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早年的故事(3)(3 / 3)

葉企孫不僅是一位優秀的物理學家,而且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葉企孫親自培養了我國一大批著名科學家。在“兩彈一星”的23位元勳之中,有10位是他的學生,即王淦昌、趙九章、彭桓武、錢三強、王大珩、陳芳允、鄧稼先、朱光亞、周光召、王希季。此外,楊振寧、李政道、林家翹、戴振鐸、王竹溪、錢偉長等著名科學家也出於他的門下。正因為這樣,葉企孫被譽為“培養大師的大師”葉企孫不僅長期擔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兼物理係係主任,而且長期主管清華庚款留學基金。清華大學每年選派留美公費生,都由葉企孫定奪。由於葉企孫本人就是當年作為清華庚款留學生到美國留學的一員,有著親身的體會,所以葉企孫對於每年選派留美公費生工作格外認真。

1931年9月18日爆發“九一八”事變之後,大批日本轟炸機掠過中國上空,擲下成千上萬的炸彈,使葉企孫意識到中國必須培養自已的航空人才,以求發展航空工業和空軍。1933年,葉企孫在清華大學選派的留美公費生,招收3名飛機製造專業學生,其中的一名是赴美學習“航空機架”。

1933年,畢業於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的林同驊,考取了這個名額,成為清華大學第一個“航空機架”專業留美公費生。林同驊是四川重慶人,出生於1911年,與錢學森同齡。錢學森因傷寒病休學一年,所以比林同驊晚一年報考這一專業。林同驊後來成功設計、製造了中國首架運輸機。

1934年,葉企孫在遴選“航空機架”專業留美公費生時,注意到錢學森雖然其他課目的成績不是太好,但是“航空工程”這門課程考了87分高分,看得出錢學森有誌於“航空工程”的學習,於是破格錄取了錢學森。

葉企孫雖然沒有直接教過錢學森,但是在錢學森人生的關鍵時刻幫了他一把,可謂錢學森的伯樂。

清華大學有著不拘一格選人才的優良傳統:錢鍾書報考清華大學時,數學不及格,仍被錄取;吳晗兩次考試數學皆為0分,也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

葉企孫是一位正直而富有組織能力的學者。他後來還擔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成為當時中國科學界的實際領導者,但外是他並非國民黨黨員。

1949年春,北平解放,5月,葉企孫出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9月,參加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會議,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1955年,中國科學院成立時,葉企孫當選為學部委員(即今日的院士),並擔任中科院數理化學部常委。

在“文革”中,葉企孫被誣為“國民黨中統在清華大學的頭子”。1968年4月,70歲的葉企孫被逮捕關押。當時的他,“每月隻有50元生活費。疾病纏身:兩腳腫脹、前列腺肥大、小便失禁,隻好日夜坐在一張舊藤椅上,讀點古典詩詞或曆史書打發時光”。海外友人任之恭、趙元任和學生林家翹、戴振鐸、楊承振寧等回國觀光時要求探望他,均遭拒絕。資1977年1月13日,葉企孫這位“培養大師的大師”在昏睡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