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流轉,董仲躬雖未能徹底解開藥方之謎,但因長期服用丹藥,他得以保持著年輕的容顏與旺盛的精力。直至八十餘歲,他才與世長辭。臨終之際,他緊緊握著兒子道生的手,眼中滿是不甘與期望,叮囑道:“我年少時得少君方藥,卻因無知與固執,險些錯失良機。你定要牢記,日後務必尋訪世間方術高士,解開這藥方的秘密,堅持服用此藥,或許方能超脫塵世,度越生死輪回。”言罷,溘然長逝,隻留下道生望著父親的遺容,心中默默立下誓言,定要完成父親的遺願。
文成將軍之術
當此之時,文成將軍亦在求道之途嶄露頭角,他機緣巧合之下,得傳李少君的部分方術,遂心懷壯誌,欲在漢武帝麵前一展身手,以博富貴與聲名。
文成將軍憑借那習得的方術,在宮廷之中屢屢展現出一些超乎常人理解的神奇之事,引得眾人稱奇,亦因此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與重用,得以常伴君側,參與諸多宮廷秘事與祭祀求仙活動。
然而,好景不長,或許是文成將軍在求道過程中有所偏差,又或許是他過於急功近利,觸怒了宮廷中的某些勢力或觸碰到了未知的禁忌。漢武帝聽信了一些傳言與讒言,對文成將軍的信任逐漸瓦解,最終派遣使者前去誅殺文成將軍,以絕後患。
文成將軍見使者前來,心中並無太多慌亂與恐懼。他平靜地望著使者,眼神中透著一絲無奈與惋惜,緩緩說道:“為吾謝帝,不能忍少日而敗大事乎?帝好自愛,後三十年,求我於成山,方共事,不相怨也。”那聲音沉穩而堅定,仿佛他並非即將麵臨死亡,而是在訴說著一個既定的預言。
使者帶著文成將軍的這番話,匆匆回宮複命。漢武帝聽聞後,心中疑竇叢生,他一方麵對文成將軍的大膽言語感到憤怒,一方麵又對其話語中的深意充滿好奇與疑惑。在猶豫與不安之中,他下令開棺驗視,想要一探究竟。
當侍從們打開文成將軍的棺木時,卻驚見其中唯有竹筒一枚,棺內空蕩,不見屍身。這詭異的景象令眾人驚愕不已,漢武帝更是臉色大變,他首先懷疑是文成將軍的弟子們暗中竊取了屍體並藏匿起來,試圖營造出一種神秘的假象,以掩蓋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於是,漢武帝立刻下令大肆收捕與文成將軍相關之人,展開了一場嚴密的排查與審訊。然而,經過一番仔細的檢問與追尋,卻未能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或可疑的跡象。整個事件愈發撲朔迷離,如同籠罩在重重迷霧之中,讓人摸不著頭腦。
漢武帝在這場變故中,逐漸意識到自己或許過於草率地誅殺了文成將軍,心中懊悔之意油然而生。他深知,自己在求道之路上的每一個決定都關乎著生死命運與未知的天機,而這一次,他可能誤判了局勢,放走了一個真正掌握著仙道奧秘的關鍵人物。
甘泉祀神
經曆了文成將軍之事的風波與震撼,漢武帝對求道長生的渴望不但沒有消減,反而愈發熾熱與執著。他深知,自己在這條充滿神秘與未知的道路上已走得太遠,付出了太多,絕不能輕易回頭。
於是,漢武帝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再次大規模征召諸方士,無論他們來自何方,無論其身份貴賤,隻要聲稱有一絲求道之能或與仙術相關的技藝,皆被召入京城。一時間,京城之中方士雲集,各種奇人異士紛紛登場,他們帶著各自的秘方、法術與神秘的儀式,讓整個宮廷都沉浸在一片求仙問道的濃厚氛圍之中。
