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3)

兩人瞧著王顯貴,怯生生的,幾乎同時搖了搖頭。

王燕說:“爸爸,不說就不說吧,媽媽把菜都上桌了。請客請客嘛,邊吃邊說吧。”

王顯貴說了聲“好”,站起來帶步走進了餐廳。

飯菜出乎意料,倒是一頓很普通的家宴。啤酒過旬,王顯貴又斟上酒說:“鄭風華同學,還有你們兩位老師,咱們見麵說了那麼多,還沒切入我請你們來做客的主題。”

鄭風華等每人都拿起啤酒瓶子自斟酒杯,注意地聽著。

“鄭風華同學,你們在學院罷課,不,按你們的說法是‘上訪’的事情,一開始王燕就給我來過電話。後來,你們的院黨委書記劉吉祥同誌也給我來過兩次電話。他是我的老朋友,和我交換過意見。那人很有水平,很愛護你們,處理得還是很好的……”王顯貴把酒端起來又放下,他顯然是想把“主題”一口氣說完,“我要說的是,你們雖然有些工作經驗,也很有才氣,但畢竟還年輕,經曆的事情不是很複雜,也不是很多。你們那所大學很典型,以後可能還會有些矛盾發生。要記住,凡是能和諧解決的就找領導商量解決,不要有過激行為,否則,很容易被壞人利用。”

鄭風華聽了這些話很受震動,一時不知說什麼好。王燕打破了餐桌上的寂寞:“爸爸,我們如果沒有這一行動,上頭會這麼重視嗎?不可能的。”

“其實,劉吉祥書記說,你們學院搬遷的事情上邊已經定了,你們隻是起了個催化劑的作用。”王顯貴說得很嚴肅,“你們千萬不要以為是你們所謂的‘上訪’的成功,是你們這些學生領袖們的作用。你們想,十年‘文革’,國家幾乎是百廢待興,一切都要有個過程的。我說的這些,你們要反思,要吸取經驗教訓。這些話本是劉書記應該好好和你們說的,說沒說我不知道,我對王燕也是第一次這麼說。總之,你們要認真思考,注意總結經驗教訓,對你們個人以後的成長進步都好。”他接著又補充說,“將來你們要是當領導就會慢慢領悟了,有些事情就是明明覺得對,也不能操之過急。”

鄭風華覺得這位市長的談話文采比剛才少了不少,但含義卻很深,他什麼也說不出來了。

王顯貴見他們誰也不吱聲,接著說了起來:“應該說,像鄭風華同學這樣的七七級學生,思維敏捷,才華初綻,遇事、處事都要有一個‘度’。‘度’字往往很難掌握,欠火了,達不到目的;過火了,容易出偏差。我們的一些事情往往是在過火上出問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一個單位,甚至是一個人,犯點錯誤、出點偏差是難免的,但要記住,千萬不能犯那種不可改正的錯誤,千萬不可出那種不可矯正的偏差。好了,我說得太多了,僅供你們參考。來,喝酒!”

鄭風華等都跟著端起酒杯,他從內心裏覺得這位同學的爸爸,如果說文采略遜風騷,那麼他的領導藝術、做官做事的哲理可謂經典,應該和所尊敬的劉吉祥並駕齊驅,或者說比劉吉祥更高一籌。對於他這麼大官兒來說,這是難能可貴的。於是,他有些肅然起敬了。在王市長麵前,他,包括插不上話的姊妹倆更像小學生了。人都說,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官員如雲。腆著肚子靠權力施威的不算能耐,也不叫人佩服,而讓鄭風華佩服的領導並不多,逝去的中文係書記文化是一個,劉吉祥算一個,王市長又是一個。

王顯貴頻頻舉杯,不時示筷讓大家吃菜,王燕不時活躍氣氛,一桌人很快就融成了一片,隻有市長夫人總在後麵忙乎著,就是不出台。郝倩麗想下廚幫忙,王燕阻攔說:“你是客人,去了也摸不著頭緒。”

氣氛越來越融洽,王顯貴轉了話題說:“你們大概不知道王燕為什麼報考師範院校,”然後自問自答地說,“從取消高考到恢複高考這期間,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化遺產的民族損失最大的是教育。這比經濟、比多少人的身心損害都要慘重,這個道理我就不說了。我已經是年過五十的人了,而你們的日子還長,我讓女兒報考師範院校,是因為那裏是培養教師的地方。國家興旺,教育先行。我是想讓女兒和你們這些人承擔起應承擔的任務,為教育興旺做些事情……”

鄭風華越來越覺得這位市長可親可敬,正聽得起勁兒,忽然電話鈴響,接著說什麼地方的煤礦出了瓦斯爆炸事故。剛聽到門口轎車的喇叭聲,王市長連個招呼都沒有打,竟穿著拖鞋,拎著棉衣走了。王燕和夫人喊他,他像什麼也沒聽見一樣,出門就拉開車門上了車……

王顯貴一走,王燕張羅著繼續吃,王燕媽媽上了桌,一再解釋。鄭風華問瓦斯爆炸的情況,王燕說:“不清楚。咱們著急也沒用,咱們接著吃喝。”不管王燕怎麼引話,不但挑不起氣氛,倒覺得尷尬了,宴會在沉悶的氣氛中結束,鄭風華三人也道謝回家了。

郝母和兒子、兒媳一直在門口等著,見鄭風華和兩個姑娘下了公共汽車,迎回家就問在市長家做客怎麼樣?市長是什麼意思?郝美麗在王顯貴家話語不多,回到家裏話可就多了,她一句話概括:“這宴席吃得好!”至於怎麼個好法,覺得說多了太費口舌。再說,和他們講也沒什麼意思,便一言以蔽之:“市長沒什麼意思,主要就是覺得風華是他女兒的同學,我是學校的老師,就是隨便吃點兒飯,融洽融洽關係。”

郝立亭說:“一定要好好融洽,和王燕交朋友……”

一家人正說著,隨著一陣自行車鈴聲,郵差送來一個郵包,還有一封電報。那郵包不用看,定是黃夫子從上海寄來的鳳凰牌過濾嘴香煙和奶糖,鄭風華急忙接過加急電報,一看,是以農場的名義發來的,電文是:“鄭風華,農場子弟校高三畢業班老師斷檔,望犧牲寒假時間救救臨考無奈的孩子,二十五日前到場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