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2 / 3)

“我對王書記的印象一直很好,”黃夫子歎口氣說,“哎,不說了。”

鄭風華催問:“說呀,為什麼不說呢?我們兄弟之間還有什麼不能說的嗎?還怕我是叛徒去告你嗎?”

“那倒不是。”黃夫子被這一激,終於說了實話,“老百姓都說,這領導幹部都是電視明星。病人都這樣了,還不忘這個上鏡頭的機會。可悲,可悲,可悲呀!”

“夫子,你真是夫子呀!”鄭風華一皺眉說,“老弟說你不懂你可別生氣。來到市裏這些天,我沒少看市新聞節目。除了大會之外,幾乎沒見到王書記的鏡頭。如果找機會上鏡頭,市委書記的機會多了。我是搞新聞的,我猜測,王書記是在造勢。你看,秘書為什麼非和護士長要求讓書記進去一下就行呢?這是新聞的要素。誰家沒有孩子,誰家孩子能離開老師?他十有八九是想通過這個激起民憤,給公安部門施壓破案,並嚴肅處理,殺一儆百。這也是重視教育呀。”

他倆正議論著,王顯貴從急救觀察室出來了,要求護士長馬上去找院長安排會議室,他有話要說。孫大偉在一旁告訴他倆也去參加王書記召集的會議。

黃夫子問鄭風華:“咱倆去王書記知道嗎?”

鄭風華說:“夫子啊夫子,秘書安排的事情,肯定要和書記通光的。”

黃夫子聽了這話,那眼神似乎由迷茫變得豁朗了,這類事情他真的一點兒都不懂。

王顯貴顯出了少有的嚴肅與尊嚴。他首先講了已安排公安局抓緊破案,然後提了四條要求和意見:一、以院長為首,成立救治領導小組,要萬無一失地將兩名受害老師治療痊愈,好如當初;二、安排專門醫生二十四小時值班特護,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調查組彙報;三、隻要覺得有一點不可治愈的可能,立即與上級醫院聯係,或請省城醫院名醫來參與會診並治療;四、醫療經費由市財政全額支付,需要什麼就進什麼。之後,他問鄭風華和黃夫子:“你們家屬和同學有什麼要求沒有?”兩個人都說沒有,王書記已經體恤入微了,很是感激。王顯貴起身要走,孫大偉囑咐說:“救治領導小組立即研究製定一個工作方案和落實意見的具體安排,上報聯合調查組和市委辦公室。”

王顯貴接著孫大偉的話說:“怎麼樣?各位還有什麼意見?”

沒有人吱聲,孫大偉說:“那就各負其責,抓好落實!”說完,隨著王顯貴走出醫院小會議室門口。

鄭風華瞧著孫大偉的背影對黃夫子說:“在這裏,我看到了拯救教育事業敗落的希望。這秘書挺牛性呀!”

他感覺這位市委書記《掘進集》裏的詩確實一般般,這氣質、這言辭,比那詩句對社會更有分量。

門外,十多名老師和幾十名家長一起把王顯貴圍了起來。這個說:“王書記,這種毆打老師的現象還從來沒有過,必須嚴懲凶手。學校本來就不能按時發工資,這老師誰還當呀?”另一名家長說:“王書記,我們當家長的也是這個意思。現在家家都是獨生子女,不培養孩子還有什麼奔頭呀!”有一名女教師滿臉漲得通紅說:“我就受過這個,不了了之了,課堂上公開羞辱老師的決不能輕易饒恕……”

電視台的攝影記者同期聲錄製這一場麵,報社的記者在刷刷刷記著每一個人的話,還不時主動去問問向王書記提要求的人的姓名。問到的人都毫不隱晦,激憤坦蕩地回答,又補充說了一些想法和意見。這一切都讓人感覺,這件事情若處理不好,王顯貴這個堂堂市委書記麵前,就會是一座座逾越不過去的火焰山。

“請各位老師、各位家長放心,我一定能處理好這件事情,讓你們滿意……”王顯貴邊說邊往前走,幾十人還是堵著不散。孫大偉等極力地推人讓路,王顯貴才算上了停在門前的伏爾加牌轎車。

市公安局刑偵科科長牟如銳、刑偵幹警嚴為民認真查看了韓小冬、郝倩麗被毆打的現場,向兩名拆遷工人詳細詢問了目擊並趕來救助的情況,量了地上幾組腳印,又走向作案人逃走的方向,勾畫出了一張“俱樂部門前作案圖”。兩人騎摩托來到一中,學校已經把彭小濤、山川木郎和於極南找到了接待室。牟如銳一開口,彭小濤就繪聲繪色、滔滔不絕地講了三個人正喝啤酒嘮嗑,聽到呼救聲如何跑去助救。牟如銳和嚴為民幾乎感受一樣,彭小濤的表達、舉止的成熟度遠遠超出了他的年齡和身份,而山川木郎也是一副見過世麵的傲氣樣子,那個於極南倒是讓人感到膽小,眼神裏似乎閃著怯生生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