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列仙傳(2 / 3)

劉京

劉京者,本漢文帝時侍郎也,從邯鄲張君學道,受餌雲母、朱英方服之,百三十餘歲,視之如三十許人。能知吉凶之期,又能為人祭天益命,或延得十年五年。至魏武帝時,京遊諸弟子家,皇甫隆聞而隨事之,以雲母丸子方教隆,隆合服之,得三百歲,不能盡其道法,故不得度世。又有王公,於京處得九子丸,時王公已七十歲,服之禦八十妾,生二十兒,騎馬獵行日二百裏,飲酒一斛不醉,得壽二百歲。

清平吉

清平吉,沛國人,漢高皇帝時衛卒也。至光武時,容色不老,後屍解去。百餘年複還鄉裏,數日間又屍解而去。

黃山君

黃山君者,修彭祖之術,年數百歲,猶有少容。亦治地仙,不取飛升。彭祖既去,乃追論其言為《彭祖經》,得《彭祖經》者,便為木中之鬆柏也。

靈壽光

靈壽光者,扶風人也。年七十餘而得朱英丸方,合而服之致得其效,轉更少壯,年如二十時。漢獻帝建安元年,光已二百二十歲,常寄寓於江陵胡田家,無疾而卒,田殯埋之。百餘日,人複見在小黃寄書與田,田得書,掘發棺視之。中一無所有,釘亦不脫,唯履在棺中。

李根

李根,字子源,許昌人也。有趙買者,聞其父祖言傳世見根,買為兒時便隨事根,至買年八十四,而根年少不老。昔在壽春吳太文家,太文從之學道,作金銀法,立成。根能變化入水火中,坐致行廚,能供二十人,皆精細之饌,四方奇異之物,非當地所有也。忽告太文雲:“王淩當敗,壽春當陷,兵中不複居,可急徙去。”太文竊以語弟,弟無意泄之。王淩聞之,以為妖言惑眾,乃使人收根,欲殺之。

根時乃方欲書疏,奄聞外有千餘人圍吳家求根,根語太文父曰:“但語‘吾不知’,官自來搜之。”太文出戶,還顧窺,根失所在,左右書器物皆不複見。於是官兵入索,囷食衣篋之中,無出不遍,不得根。及良久,太文出,見根固在向坐,儼然如故。根語太文曰:“王太尉當族誅,卿弟泄語,十日中當死。”皆果如言。

弟子家又有以女給根者,此女知書,根出行,竊取根素書一卷讀之,得根自說其學道經疏雲“以漢元封中學道於某”,以甲子計之,根已七百餘年也。又太文說,根兩目瞳子皆方,按仙經雲“八百歲人瞳子方也”。根告諸弟子言:“我不得神丹大道之訣,唯得地仙方爾,壽畢天地,然不為下土之士也。”

黃敬

黃敬,字伯嚴,武陵人也。少讀誦經書,仕州為部從事。後棄世,學道於霍山,八十餘年複入中嶽,專行服氣斷穀,為吞吐之事,胎息內視。召六甲、玉女,吞陰陽符,又思赤星在洞房前,轉大如火周身。至二百歲,轉還少壯。道士王紫陽數往見之,求要言。

敬告紫陽曰:“吾不修服藥之道,但守自然,蓋地仙耳,何足詰問?新野陰君,神丹升天之法,此真大道之極也,子可從之。人能除遣嗜欲如我者,亦可以學我所為也。”紫陽固請不止,敬告紫陽曰:“大關之中有輔星,想而見之翕習成,赤童在焉指朱庭,指而搖之,煉身形消,遣三屍,除死名。審能守之可長生,失之不久淪幽冥。”紫陽受之,得長生之道也。

甘始

甘始者,太原人也。善行氣,不飲食,又服天門冬,行房中之事,依容成、玄素之法,更演益之為一卷,用之甚有近效。治病不用針灸湯藥,在世百餘歲,乃入王屋山仙去。

平仲節

括蒼山有學道者平仲節,河中人。以大胡亂中國時(謂劉淵、劉聰也)來,渡江入括蒼山,受師宋君,存心鏡之道,具百神,行洞房事。如此積四十五年,中有精思,身形更少,體有真氣。晉穆帝永和元年五月一日,中央黃老君遣迎,即日乘雲駕龍,白日升天,今在滄浪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