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是進步的階梯。北京師大附中的圖書館,曾經給了錢學森莫大的幫助:在(20世紀)20年代,我是北京師大附中的學生。當時學校有一個小圖書館,隻有一間書庫,但卻是同學們經常去的地方。那間圖書館收藏有兩類圖書:一類是古典小說,像《西遊記》《儒林外史》《三國演義》等,這類圖書要有國文老師批準才能借閱;二是科學技術圖書,我們自己可以借來看。記得初中三年級時,一天午餐後休息,同學們聚在一起閑聊,一位同學十分得意地說:“你們知不知道20世紀有兩位偉人,一個是愛因斯坦,一個是列寧。”大家聽後茫然,便問他是怎麼知道的。他說是從圖書館的一本書上看到的,愛因斯坦是科學偉人,列寧是革命偉人。但那時我們誰也不知道愛因斯坦是相對論的創始人,列寧是俄國的偉大革命家,更不知道還有馬克思、恩格斯。但這次茶餘飯後的閑談卻激起了我對科學偉人和革命偉人的崇敬。到高中一年級我就去圖書館找介紹相對論的書來看,雖不十分看得懂,但卻知道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概念和相對論理論是得到天文觀測證實了的。
北京師範大學附中很注重外語教學,有的課程用英語授課,錢學森的英語基礎就是那時候打下來的。到了高中二年級,錢學森還選修了第二外語德語。
“豆腐乳鹵加稀飯”
如果說“豆腐乳鹵加稀飯”曾經救了錢學森的命,你一定以為是天方夜譚。
其實真有這事兒。
話說錢學森從北京師大附中畢業之後,在1929年9月考取了位於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攻讀鐵道機械工程專業。如今,當人們稱呼錢學森為中國“航天之父”“導彈之父”的時候,很少有人知道,錢學森當初是學鐵道機械工程的。
錢學森是以總分第三名的成績考取交通大學的。錢學森曾回憶說:
我是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中二部(理科)畢業後,於1929年夏考入交大機械工程係的。記得當錄取名單在上海《申報》公布時,我在機械工程係的名次是第三;第一名是錢鍾韓,現在的南京理工大學名譽校長;第二名是俞調梅,現在的上海同濟大學教授。不過他們二位後來都轉入他係,隻有我留在機械工程係,於1934年畢業於機械工程鐵道機械工程門(注:指專門化)。
錢鍾韓,後來成為工程熱物理和自動化專家,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即院士);俞調梅,同濟大學教授,武漢長江大橋、上海寶山鋼鐵廠顧問。
錢學森就讀期間交通大學校門為了便於就近照料自已的獨生子,錢學森的父親居然辭去了在北京的教育部的公職,來到浙江省教育廳任職。這樣,錢家從北平遷回杭州,住在方穀園。每逢寒暑假,錢學森可以就近從上海回到杭州,跟父母、祖母團聚。
錢學森順順當當在交通大學念完了一年級。就在這年——193陣的離,錢學森離州,卻意外《1姓的第一場鄉。
那是在錢學森即將度完暑假的時候,突然腹瀉、頭痛,高燒達39尤至401,皮膚上出現玫瑰疹斑。錢學森的體質向來不錯,不大生病,而這次患病來勢洶洶。父母急請醫生診治,斷定錢學森染上傷寒。
禍不單行,錢學森的袓母也與錢學森同時發病。
傷寒是傷寒杆菌隨汙染的水或食物進入消化道而引起的。傷寒杆菌隨血液流進入肝、脾、髒、腎和骨髓後大量繁殖,產生大量體內毒素,使患者發高燒,嚴重的會造成腸道出血或穿孔,導致死亡。在當年,傷寒是相當嚴重的傳染病。在19世紀50年代,土耳其、英國、法國、撒丁王國與俄國之間為爭奪巴爾幹半島的控製權而發生的克裏米亞戰爭中,雙方總共陣亡50萬將士,而其中因傷寒而死亡的士兵是因作戰而死亡的9倍,達4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