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鉤,又叫藏驅、打驅、競驅、藏鬮儀。是把一種特製的精巧玉鉤(當然也可用別的物藏鉤畫像石件代替)藏在一組人手中,叫另一組人來猜的遊戲。

藏鉤是古代宴請賓客之後經常玩的一種遊藝形式。《宋書·符瑞誌》記載說:“漢武趙婕妤家在河間,生而兩手皆拳,不可開。武帝巡幸河間,望氣者言此有奇女子氣,名而見之。武帝自披其手即時伸,得一玉鉤,由是得幸,號拳夫人。由是漢有藏鉤之戲。”將藏鉤之戲的起源歸於某一人,這未必準確,但說它起源於漢代,當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四川新津出土的一塊漢代畫像石上,就有一幅表現藏鉤遊戲的圖案,所畫為兩人對坐,並同時各舉一拳作投擊狀。其藏鉤遊戲的特點極為形象。

關於藏鉤遊戲的玩法,在周處的《風土記》中有著詳細的說明:“分二曹以較勝負,若人偶則敵對,人奇則一人為遊附或屬上曹,或屬下曹,名為‘飛烏’,以齊二曹人數。一鉤藏在數手中,曹人當射知所在。一藏為一‘籌’,三籌為一‘都’”。可知這是分夥玩的遊戲。若單數時,有一人遊弋於兩夥之間,名叫“飛烏”。“鉤”是一種以玉或金屬製作的環狀物,藏在甲夥某一人手中,令乙夥人猜。中則贏一籌,不中則輸一籌,以三籌為一都。一都,即今天所說的一輪、《風土記》還對當時義陽古都(位今河南省)流行藏鉤的習俗作了記述:“義陽臘月飲祭之後,叟嫗兒童分為藏摳之戲。”說明當時的藏鉤遊藝已遍及中原一帶,且為男女老少所喜愛。

晉代,還有一位叫瘐闡的寫過一首《藏鉤賦》,其中描寫“藏鉤”樂趣時有這樣的詩句:

歎近夜之藏鉤,複一時之戲望。

以道生為元帥,以子仁為佐相。

思蒙籠而不啟,目炯冷而不暢。

多取決於公長,乃不谘於大匠。

鉤運掌而潛流,手乘虛而密放。

示微跡於可嫌,露疑似之情狀。

輒爭材以先叩,各銳誌於所向。

意有往而必乖,策靡陳而不喪。

對藏鉤遊戲的全過程和所有參與者的神色表情,各種心態,尤其是藏鉤者的內心活動均有傳神描繪。因為要想把流動於數十人手中所藏的鉤及時準確地猜出來,殊非易事。因此,也出現了一些射鉤高手,而這些善於藏鉤的高手,都善於心理分析,察對方之言,觀對方之色,以斷定鉤所藏處,並留下了經驗總結。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六記述說:“舉人高映善意驅,成式嚐於荊州藏鉤,每曹五十餘人,十中其九,同曹鉤亦知其處,當時疑有他術,訪之,映言:‘但意舉止辭色,若察囚視盜也’。又山人石昱,尤妙打(射)弓區,與張又新兄弟夜會,張藏鉤於巾臂中。昱曰,盡張空拳,左眼,有頃鉤在張君襆頭左翅中。”射鉤高手高映,一是善於觀察藏鉤人的舉止表情,就好像審視強盜一是精於推測,簡直神奇得有點近於特異功能了。

唐代藏鉤遊戲常在酒宴中進行,開射覆酒令之先河。唐·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第六首雲:“更憐花月夜,宮女笑藏鉤”皮日休詩:“投鉤列坐圍華燭,格塞分明占靚妝。”“投鉤”即為藏鉤。說明這種活動是一般在席宴中不可缺少的遊藝形式。

至遼、宋,藏鉤成為了宴儀中的重要內容,有了新的名稱——“藏鬮儀”,並成為宴請朝臣、使節的主要娛樂儀式之一。《遼史·禮誌》六《嘉儀》說:“藏鬮儀:至日,北南臣遼常服入朝,皇帝禦天祥殿,臣遼依位賜坐,契丹南麵,漢人北麵,分朋行鬮。或五或七籌,賜膳。”

到了元代,有一種酒令名叫“猜花”,這種猜花是以十杯覆一花,一杯下有花,九杯下空,猜中者贏。這實際上也是藏鉤的一種變種。元人顧瑛有詩曰:“分曹賭酒詩為令,狎坐猜花手作鬮。”說明當時也有以手藏花,令對方猜的玩法。

明清時代,民間流行一種“猜子令”的遊戲,這種遊戲是用瓜子三枚,花生二枚,叫“三紅二白”。分別握於手中,隨意出一拳,與人猜。先猜是單是雙,其次猜幾枚,最後猜紅白,五子三猜,二手不空。假如掌握瓜子三枚,猜者說是雙,則不中,罰酒一杯單數非一即三,一猜三則中,出拳者飲一杯最後猜紅白,若猜者說兩紅一白,則不中,猜者再飲一杯。如此反複三次為一輪。從這類遊藝形式看,應是由藏鉤遊藝發展演變而來。

今天,藏鉤遊戲已很少見,但由藏鉤直接演變而來的相類遊藝還是時見於民間的酒令中,是一種較具特色的傳統遊藝形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