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跟錢偉長這“兩錢”建立了很好的友誼。
錢偉長比錢學森小一歲,1931年考取清華大學曆史係。錢偉長雖然名曰“偉長”,但是進入清華大學即創造了一個紀錄:當時清華大學規定學生身高必須超過1.50米,而錢偉長隻有1.49米,因成績優異被破格錄取。
不過,錢偉長雖然個子矮小,卻酷愛體育運動。他在清華大學求學期間,參加過1933年的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並以13.4秒的成績在100米欄的比賽中位列季軍。1937年入選中國隊,參加了在菲律賓舉行的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
“九一八”事變之後,在“科學救國”精神感召下,錢偉長居然決定要從曆史係轉學物理係,從文科跳到理科!
1940年錢偉長考取清華大學公費留學生。當時的公費留學生不僅有留學美國的,也有留學英國的。錢偉長考取的是留學英國的公費生。不過,由於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錢偉長無法去英國留學,但是按照當時的規定可以去英聯邦國家留學。於是,錢偉長赴英聯邦國家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係學習,隻用了50天的時間就完成論文《彈性板殼的內稟理論》,受到馮·卡門的欣賞,把這篇論文收到馮·卡門的六十歲祝壽文集裏。錢偉長1942年獲博士學位。應馮·卡門之邀,錢偉長在1942年至1946年來到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工作。
錢偉長性格開朗。這位從曆史係跳到物理係再跳到數學係的人物,知識麵廣,興趣廣泛,很快就跟錢學森無話不談。在噴氣推進實驗室工作的那些日子,“兩錢”常常一起吃晚飯,邊吃邊聊,取長補短。
1946年5月,錢偉長以探親的名義從洛杉磯乘船回到中國,應聘擔任清華大學教授,兼任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教授。
郭永懷也成了錢學森的好友。郭永懷比錢學森大兩歲。他是山東農家子弟,靠著刻苦用功,193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係,1940年考取清華大學公費留學生,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係留學並獲碩士學位,1941年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可壓縮流體力學,1945年獲博士學位。
在噴氣推進實驗室,有那麼多中國學者一起工作,錢學森備感愉快。
還應提到的是,還有許多中國學者先後來到加州理工學院,雖然他們不是錢學森的同行,但是也都成了錢學森的好朋友。內中有研究遺傳學的談家楨,他於1934年夏赴加州理工學院,師從遺傳學權威摩爾根,於1936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博士後研究助理。此外,趙忠堯、孟昭英、胡寧、唐有祺、鄭哲敏等,也都是錢學森的加州理工學院校友。
跨進門衛森嚴的五角大樓
五角大樓是一個高度機密、嚴格保密因而顯得非常神秘的地方。
因為五角大樓是美國國防部的所在地,所以它也就成了美國國防部的代名詞。“五角大樓以為”、“五角大樓表示”、“在五角大樓看來”之類的話,頻頻出現於新聞報道。每逢美國國防部舉行記者招待會,國防部發言人身後,就掛著五角大樓的圖案。
五角大樓坐落於華盛頓西南、弗吉尼亞州的阿靈頓,隔著波托馬克河與美國總統府——白宮遙遙相望。五角大樓,是一幢五角形的大樓——由五幢五層的樓房聯結而成的。美國部隊分為五個軍種: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五個兵種各占大樓中的一幢,所以這座大樓成了“五角大樓”五角大樓在1941年8月開始動工建造。開工後不到4個月,在1941年12月17日,爆發了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於是,美國加速了五角大樓的建設。原計劃要建設4年,由於加快了工程進度,前後隻用了16個月就完工了。大樓建成之後,立即投入了使用。設在這裏的“國家指揮中心”,成為美國三軍的最高統帥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五角大樓發揮了重要的指揮作用。
錢學森居然跨進這個戒備森嚴的五角大樓,而且還在那裏上班!須知,他並不是美國公民,他是持“中華民國”護照的外國人。
那是在1944年12月1日,美國國防部正式成立科學谘詢團,由馮·卡門任團長。馮·卡門推薦錢學森到華盛頓參加他領導的美國國防部科學谘詢團。這樣,錢學森辭去在加州理工學院擔任的各項職務,到華盛頓參加國防部科學谘詢團。國防部科學谘詢團設在五角大樓裏。於是錢學森也就在美國最重要的軍事領導核心——五角大樓上班。
1944年馮·卡門主持美國國防部科學谘詢團第一次全體會議,後左二為錢學森就在這些日子裏,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正忙著研製代號為“女兵下士”的火箭,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飛快的速度進入終點:
1945年4月30日,法西斯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自殺。
1945年5月7日,法西斯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落下大幕前夕,身為盟國的美國和蘇聯之間開始了新的爭奪。他們爭奪的目標,就是德國火箭的秘密,也就是爭奪德國火箭基地和火箭專家。雙方都對德國用火箭隔著英吉利海峽轟擊倫敦留下深刻印象,意識到火箭技術、導彈技術的戰略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