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張天師七試趙升(2 / 2)

第一試:趙升初到山門,求見張道陵。值守弟子受命,不為其通報,且對他肆意罵辱,言辭刻薄,極盡羞辱之能事。趙升默默忍受,毫無慍色,竟於山門外露宿四十餘日,風吹雨打,日曬雨淋,卻始終堅守不去。其心之誠,其誌之堅,令人動容。張道陵見他經得起這番考驗,心中暗自點頭,遂納其入門。

第二試:張道陵令趙升前往草叢之中守護黍田,驅趕野獸。夜幕降臨,四周一片寂靜,唯有蟲鳴之聲此起彼伏。突然,一位美女翩然而至,她身姿婀娜,麵容嬌豔,自稱遠行路過,欲在此寄宿一晚。趙升見她孤身一人,心生憐憫,便應允了她的請求。豈料,此女竟於夜間對趙升百般調戲,言語輕佻,行為曖昧。趙升心中雖覺不妥,但始終堅守正道,不為所動,目不斜視,心無邪念。次日,美女又稱腳痛難以行走,繼續留宿數日後,仍不斷施展魅惑之術,趙升卻始終如一地保持著自己的操守與定力。

第三試:趙升於山中行道,忽見路旁遺落金餅三十枚,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誘人的光芒。趙升隻是淡淡瞥了一眼,便徑直走過,未起絲毫貪念。他心中深知,修道之人應淡泊名利,不為外物所動,此等意外之財,絕非自己應得之物,故而視若無睹,堅守本心。

第四試:張道陵命趙升入山采薪。趙升獨自深入山林,正專注於砍柴之時,三隻猛虎突然從林間竄出,威風凜凜,張牙舞爪。它們徑直撲向趙升,咬住他的衣服,卻未傷及他的身體。趙升心中雖有一絲驚愕,但瞬間鎮定下來。他麵色不改,坦然自若地對老虎說道:“我乃道士,一心向道,少年時便立誌不為非作歹,故不遠千裏前來侍奉神師,以求長生之道。汝等今日此舉,莫非是山鬼指使,前來試探於我?”言罷,老虎似通人性,緩緩鬆開爪子,須臾間,竟起身離去,消失在山林深處。

第五試:趙升前往集市購買十餘匹絹,付完錢款後,絹主卻突然翻臉,誣陷他並未付錢。趙升心中明白,自己雖遭冤枉,但此時爭辯無益。他毫不猶豫地脫下自己的衣服,再次購買絹匹以償之,整個過程中,毫無吝色與怨言。他的豁達與寬容,令周圍之人皆為之側目。

第六試:趙升奉命守田穀。一日,有一人前來叩頭乞食,此人衣裳破敝不堪,麵目滿是塵垢,身體更是瘡膿遍體,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臭穢之氣。趙升見狀,心中頓生憐憫之情,他眼眶濕潤,為之動容。毫不猶豫地解下自己的衣服為其披上,又拿出自己的私糧為他準備食物,還贈予私米,讓他能夠暫渡難關。其慈悲之心,猶如暖陽,溫暖著世間的每一個角落。

第七試:張道陵帶領諸弟子登上雲台絕岩。此岩高聳入雲,陡峭險峻,下臨不測之淵,令人望而生畏。岩旁生有一株桃樹,樹幹如人臂粗細,桃枝上掛滿了碩大的桃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眾人招手。張道陵對諸弟子說道:“有人能得此桃實,當告以道要。”弟子們聽聞此言,紛紛伏地窺探,然而,麵對這險峻的地勢與深不見底的深淵,二百餘人皆股戰流汗,恐懼之心油然而生。他們隻是短暫地觀望了一下,便紛紛卻退而還,皆謝不能得。唯有趙升一人,挺身而出,他目光堅定地說道:“神之所護,何險之有?聖師在此,終不使吾死於穀中耳。師有教者,必是此桃有可得之理故耳。”言罷,他毅然決然地從上自擲,投向桃樹。隻見他身姿矯健,足不蹉跌,穩穩地落在桃樹上,摘下桃實滿懷。然而,石壁險峻無比,四周無所攀援,他被困於樹上,無法返回。趙升靈機一動,將桃一一擲上,正好二百二顆。張道陵接過桃子,分賜諸弟子各一,自己食一,留一以待趙升。隨後,張道陵伸出手臂,其臂竟不可思議地加長三二丈,輕輕一引,趙升便忽然來還。張道陵將所留之桃賜予趙升,趙升食桃畢,張道陵來到穀邊,戲笑而言:“趙升心自正,能投樹上,足不蹉跌,吾今欲自試投下,當應得大桃也。”眾人皆大驚失色,紛紛出言勸諫,唯有趙升與王長二人,默默無言。張道陵遂投空而下,然卻並未落在桃樹上,瞬間消失不見。四方皆仰,上則連天,下則無底,往無道路,眾人莫不驚歎悲涕。唯趙升、王長二人,堅信天師不會就此消逝,他們相視一眼,毅然決然地投身而下。就在他們下落之時,眼前忽然一亮,隻見張道陵正安然無恙地坐在局腳床鬥帳中。張道陵見趙升、王長二人前來,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吾知汝來。”言罷,便授予二人道要。三人於此處閉關三日,潛心研習,領悟大道真諦。三日後,他們返回舊舍,諸弟子見天師歸來,又驚又喜,悲喜交集。

歲月悠悠,時光荏苒。張道陵與趙升、王長三人,在曆經無數磨礪與修行之後,終於功德圓滿。一日,天空晴朗,陽光明媚,三人於眾弟子的仰望之中,白日衝天而去,化作三道光芒,直入雲霄。許久之後,才漸漸消失於天際。眾人皆驚愕地仰望著天空,心中充滿了對天師的敬仰與對仙道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