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以某龍應配某砂、某砂當配某向,此亦理氣之說,如文俊《催官》之書是也。
凡論砂,各有師傳,堅持一說,應用形骸為是,應用方位是高,應審理氣為妙,而砂法遂無不合一之致矣。
衲得師傳,全在撥砂法內應用。
閱古今墓,乃知砂以形體為主,而方位亦未始不重,理氣亦未嚐不靈,故砂形吉而在於吉方,則應驗愈速;若凶砂而
居吉位,福未必全。
砂形吉生於凶方,則休祥減力。
若凶砂而居凶位,禍不旋踵。
龍向之喜而吉砂森列,則富貴愈盛。
故撥砂之法,全在作者善於體認形體、方位,理氣必運用精細,撥吉則吉,撥凶則凶。
合觀而趨避之,則庶為全美耳。
凡二卷。
看砂法
靜道和尚曰:凡看砂,先認星體為主。
砂分三等看法:富、貴、賤。
肥圓正主富,尖麗秀主貴,斜臃腫主賤。
又認星體形象所屬何星,方知其富貴之大小、壽夭與窮通。
總之,在天看纏舍,在地看情勢,則吉凶在掌握中矣。
纏舍即二十八宿所屬。
如火星體尖而利,稍示偏欹,其焰欲動,正火體也,一名廉貞,又名燥火。
其焰不動,兩峰並出者名曰雙薦,砂名文筆。
此等星體,屹立雲霄,居正印,產宰輔三台。
如木星體圓而直,身聳而起,正木體也,一名貪狼,又名紫氣,砂名貴人。
此等星體,衝天入雲,定主狀元宰輔。
如金星體高而圓,金之正體,一名太陽,又名左輔,砂名大武金、獻天金、雲中金。
惟金星最多,各變不同:方而帶圓,金變土肩,土之變也,一名右弼,又名太陰,砂名主釜;低而長者名娥眉,曲則
帶圓,金變水腰,水之變也,一名武曲,又名金水,砂名三台。
尖起為華蓋,圓起為寶蓋,兩翅垂下為飛鳳,糊而小者為席帽。
若高金身圓頭亦圓,亦金正體,但比大武金加文秀,砂名覆鍾。
如此星體,若一二峰起,或遠峰列筍居正印,定出翰苑才名、台省官貴。
如土星體圓而方,土正體也,一名巨門,一名天財,砂名禦屏,低者名禦書台。
即兩肩起角者為展誥,低而長者名玉幾。
開窩之內有包者為藏金,一頭高一頭低為天馬。
若如此星體聳起,高者居正印,主巨富,人丁大旺,小貴馳名。
如水星勢如生蛇,或如波浪,正水體也,一名清奇,又名掘曲,砂名文曲。
如此星體,上高下低,居正印,出人清秀,聰明、富秀而已。
若破、祿、文、廉之砂,乃大山中星體,食而看之,名漲天水星。
頭似廉貞,身似巨門,腳似破軍,分股處似祿存。
若此等星辰在老山中,為祖宗分支出者,到水口作天雄星,或到塢底作天權星,火之變體。
若居正印,產威武燥烈之人,文武兼全之士。
五星砂體形象既明,然又要分高、中、低三等看法。
若入雲霄之砂,高數百丈者,為第一等,最為有力;高數十丈者,為中等之砂,力稍次之,定主科甲富厚;亂峰低小
之砂,高數丈者,為下等之砂,其力又次之,定主富秀人丁。
此言山龍之結地也。
又有平崗龍結地者,其砂高數丈,亦作高山論。
又有平洋龍結地者,比高山更秀、最大、最悠久。
若得前後左右之砂高數丈,亦作高山論。
山龍結地,以高山為主;平崗龍結地,以中砂為主;平洋龍結地,以低砂為主。
若以平洋之地得平崗之砂,更加有力;平崗之地得高山之砂,其福加倍。
若高山之地得平洋之砂,謂之有若無,乃砂之餘氣,非砂也。
凡龍結地,龍與砂兩相配合,砂雖好,還要龍好。
龍好砂又好,總喜開麵有情,向我勢親,實為我用,全在消納工夫。
若是反背無情,雖有何益哉?以龍辨砂,若結大地,天生地成,亦有自然之理。
依砂坐度,依水立向。
故古仙師有內外兩向者:內向消砂,外向納水。
是以富貴雙全,房分均勻,方見仙人手段。
入地眼全書水法卷六
水說
水從天,其性動,為乾,為陽,禍福之應最速。
