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口令又稱“急口令”、“拗口令”、“吃口令”等,是古代民間流行於酒席間的傳統的語言酒令遊戲。其特點是將若幹雙聲、疊韻詞彙或者發音相同相近的語詞,集中在一起,組成簡單有趣的韻語,並要求朗誦者快速地念出來。

繞口令是語言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的產物。從現有文獻看,至遲於唐代就出現了繞口令的酒會遊藝,但這時的繞口令還較為簡單。唐代牛僧孺傳奇《劉諷》有這樣一段描寫:一天月夜,劉諷在他投宿的夷陵空館裏,看到一群女郎(唐代稱未婚女青年為女郎)正在設宴飲酒。酒席上有一個女郎提議行繞口令,並說明行令方法是用一個翠簪傳巡過令,翠簪傳到誰手裏,誰就要說:“鸞老頭腦好,好頭腦鸞老。”誰說慢了說錯了都要罰酒。行繞口令時,因席中有一個口吃毛病的女郎,緊張之際犯了口吃病,說道:“鸞——鸞老——,”為此而被罰酒,引得眾女郎大笑不止。牛僧孺在這篇傳奇中借另一女郎的口,講了這則繞口令的來曆。隋朝時,長孫鸞侍郎因年老沒有頭發,嘴又口吃,另一個大臣賀若弼有意作弄他,就編出這則“鸞老頭腦好,好頭腦鸞老”繞口令來取笑他。

明人馮夢龍《古今笑史》也講述過一個關於繞口令的故事:唐代進士及弟之後,照例要參謁宰相。導詞答語,全由狀元負責,不巧狀元盧肇有事未到,依次該由丁棱應付。丁棱口吃,本來想說:“棱等登科”,但是“科”字卻不能出口,卻一連數個“棱等登、棱等登”。第二天,朋友們戲弄他說:“聽說老兄善箏,何不彈上一曲,讓我們一飽耳福。”丁棱說:“我不會。”那人笑道:“昨日聽‘棱等登,棱等登’難道不是箏聲嗎?”“棱等登,棱等登”也頗似繞口令,是口吃者語言障礙,不能順利發語,於是有人便模仿口吃說話的這一特點,作“口吃詩”。比如蘇東坡有一《口吃》詩這樣講道:

江幹高居堅關扃,耕犍躬駕角掛經。

孤航係舸菰茭隔,笳鼓過軍雞狗警。

解襟顧影各箕踞,擊劍高歌幾舉觥。

荊笄供膾愧攪聒,乾鍋更戛甘瓜羹。

盡管題為“口吃”詩,實則與繞口令無異。

隨著說唱藝術的盛行,繞口令也得以發展,並在民間普及開來,成為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酒令遊戲。繞口令可分為對偶式和一貫式兩類。對偶式的特點是兩句對偶,平行迭進,例如:

十四四十四十四,

十四是十四不是四十,

四十是四十不是十四。

東洞庭,西洞庭。

洞庭山上一根藤,

藤條頭上掛銅鈴。

風吹藤動銅鈴響,

風停藤定銅鈴靜。

一貫式的特點是一氣嗬成,環環緊扣,句句深入。例如:

牆上一根釘,釘上掛條繩,

繩下吊個瓶,瓶下放盞燈,燈下有個甕。

掉下牆上燈,脫掉釘上繩,

滑落繩下瓶,打碎瓶下燈,砸破燈下甕。

瓶打燈,燈打甕,甕罵燈,燈罵瓶,

瓶罵繩,繩罵釘,釘怪繩,繩怪瓶,瓶怪燈,燈怪甕。

叮叮鐺鐺鐺鐺叮叮,乒乒乓乓乓乓乒。

其特點詼諧而活潑,節奏感較強。另外,民間還流行一些較簡單的繞口令,如“不吃葡萄不吐皮,吃了葡萄才吐皮”等。說繞口令有訓練人們口齒伶俐、發音準確、增強語言表達能力的作用,且極有趣味,這一在古代民間盛行不衰的語言酒令遊藝,直到現在還盛行於民間,並成為了一種藝術表演形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