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音量很大,一發音聲震屋瓦,完全是在歌劇院中唱大歌劇的派頭,這在我國女高音中確是極為少有的。
就在蔣英的歌聲在上海上空飄蕩的時候,“飛將軍自九霄來”錢學森從大洋彼岸乘坐飛機降落在上海。
關於火箭專家跟女高音歌唱家之間的戀愛,種種加油添醋的傳說不足為憑。女主角蔣英曾用這麼樸實的語言,敘述了戀愛的經過:
對於學森,我父親倒是有些想法。他到美國考察,專門去了學森就讀的學校,把我的照片給了他。
因為許久不見,後來再也沒提這件事。我們之間沒有聯係。
他沒朋友,一直到36歲。他是1947年回國的,當時他媽媽問我家人:“小三有朋友了嗎?”我排行第三,他們都喊我“小三”。
我家奶媽說:“小三的朋友多著呢!”
其實,我那時候根本沒有對象,追我的人倒是不少,我一個都沒看上。
那時候,他父親每周都送些杭州小吃來,學森不懂得送東西,倒是常來我們家玩。好多人讓我們給他介紹女朋友,我和妹妹真給他介紹了一個。他坐在中間,不好意思看我們給他介紹的姑娘。可是他卻一直跟我聊,我們倒是很談得來。
後來,他老來我們家,嘴上說是來看望蔣伯母,實際上是看老三。他不懂怎麼追姑娘,也不知拿點花來。
後來,他對我說:“你跟我去美國吧!”
我說為什麼要跟你去美國?我還要一個人待一陣子,我們還是先通通信吧!”
他反反複複老是那一句話:“不行,現在就走,跟我去美國。”
沒說兩句,我就投降了。
我妹妹知道後對我說:“姐,你真嫁他,你不會幸福的。”我妹妹在美國和錢學森在一個城市,她講起學森在美國的故事:趙元任給他介紹了一個女朋友,讓他把人家這位小姐接到趙家,結果在路上他把人家小姐給丟了。趙元任說:“給他介紹朋友真難。”
那時,我從心裏佩服他,他才36歲就是正教授了,很多人都很敬仰他,我當時認為有學問的人就是好人。
蔣英,這個原本是錢家過繼女兒的“錢學英”,最後還是嫁到錢家,變成錢家的兒媳,可謂良緣天成,佳話傳世。她說,1947年她跟錢學森重逢之後,一見鍾情,6個星期就結婚了。
1947年9月17日,錢學森和比他小八歲的蔣英在上海沙遜大廈舉行隆重的婚禮。很多書誤傳為1947年8月30日在上海國際飯店14樓摩天廳舉行婚禮。就連上海國際飯店的介紹中也說錢學森曾經在本店14樓舉行婚禮。這次筆者根據原始文件——錢學森和蔣英的《結婚詞》予以更正。
沙遜大廈(Sassoon House)位於南京東路外灘,是一幢10層的大樓,1929年竣工,以老板英國人維克多·沙遜的名字命名,成為當時上海最頂尖的旅館兼飯店。那高達10米的墨綠色方尖形的屋頂,成為上海外灘建築群中醒目的標誌。1956年,沙遜大廈改稱和平飯店。1992年,和平飯店被世界飯店組織列為“世界著名飯店”,中國僅此一家獲此殊榮。
錢學森在沙遜大廈舉行婚禮,從此與蔣英比翼齊飛,闖出一片新天地。
在婚禮上,他們鄭重其事地宣讀了《結婚詞》。
這一良緣的另一方、男主角錢學森,幾乎沒有對外人披露過他追求蔣英的經過,但是多次談及這位女高音歌唱家使他一生生活在幸福之中。
每當聽到蔣英的歌聲,錢學森總是說我是多麼有福氣啊!”錢學森還說:“在我對一件工作遇到困難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往往是蔣英的歌聲使我豁然開朗,得到啟示。”
1991年10月16日,錢學森在人民大會堂授獎儀式上的即興演講中,他這樣公開談論自己的妻子:44年來,蔣英給我介紹了音樂藝術,這些藝術裏所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使我豐富了對世界的認識,學會了藝術的廣闊思維方法。或者說,正因為我受到這些藝術方麵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夠避免死心眼,避免機械唯物論,想問題能夠更寬一點、活一點。
錢學森夫婦結婚詞
當然,私底下,蔣英對上門拜訪的朋友誇獎錢學森的一手好廚藝:“我們家錢學森是大師傅,我隻能給他打打下手。”錢學森則俏皮地說:“蔣英是我家的‘童養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