故古人論葬,龍、水並重。
論厝專論水,蓋以厝不取地脈而惟取天氣,以其易於應驗而發財。
但天行健,易發易衰,故葬以龍為主,而水亦其要也。
水法之書,紛紛不一。
衲得白鶴仙師之遺師,全賴邱公之門人青衣子仙師指點,明白授受,則言形象、方位、納甲、先天後天、淨陰淨陽、
理氣吉凶,了然心目。
總以形象為第一。
如斜飛直衝之水,雖合理氣,又在吉方,終不免禍。
故知之元屈曲為上格。
夫水與砂,不相離者也。
水曲則砂抱,水直則砂硬,水斜則砂飛。
水衝於穴之前後左右,則災禍立見矣。
業是術者,當先擇其形像善者以迎之,形像惡者以避之。
更兼加以理氣之法、方位之辨,而立向以消納之,則吉無不利,而禍不侵之矣。
凡上下卷。
水法
堪輿首重詳龍身,“詳”字妙。
詳龍勢之強弱、偏正以及榮枯休旺等形。
倚斜側出,不是龍矣。
精峻岡巒秀氣凝。
精峻自然秀,有凝自然發福。
亦有平原結穴者,靜深蛾眉最親人。
世俗紛紛滋論說,究來禍福總無憑。
卻不知水秀砂明即是地,誰識得消砂納水法中尋。
水秀者,或凝聚,或彎抱,或層層朝拜,並來大去小,來長去短,止見來不見去,更無駁雜是也。
砂明者,峰頭開爽,情向親勢,低穴其頭俯臨,高穴其頭仰顧。
穴砂差等,如賓主坐談,語笑殷勤是也。
凡砂高穴,不過丈許,離穴不過兩尋。
八尺曰尋,此言兩旁龍、虎是也。
如砂腳端正,砂頭圓淨,砂身潤澤,饒有悃悃款款之形,不出半紀而發也。
十二年為一紀。
“凡砂”句四十二字,字字要訣。
總之,人在穴中,砂之頭腳俱見者,其力最重。
第一逆朝好,速發地多逆水。
次之橫過水停蓄。
橫過水停蓄,得砂關即發。
人言大地多順局,初運貧寒怎救人。
若得一案,緊緊橫開亦好。
砂與水分先後,砂遲發,水速行。
每見青龍砂甚好,右邊惡水長飄零。
水先管事矣。
朝主兩山本無砂妙處,二房似不利矣。
二來繼大二乃興。
長絕則二承矣。
溪澗江湖固是水,田源塘沼亦同情。
堂平而低砂即應,稍有曲折水先輪。
龍為根本水為用,兩者由來無輕重。
尋龍立穴水為先,詳將要法把君傳。
人皆以龍、穴、砂、水為地理之用,而四者之中,獨以龍為首者,何也?龍為根本。
故常觀龍。
苟有真龍,必有真穴。
結穴之處,砂必抱。
砂抱之處,水必聚。
是龍真穴的而砂水隨之矣。
看地之要領,此數句已說盡了。
地理由來分四用,第一龍為重。
吉凶禍福此中生,須要察真情。
龍止管得地氣或暖或冷,吉凶禍福不能自主,以其靜故也。
砂水得天之氣,人善承之則吉則福,人不能善承之則凶則禍,以其動故也。
故《周易》曰:“吉凶侮吝生乎動。”
或曰:龍亦恒動,二十四龍,不拘其何龍入首,時而轉乾,又忽而轉坤,時而入艮,又忽而向巽,詎曰不動?砂疊
水亦靜,如巽砂侍側,則終古是巽,不見其為丙,酉水朝來則終古是酉,安見其為辰乎?是砂水亦靜。
托長老曰:二十四龍,看龍逶迤,至於入首在亥則止於亥,入首在卯則止於止,詎非靜乎?若夫砂水,則變動無方。
同一卯龍,有砂水見於乾亥者,有砂水見於丙午者。
同一丙龍,有砂水聚於醜艮者,豈非動而難拘者乎?惟其動而難拘,則有喜忌分於其間矣。
喜者為吉為福,忌者為凶為禍,理固然也。
地氣動,龍主之;天氣動,砂水主之。
天施地承,夫倡婦隨,不易之理也。
此可知四者之中,龍為根本也。
然既曰龍為跟本,而獨以水話於龍、穴與砂之後者,又何說也?蓋以水者,尋龍之要法也。
古人雲:氣為水之母,水為氣之子。
來水所以導龍行,界水所以止龍住。
水源有長短,而龍之遠近可卜;水勢有大小,而龍之枝幹可分。
察水勢之返彎,而朝與穴之賓主判然於此;觀水流之來去,則龍與砂之順逆辨別於斯。
未看山,先看水。
真龍落處水聚,真穴結處水纏。
若有曲流之水,定有曲轉之砂。
