歲時,一天晚上夢見神人教她食雲母粉,後便可往來於山頂之間,身體輕捷,其行如飛。她常早晨上山,傍晚便采許多種草藥回來,時常還采許多山果給父母吃。何仙姑生性貞靜,極有孝行,容貌清麗,莊重典雅,且天資聰穎,通曉世事,琴棋詩書,一學便通,真正才貌雙全,許多富貴人家慕名求親,但她喜清淨道行,發誓不嫁。她父親何泰是開藥材鋪的,她很擅長醫藥,替人治病,且常利用替人看病之機,勸人行善止惡,告訴病人諸病乃由諸不善所生,欲要延壽養生,先要戒殺含生,不食眾生之肉,當行慈惠,以及蟲蟻,要多行放生,孝敬父母,惠恤貧苦,廣濟群眾,當知善惡報應,絲毫不爽。不少病人聽從她的教導,修橋補路,行善廣積陰德,同時服用她開的草藥,果然諸病痊愈。當地的人,都以她為神人,尊敬地稱她為何仙姑。

何仙姑十三歲時遇到的道士,即呂洞賓。呂洞賓見她有仙緣,便前來點化她。後來呂洞賓還傳給她修身之道,又送給她金丹服用,還拜見鍾離權,帶她去蓬萊仙境參拜東王公、西王母。何仙姑經過呂洞賓的點化,更加靜心修煉。後來,武則天曾召她入京,但她走到半路上,察見黃門有好色之心,便脫身而去,不知所蹤。傳說至天寶年間,有五色雲起於麻姑壇,眾人於白日間見有一位女仙子從五色祥雲中縹緲而出,有個叫蔡天一的道士,認識那位女仙子,便是何仙姑。

民間還流傳著藥農向何仙姑請教草藥知識的故事。傳說一個天台山麓的藥農,在山中采了幾十年的草藥,但是,滿山遍野的草藥中,他隻認識十分之一二。聽說何仙姑是有名的藥仙,住在山上桃源洞裏,藥農便翻山越嶺,攀藤援岩爬上離地四五十丈高、在峭壁上的一個山洞裏,果然看見何仙姑在和一個道人下棋。他耐心等到日落西山,兩位仙人下完棋,回首看見他,何仙姑才問他到此何事,藥農說是來請教仙姑藥草之事的。何仙姑帶藥農出洞,藥農看見不少奇花異草,都是名貴的草藥,仙姑教他一一認識後,將草藥結成馬,用草馬送藥農返家。後來藥農就將從仙姑處學來的藥草知識,傳授其後人,所以至今天,天台山才有千百種叫得出名字的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