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3 / 3)

“我也有這種感覺。”黃夫子歎氣說,“我當語文組副組長,我看那個組長,對了,還有幾個老教師,就有點兒不是滋味。”

鄭風華說:“不管他們,就看咱哥仨怎麼登台表演了。”

“風華,”黃夫子喝杯酒說,“這不像咱們進師院,你是寫作好手,我是古典文學拿手,小冬是現代漢語強手,露一手就顯出本事了。這中學教學是多少年一貫製,那些課本萬變不離其宗,怎麼講也講不過他們。”

“是這麼回事兒,這改革開放的年代,教育也要改革,咱們得研究個新路子。”鄭風華說,“我想,一是按部就班默默無聲沿著常規路線往前走,再就是抓住當前教學工作的一些弊端,來個循規與創新相結合……”

“二哥,”韓小冬問,“你說這創新到底怎麼創法?”

鄭風華說:“自孔子開始幾千年來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我們大概掌握了,外國的教學方式我們基本了解了,解放以來的教學內容和方式我們親身體驗了。從我們七七級高考到現在,從高考題目到教材修改,我覺得像這些傳統的東西固然可貴,可又有一種刻板的感覺……”

黃夫子接話說:“對勁兒!我看好多教學雜誌都在呼籲,我也覺得我們的教育要繼承,要創新,要適應形勢,培養時代所需要的人才。”

韓小冬接話說:“喂,怪了,我怎麼也有你倆的感覺呢?你哥倆那麼一味崇拜孔子的時候,我就感覺到了什麼,不過細說又說不出來。”

“好,”鄭風華說,“這樣吧,我們各自躺在自己的床上,閉上眼睛,按著這個影影綽綽的感覺往前探索著想,使勁地想,想他一個小時,然後坐起來交流想法,看各自的第一堂課怎麼上!”

黃夫子和韓小冬都讚成,說完各自躺到床上去了。他們每個人都躺在床上冥思苦想一會兒,再偷偷看一下表。還差五分鍾時間。韓小冬騰地跳起來攥緊拳頭使勁一砸桌子,說:“叫我說,辦重點校的唯一目標就是追求高考入榜率,百分之百收考大學有基礎的學生,這就是重點中學錄取學生的唯一好辦法,目標是百分之百升大學!”

“你小子一幹什麼就過激,就絕對。”黃夫子忽地坐起來說,“這麼提肯定遭反對,但又是這麼回事兒!”

“大方向沒問題。”鄭風華說,“你們想啊,我們尊崇孔子的一些教育思想,應該尊崇學用他的精華。現在的考試製度照比‘八股文’科舉考試製度進步了很多,但是,理科沒離開死套公式,文科沒離開死記硬背,教育發展的育人方法必須創新。”

“對!”黃夫子高興地說,“教育的方法和內容必須符合提高學生基本素質,調動學生內因,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這才是教育的發展方向,才能為‘四化’培養合格有用的高等人才。”

“真是哥仨穿一條褲子。”韓小冬高興地伸手同時拍一下黃夫子和鄭風華的肩膀頭說,“我就沒想出好詞兒來,重點中學的創新就是圍繞提高學生的能動素質教育進行。”

一個詞語激蕩了三兄弟的激情,他們興奮地緊緊擁抱在了一起。

黃夫子說:“萬事開頭難。學校讓我們三兄弟擔任高一、高二、高三的語文課,新學期,每個人的第一堂課都是毛主席著作。這文革‘十年’,學了十年毛主席著作,背了十年毛主席語錄,很枯燥,我擔心第一堂課就打不開局麵。”

“不,毛澤東著作裏不論是內容上還是藝術上,都有很多經典,隻是過去流於政治形勢,沒講深,沒講透。我覺得,我們三兄弟要在講的三篇毛主席著作裏抓靈魂的東西。”鄭風華說,“來,咱們哥仨就好好研究一下這第一堂課,還非講出點特色來不可,否則,那閑話就多了。”

韓小冬問:“你說怎麼講吧?”

鄭風華說:“肯定不能是他們那種老古板的講法,讀詩文、分段、段落大意、讓學生抄中心思想……”

三兄弟從韓小冬要上的高一語文課第一堂課開始研究起來。“哎!”討論正熱烈,韓小冬突然歎口氣說,“要是王燕分到咱們學校來,這裏一些人就不會陰陽怪氣兒了。”

“噢,”黃夫子說,“那你是想借助鍾馗打鬼,不是我們自己的真本事服人。”

韓小冬說:“打不打鬼,我覺得她要在這裏,我們就會順利多了!”

“那倒是,社會就這麼個現實嘛。王燕和我說了,”鄭風華說,“她爸爸不讓,究竟怎麼想的,我就搞不明白了。教育局給她分到了三中,三中離她家近。這樣也好。她說了,有事我們可以隨時找她。”

黃夫子問:“和你愛人在一個學校?”

“是。”鄭風華看看窗外,天已蒙蒙亮,忙說,“快書歸正傳吧,還有我的課沒研究呢!”

三人又嗆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