此可知尋地之法,水為要也。
水有形勢,其所以看水之法,詳見下文。
水中亦有巒頭,有曲流水定有曲轉砂,可見水之行止由於砂也。
而“真龍落處水聚,真穴結處水纏”,此二句實得看地之要訣也。
辨水須當論分合,有分有合穴無錯。
合前合後及兩旁,氣止水交 方可作。
水之分合有三,其一,自立穴球頂,水從上分而合於穴暈下龍虎內者,此一合也,名曰小分合,地之有無於此定。
其二,自主山起頂,水從上分而合於龍虎外案山內者,此二合也,名曰次分合。
不可苛求,自然有的。
其三,自起祖分枝,水從兩邊分而合於案山外,合於大水口出者,此大合水也,名曰大分合。
此老祖公產 業,眾家子孫都有分的,不比自己獨產。
然會水又有前後左右之不同,以下逐層講進,講到妙處。
順結者,水合於前;回結者,水合於後;橫結者,或合於左右。
至於左右旁水勝於前合,然旁合又不如後合。
蓋前合順局,水皆前去,不能收住凝蓄。
旁合者水橫過穴前,未必皆洋洋水口。
至於後合,則翻身逆潮,隨後之水,無不入口矣。
前合水易得,後合水難求,以其得水之蓄也。
總之,有分有合,則穴之結作始真;否則,水去而不合,龍去而不住,其穴結而不真。
此察水之分合,辨水之第一法耳。
又辨水勢論結局,逆朝橫抱堆金玉。
次取合襟及順流,山高無水共五局。
君今認局既分明,大聚小取皆堪錄。
昔禹王時,天降神龜,負紋而出。
王見此紋,方知治水。
能知水之性情,故葬厝以水為第一。
水性動,陽也,管事速,故言朝貧暮富,取其快也。
以向配之,其水來,卻在二十四山方位而來。
如陽水來立陽向,陰水來立陰向,則吉。
若陰水來立陽向,則凶。
先聖知水之性情,水無吉凶,方位不同。
方位乃天地之使用,水乃天地之血脈。
水無吉凶,方位與向皆有吉凶。
是以納吉則吉,納凶則凶。
入地眼全書向法卷九
陰宅圖說
陰宅不外《河》、《洛》之理,配合不外八卦之法。
龍、穴、砂、水、向,不外五字之真。
龍認生死,穴認有無,砂認粗秀,水認曲直,向辨純疵。
此五法亦為緊要。
知此五者,改天命,奪神功,有一不測之機。
伏羲畫先天之卦為《河圖》,得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識天地之陰陽,知世上之吉凶。
禹王畫後天之卦,故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以定八方之正、隅,知天地四時八節之氣候。
文王之卜易用後天之八卦:乾、坎、艮、震、巽、離、坤、兌。
二卦合而為一,則知天地之氣數,世間之禍福。
黃石公作翻卦,乾、離、艮、巽、坎、坤、震、兌,定水之陰陽,知人家之興廢。
惟翻卦無一定之規,總以鬥柄七星為主。
貪、巨、祿、文、廉、武、破,此七星之名。
七星之外,又有左輔、右弼二星,加入七星之內,共成九星。
卦隻八方,星有九星,故輔、弼二星共一卦。
其卦乾、離、坎、坤為四陽卦,艮、巽、震、兌為四陰卦。
四陰向要四陰水路吉,四陽水路凶;四陽向要四陽水路吉,四陰水路凶。
其翻卦從向上起輔,是輔、武、破、廉、貪、巨、祿、文。
陰向四吉星在艮、巽、震、兌,四凶星在離、乾、坎、坤。
陽向四吉星在乾、離、坎、坤,四凶星在艮、巽、震、兌。
其星輔、武、貪、巨四星吉,破、祿、文、廉四星凶。
吉星便以吉來斷,凶星便以凶來推。
翻卦之法,神乎其神,烏有不神驗者哉。
九星斷語列於後。
是以聖人知天地陰陽,畫卦以示後人。
遵其教者,習 而明之,無有不驗。
奈地理一道,百不得一。
而用之者不以為德,反以為仇,貶而削之,所雲“用卦不用卦,用卦還是錯”。
