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開美國之前,錢學森辦好了美國綠卡(greencard),即美國永久居民卡(United States Permanent Resident Card)。綠卡,是用於證明外國人在美國擁有永久居民身份的一種身份證。擁有美國綠卡後,隻要離開美國不超過一年,綠卡本身可以當作有效的入境移民簽證,不需去美國大使館或領事館另外申請簽證。根據美國國籍與移民法,綠卡持有者屬於沒有美國國籍、也不具美國公民身份的外國人,但其在美國境內基本享有和本國國民一樣的待遇,不過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錢學森在1935年前往美國留學時,作為清華大學公費生,當時持“中華民國”護照。在申請了美國綠卡之後,錢學森回到中國度假,之後不必再去美國大使館辦理赴美簽證,就能順利返回美國。
1947年7月,趁學校放暑假,錢學森向麻省理工學院請假,回國探親。當時,飛越太平洋的航線(經停夏威夷)開辟不久,中美之間有了直達航班。錢學森從美國乘飛機抵達上海龍華機場,他的好友範緒箕(1980年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專程從杭州趕來迎接他。
青梅竹馬“燕雙飛”
錢學森在36歲時結婚了。
錢學森的新婚夫人,竟然是他父親錢均夫的幹女兒,亦即他的幹妹妹,姓蔣,名英。
是錢均夫的幹女兒,怎麼會從幹女兒娜lil的呢?
此事棘話長……
先從蔣英的身世說起。
原來,蔣英也出身於“華麗家族”。蔣家和錢家乃世交。蔣家是浙江海寧望族,權杭州。
蔣英的父親名方震,後以字百裏傳世,人稱蔣百裏(1882-1938)。蔣百裏早年在杭州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讀書時,與錢均夫是同窗好友,莫逆之交。1901年4月,蔣百裏考入日本務陸軍士官學校,當時曾經托錢均夫照顧自己病弱的母親,可見兩人關係之密切。
翌年,錢均夫也到日本留學。歸來之後,蔣百裏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錢均夫任杭州府中學校長。
蔣百裏有“五朵金花”,而錢均夫膝下隻有獨子錢學森。錢均夫與妻子章蘭娟希望有個女兒,見蔣百裏的三女兒蔣英活潑可愛,懇求蔣百裏夫婦把蔣英過繼給他們。
蔣百裏夫婦慨然答應,於是錢家正兒八經辦了酒席,過繼蔣英,從此蔣英改名“錢學英”,並與奶媽一起住進了錢家。
那年“錢學英”5歲,錢學森13歲,錢學森和“錢學英”以兄妹相稱,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他倆還曾一起合唱《燕雙飛》,博得兩家的喝彩。
未幾,蔣百裏夫婦思念三女兒,還是把蔣英接回去了。
蔣英在晚年回憶說:
“他父親和我父親回國後,都在北京工作,兩家常有來往。錢學森是他們家的獨生子,我們蔣家有5個女兒。錢學森的媽媽非要跟我媽要一個女兒。我媽說:‘那你就挑一個吧!,他媽媽挑了老三,就是我。當時還請了幾桌客,算我正式過繼給錢家,從小跟我的奶媽也過去了,我的名字也改為錢學英。那時我才5歲,而錢學森已經10多歲了,跟我玩不到一塊,我記得他會吹口琴,當時我也想吹,他不給我吹,我就鬧,他爸爸問我怎麼回事,我說大哥哥欺負我。他爸就帶我到東安市場買了一個口琴給了我。
“過了一段時間,我爸爸、媽媽醒悟過來了,更加舍不得我,跟錢家說想把老三要回來。再說,我自已在他們家也覺得悶,我們家多熱鬧哇!錢學森媽媽答應放我回去,但得做個交易:你們這個老三,長大了,是我幹女兒,將來得給我做兒媳婦。後來我管錢學森父母叫幹爹、幹媽,管錢學森叫幹哥。我讀中學時,他來看我,跟同學介紹,是我幹哥,我還覺得挺別扭。那時我已經是大姑娘了,記得給他彈過琴。後來他去美國,我去德國,來往就斷了。”
蔣百裏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軍事理論家。1905年,他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成績為第一名。他又赴德國見習一年。在辛亥革命之後,1912年,30歲的蔣百裏任保定軍官學校校長,領少將銜。天津北洋武備學堂、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廣州黃埔軍官學校三足鼎立,是中國三所軍官名校。蔣百裏一心要把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辦成第一流的學校,無奈經費嚴重不足,一再向北洋當局申請,均無著落。蔣百裏向袁世凱辭職,又不準。蔣百裏為人剛烈,1913年6月18日清早,在全校兩千多師生麵前突然拔出短槍,對準胸部開槍自殺。全校師生大驚,緊急送醫院治療。袁世凱聞訊,急請日本公使館派出醫官和護士長左藤屋子幸趕往保定診治。由於子彈未傷及要害,蔣百裏經救治脫險,但是日本醫官又發現蔣百裏枕下有許多安眠藥片。護士長左藤屋子幸力勸蔣百裏萬不可輕生,百般勸慰。兩人竟然因此產生愛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