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林長民又要去歐洲,這次他實現了自己的夙願,終於可以帶著心愛的女兒去周遊世界,增長她的學識。這是一次遠行,是一次讓林徽因終生難忘的經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確實如此,這是一段讓人稱奇的經曆:她從此告別了她的少女時代,也讓她成為和其他民國才女不同的女子,成為才女之首。

當父女二人踏上法國遊船時,林徽因非常興奮,因為這是她第一次遠行,可以去見識世界,去尋找更廣闊的空間。這也是她第一次坐船,一望無際的大海讓人的心胸也開闊起來,開闊的不隻是環境,還有眼光,仿若過去的自己像一隻井底之蛙。

那些煩瑣的事情都變淡了,消失在海天相接處。他們周遊了歐洲,去了很多地方,林長民帶徽因見了很多名人,作為隨行的唯一女性,徽因表現得落落大方,像個女主人,雖然她還隻有十幾歲。林徽因特有的優雅氣質,骨子裏透著東方的詩韻和典雅,也讓很多西方人記住了這個小女孩。

林長民用的是一種開明的教育方法,讓女兒受益無窮。林長民帶著徽因遊曆了法國、意大利、瑞士、德國、比利時,西方文化和科技的發展讓徽因學到了很多。林長民還帶著女兒參觀了很多文化古跡,甚至是林徽因根本不感興趣的工廠和報館,每一處參觀都給她不一樣的感覺。

徽因跟著父親遊曆歐洲大陸,先後到過巴黎、日內瓦、羅馬、法蘭克福、柏林、布魯塞爾等城市,每一個城市都那麼美,看過巴黎的浪漫風情,瞻仰過威嚴的羅馬帝國,還有屬於歐洲特色的古堡與建築,這一次遠行讓徽因告別了青澀的少女時代,新的世界,新的人物,讓她深深眷戀,讓她過目不忘,古老而迷人的歐洲像是一幅畫,散發著高貴而迷人的氣息,吸引著這個美麗的姑娘。

這個愛學習的小姑娘領略了各地的風情、增加了閱曆,不斷擴大自己的視野。與同時代的女孩子比,徽因的起點比較高,是其他女孩無法比擬的。

徽因發現,這個世界原來是那樣龐大,她被異國的風情徹底征服了,原以為江南已經很美,到過歐洲才發現,原來江南隻是一種淡雅風情,她似乎愛上了建築,體會到了建築的震撼力量,也許她日後的事業選擇和父親帶她到歐洲的這次遊曆有很大的關係。

漂洋過海是那個年代的時尚,很多年輕而又有才華的人都被家裏送到外國去汲取營養,徽因也適應了潮流,在浩瀚無際的大海上航行時,徽因清楚,和整個空間比,自己就宛若那一朵朵浪花,但浪花也有浪花的精彩,也要做到與眾不同。

林長民喜歡在家裏宴請客人,因為夫人不在身邊,小小年紀的徽因就充當了主婦角色,這也是她交際的開始。小徽因大家閨秀的舉止和氣質讓林長民的朋友印象深刻,也讓很多林長民的朋友們喜歡上了這個小女孩。在徽因的世界裏,她沒想過要風要雨,隻想在自己素淡的世界裏做夢,浪漫地生活。

在倫敦一年的時光裏,林徽因最重要的功課是社交,在慢慢地累積中,她不再是端茶倒水的女仆,而是像個女主人一樣優雅地端著下午茶穿梭在客廳,落落大方地和客人攀談。

林長民很忙,所以很多時候,徽因都是自己一個人度過,守著壁爐,靜謐地喝著咖啡,看著純英文的書籍。很多名家的著作徽因都是在那時候閱讀的,、戲劇,她都有廣泛的閱讀興趣。

這個美麗寂寞的少女,守著倫敦的雨霧,期待著一個美麗的約會,希望在這座城市可以有人陪她在烤麵包的香味中喝咖啡,可以和她暢所欲言品詩品文學,她期待著、尋覓著,希望可以有人在倫敦的煙霧中與她共築一簾幽夢。

有緣的人總會在不遠的地方等著,如果童話可以出現,徽因願意做一次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