殊不知自不明其理,胸無點墨,先聖豈有哄人者哉!今特標明,請列位老師往人祖山考驗,看其字向,辨其水路,用翻卦訣知其吉凶,方信用卦之妙,總以淨陰淨陽為主,故雲:紅黑一盤詳水路,究來不必辨龍神。
入地眼全書陽宅卷十
陽宅門路灶宮星生克方位總論
《八宅周書》由來已久,乾、坎、艮、震、巽、離、坤、兌,一卦管三山。
凡戌乾亥,皆乾宅也;壬子癸,皆坎宅;醜艮寅,皆艮宅;甲卯乙,皆震宅;辰巽巳皆巽宅;丙午丁,皆離宅;未坤申,皆坤宅;庚酉辛,皆兌宅;名曰連山卦。
以陰陽對待之理,運消息盈虛之氣。
理全則氣足,而造化神矣。
其卦以乾、坤、兌、艮為西四宅,三吉俱右,此內門、路、灶切勿犯東;坎、離、巽、震為東四宅,三吉俱左,此內門、路、灶切勿犯西。
至大門,又必於三吉中擇。
陰陽配合,而後生息蕃昌。
故先天乾坤定位之理,即後天坎離既濟之氣,此萬古不易之《河》、《洛》,昭昭可考矣。
其遊星以七政而加九曜,貪、巨、祿、文、廉、武、破,此七政之名,又加左輔、右弼,共為九曜,即生、天、延、絕、五、禍、六、伏也。
內有竹節貫井、宮星生克方位要訣,詳載於後,宅法庶無餘蘊乎。
遊星
乾六天五禍絕延生,坎五天生延絕禍六。
艮六絕禍生延天五,震延生禍絕五天六。
巽天五六禍生絕延,離六五絕延禍生天。
坤天延絕生禍五六,兌生禍延絕六五天。
前一字是本宅,名伏位,後七字乃七政也。
七政者,以生、天、延為三吉,三吉之方宜開門、放灶、擇房、安床 ,而大門尤重。
絕命最凶,五鬼次之,禍與六又次之,謂之四凶。
此四凶方再以卦地參之,而輕重始辨。
如絕命凶矣,然惟克宅者真凶;若生宅與宅比和及為宅所克者,皆凶不甚惡。
竹節貫井法
從大門起遊星,數至向上第一棟,逆生而入,以辨某棟為三吉宜高,某棟為四凶宜低也。
如正中開大門,則大門即第一前重也。
如大門在一邊,必要大門數頭棟,然後逆生而入。
靜宅不用竹節貫井之法。
惟動宅、變宅、化宅始用之。
取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如此逐棟生入。
各舉一局為式。
三棟至五棟,無牆隔斷者為動宅,如坎宅離門,門為延年金星,二棟六水凶,三凍生木吉。
或傍角開門,如坎宅巽門,則用巽天五六之法。
巽至離向,天醫吉星為第一棟土,生第二棟延年金吉,第三棟六煞水凶,此為動宅。
五行相生之法,六棟七棟名變宅。
謂五行生盡而變也。
蓋五鬼火生禍害土,不生天醫土;天醫土生延年金,不生絕命金;禍害土生絕命金,不生延年金。
吉生吉,凶生凶,此常理也。
惟六煞水單生貪狼木,貪狼木單生五鬼火,亦常理也。
變宅前五棟內生,如人常法。
至六七棟則五鬼火生天醫土,天醫土反生絕命金,禍害土反生延年金,故曰變也。
如坎宅巽門,用巽天五六之法,向上第一重天醫土吉,第二棟延年金吉,第三棟六水凶,第四棟生木大吉,第五棟五鬼火凶,至第六棟天醫土吉,是凶火生吉土矣。
第七棟絕命金凶,是吉土反生凶金矣。
五棟之後,吉變凶,凶變吉,此為變宅相生之法。
八棟九棟名化宅,謂最後一棟為輔弼,星隨門而化也。
法以雙木、雙金、雙土並進,以全貪、巨、祿、文、廉、武、破、輔、弼九星之用。
蓋靜、動、變宅無輔、弼星,止名七政,與化宅異也。
如坎宅巽門九棟,亦用巽天五六之法,大門數至向上第一重天土,次吉;二棟禍土,此雙土也,凶;三棟絕命凶;四棟延年,此雙金也,吉;五棟六水,不吉;六棟生木
大吉,七棟左輔木,此雙木也,次吉;八棟五火凶;九棟右弼,原巽門生氣木,此右弼亦生氣木也,大吉。
如止八重,即右弼生氣木大吉,此為化宅相生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