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邯鄲奇人王烈(1 / 3)

在古老而繁華的邯鄲城,有一位被歲月遺忘的奇人,名叫王烈。他字長休,宛如一顆隱匿於塵世的明珠,散發著獨特而神秘的光芒。

王烈常年服食黃精及鉛,這奇異的飲食習慣仿佛賦予了他超越常人的生命力。盡管已經三百三十八歲,他的麵容卻依舊保持著年少時的模樣,歲月的痕跡似乎對他無可奈何。他的肌膚光滑緊致,眼神明亮而深邃,一頭烏發如墨,整個人看上去宛如青年,且身姿輕盈敏捷。每當他登山曆險之時,隻見他身形閃動,如履平地,行步如飛,仿佛與這山川融為一體,成為山林間一道奇異的風景。

年少時期,王烈投身於太學,成為一名書生。他天賦異稟且勤奮好學,對五經百家之言展現出了驚人的熱情與悟性。無論是晦澀難懂的經學著作,還是包羅萬象的諸子百家學說,他都能潛心鑽研,直至融會貫通。在太學之中,他常常與眾人高談闊論,其言辭犀利,見解獨到,無論是引經據典還是剖析義理,皆能信手拈來,且精準恰當。他的學識淵博程度令人咋舌,無論是曆史典故、哲學思想,還是天文地理、詩詞歌賦,他都能侃侃而談,且每一個觀點都新穎獨特,發人深省。眾人皆驚歎於他的才情與智慧,在當時的學界,王烈之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成為眾多學子敬仰與效仿的楷模。

與嵇康之交

中散大夫嵇康,字叔夜,乃三國曹魏時期的名士,他才情出眾,氣質超凡脫俗,對世間奇人異士頗為敬重與向往。而王烈的獨特魅力與深邃學識,如磁石般深深吸引著嵇康。

嵇康對王烈甚為敬愛,常常主動前往拜訪,虛心向其請教學問。在那寧靜的庭院或雅室之中,兩人相對而坐,茶香嫋嫋間,王烈口若懸河,將五經百家的精妙之處一一剖析,嵇康則專注聆聽,時而沉思,時而點頭,如海綿吸水般汲取著知識的養分。他們的交流,不僅是學問的傳遞,更是思想的碰撞與靈魂的共鳴。

除了學問探討,他們還熱衷於共入山林。每當陽光灑落山林,二人便攜伴同行,穿梭於茂密的樹林與崎嶇的山路間。他們時而停下腳步,俯身觀察奇異的花草,時而仰望蒼穹,聆聽鳥兒的歡歌與樹葉的沙沙細語。在采藥過程中,王烈憑借豐富的經驗,向嵇康傳授各種草藥的特性與功效,嵇康則用心銘記,不時提出自己的見解與疑問。山林之中,回蕩著他們的歡聲笑語與深入探討之聲,那是一種對自然的熱愛與對知識的追求交織而成的美妙旋律。

一次,他們在山中偶然發現一處幽靜的山穀,穀中繁花似錦,溪流潺潺。兩人興奮不已,在溪邊巨石上席地而坐,暢談人生理想、哲學思想與世間萬象。微風拂過,帶來陣陣花香與清新的氣息,他們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忘卻了塵世的紛擾與煩惱。在這一次次的交往中,他們的情誼愈發深厚,成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摯友,共同在這亂世中書寫著一段段令人稱羨的佳話。

太行異事

一日,王烈心懷對自然的探索之意,獨自踏上了前往太行山的征程。太行山巍峨聳立,峰巒疊嶂,山間雲霧繚繞,仿若仙境與塵世的交界。

王烈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忽然,一陣低沉而沉悶的巨響打破了山間的寧靜。那聲音仿若從大地深處傳來,起初如遠方的悶雷,隱隱約約,繼而愈發強烈,震得周圍的樹木枝葉瑟瑟發抖,腳下的土地也微微顫動。王烈心中一驚,卻又被這奇異之事勾起了強烈的好奇心,趕忙朝著聲音的來源疾步而去。

待他趕到事發之地,眼前的景象讓他大為震驚。隻見原本連綿不斷的山體,此刻竟出現了一道巨大的裂痕,山破石裂長達數百丈。裂痕兩側的青石,在陽光的照耀下透著冷峻的光澤。而在石縫之中,有一穴口,其直徑約有尺許。從中緩緩流出一種青泥,那青泥質地細膩,色澤溫潤,緩緩流淌之際,恰似人體之髓,散發著一種神秘而誘人的氣息。

王烈好奇心大起,俯身探手,取了些許青泥於掌心。他試著將青泥搓成丸狀,就在那須臾之間,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泥丸迅速固化,變成了堅硬的石頭,那過程就如同將熱蠟投入冷水中一般,瞬間凝固,且隨手一捏,堅凝無比。王烈湊近嗅聞,隻覺這石丸之氣,竟如粳米飯般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他試著輕嚼,口感亦與粳米飯相似。王烈驚歎之餘,合數丸如桃大,小心翼翼地攜帶少許,準備回去與嵇康分享這一奇異的發現,心中滿是對這神秘事物的探究與思索,腳步匆匆地踏上歸程。

石之奇變

王烈滿懷欣喜與好奇地回到居所,未及歇腳,便迫不及待地喚來嵇康,激動地說道:“吾得異物。”言辭間難掩內心的興奮與期待。

嵇康聽聞,亦是滿心歡喜,趕忙迎上前去。隻見王烈從懷中緩緩取出那用青泥所製的石丸,石丸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著一種幽微的光澤。嵇康小心翼翼地接過,入手之初,尚覺石丸帶著些許王烈的體溫,然而就在那轉瞬之間,奇異的變化發生了。原本看似普通的石丸,刹那間質地變得更為堅硬,色澤也愈發深沉,輕輕敲擊,竟發出如銅鍾般清脆悅耳的聲響,在寂靜的屋中回蕩,令二人驚愕不已。

他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神色。嵇康反複端詳著手中已然變成青石的石丸,試圖找尋其中的奧秘,卻一無所獲。王烈打破沉默,將在太行山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地向嵇康描述,那山崩地裂的震撼場景、青泥湧出的神秘景象,皆讓嵇康聽得入神,心中對那太行山充滿了向往與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