漢武帝親自主持,於甘泉宮舉行了一場盛大而隆重的祭祀太乙神的典禮。甘泉宮本就是皇家祭祀與祈福的重要場所,如今經過精心布置,更顯莊嚴肅穆。宮牆之上掛滿了五彩綢緞,隨風飄舞,似在與神靈溝通;宮殿之內,香霧繚繞,那是由珍稀香料混合而成的祭香,散發著迷人而神秘的氣息。
在太乙神的主祭位前,擺滿了世間最為珍貴的祭品:純色的牛羊,膘肥體壯,角上係著華麗的絲帶;新鮮的果蔬,顆顆飽滿,仿佛凝聚著大地的精華;還有那精美的玉器、金器,雕琢精細,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象征著皇家的虔誠與對神靈的無上敬意。
而在太乙神祭位的一側,漢武帝特意令人設立了一座,專門用以祭祀文成將軍。那祭台上擺放著文成將軍昔日所用之物,以表對他的追思與懷念,亦希望能借此重新連接與仙術的神秘紐帶。
祭祀當日,漢武帝身著華麗的祭服,頭戴冕旒,步伐莊重而緩慢地走進甘泉宮。他親自執禮,每一個動作都嚴格遵循著古老的祭祀禮儀:上香、獻酒、叩拜,口中念念有詞,祈求太乙神能夠原諒他的過錯,賜予他長生不老的仙法,指引他在求道之路上繼續前行。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敬畏與期待,仿佛在與神靈進行著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整個祭祀過程持續了許久,鍾鼓齊鳴,聲樂悠揚,在場的眾人皆被這莊嚴的氛圍所感染,紛紛跪地叩首,心中默默祈禱。漢武帝在這場祭祀中,將自己對長生的渴望、對過去錯誤的懺悔以及對未來的憧憬,皆融入了那嫋嫋升起的香煙與虔誠的叩拜之中,他期待著神靈的回應,期待著能在這神秘的求道之旅中找到最終的答案。
長生之思
李少君的傳奇故事,如同一顆投入曆史長河的巨石,激起千層浪後,餘波久久回蕩在歲月的每一個角落。董仲躬的悔悟,文成將軍的神秘預言,皆如迷霧中的幻影,讓長生之術愈發顯得神秘莫測、遙不可及。
武帝在這求道的荊棘之路上,腳步匆匆,雖有過猶疑,有過悔恨,卻始終未曾停下追尋的步伐。他在甘泉宮的那場盛大祭祀,是他對仙道的執著呐喊,也是他在迷茫中的奮力掙紮。那嫋嫋升騰的香煙,似是連接人間與仙界的紐帶,寄托著他無盡的希望與祈願。
世人對長生的渴望,亦因李少君之事被點燃。多少人在暗夜中輾轉反側,夢想著能得到那神奇的藥方,掙脫生死的枷鎖。然而,歲月依舊無情地流淌,生老病死的輪回,如命運的巨輪,碾壓著世間的一切生靈。
在宮廷的華殿之上,方士們繼續施展著各種奇異法術,或吞雲吐霧,或念念有詞,試圖讓武帝堅信,長生之路就在前方。而民間,無數百姓也在口口相傳著李少君的故事,有的人為之傾慕,有的人則嗤之以鼻,認為這不過是癡人說夢。
但無論如何,李少君所開啟的這場求長生的風潮,已然成為曆史畫卷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它讓人們開始思考,生死命運究竟是上蒼的既定安排,還是真能憑借人力與道術仙法逆天改命?是該順應自然,還是勇敢地追尋那虛無縹緲的永生之境?
千年之後,當我們回首這段曆史,李少君的身影依然在時光深處若隱若現。他帶來的不僅是神奇的傳說,更是對人類生命極限的永恒叩問。那神秘的丹方、奇幻的經曆,如同星子,在曆史的夜空閃爍,吸引著後人不斷地探尋、思索。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真能揭開長生的奧秘,但在當下,李少君的故事,依舊是一場未解的謎題,一段關於生命與夢想的不朽傳奇,永遠在歲月長河中散發著迷人而深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