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壺,是中國古代一種由射箭演變出來,由投壺人站在離壺一定距離的地方,把箭投向壺中來計算籌(得分)的多少以決定勝負的遊藝形式。

投壺遊戲起源很早,先秦時期即已流行,《禮記》曾有這樣的記載:“投壺之禮,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執壺,主人謂,某有枉矢哨壺,請以樂賓。”然後賓又客套一番,最後經過一番禮讓,才開始投壺。說明“投壺”是古代主人宴請賓客的遊戲。由於其禮儀繁瑣,所以為投壺服務的竟有十餘人之眾。投壺所用的器具除壺、矢之外,還包括各種盥洗用具和酒樽之屬。可以說,投壺在早期是一種禮儀特點較濃的的遊藝形式。

春秋戰國時期,投壺受到人們的喜愛,在宮廷和民間都迅速盛行起來。《史記·滑稽列傳》說:民間城鎮酒肆中,男女可同座邊飲酒邊投壺。在宮廷中,投壺更加流行。有時在各國交往的國宴上也舉行投壺遊戲。《左傳·昭公十二年》記載了一段諸侯間投壺的史事。

公元前530年,各國的君主來到晉國祝賀新繼位的晉昭公,晉昭公設宴招投壺畫像石待,並與齊景公等人一起投壺。晉昭公先投,齊景公後投。晉國的大臣中行穆子起身致辭說:“有酒入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為諸侯師。”大意是,我國的酒多如淮水,我國的肉高如陵阜。我們的國君投中了這一箭,當為諸侯的盟主。那時各國都想稱霸,晉國也不例外,似乎投壺投中了便是能稱霸的一個吉兆。結果晉昭公真的投中了。齊景公也不甘示弱,回敬道:“有酒如澠,有肉如陵,寡人中此,與君代興。”意思是說,我國的酒多如澠水,我國的肉高如陵阜,寡人投中了這一箭,代替你們的國君為諸侯的盟主。結果也投中了。晉昭公和齊景公的對話使這一場投壺帶上了政治鬥爭的色彩。他倆位能每投必中,說明水平不低,是經常玩投壺遊戲的老手。

關於投壺的方法,《禮記》中的“投壺”和“少儀”篇都有詳細的記載。投壺之式(部分)投壺所用的壺,廣口大腹,頸部細長,壺的腹內裝滿又小又滑的豆子,防止投的箭躍出。所用的“矢”是用朽木製成,一頭削尖如刺。矢的長度有二尺、二尺八、三尺六三種,用於不同的投壺場合。一般每次比賽,隻準投四根矢。

投壺遊戲時,每投進一矢,由司射給投中者一邊放上一“算”,即用來計算投中數目的用具。假如投中者高興得忘乎所以,不等對方投擲就搶先又投一矢,即使投上了,司射也不給“算”。大概“不算”一詞即由此而來。四矢投完算一局,司射為勝者“立一馬”。共要進行三局,誰立三馬,就算取得最後勝利,輸的一方就要喝酒。這種遊戲一來可使嘉賓多飲酒,以示主人盛情款客,二來可增添宴會歡樂氣氛,一得兩便,倍受古人的歡迎。

在漢代,酒宴上舉行的投壺遊戲仍然盛行。貴族、士大夫們喜好投壺,每“對酒沒樂,必雅歌投壺。”《獻帝春秋》裏記有袁紹的投壺活動《魏略》中記載了北地太守遊楚和台郎王弼飲酒投壺,相互比試的故事:在漢畫像石中也有投壺圖象,這說明投壺在當時流行的情況。南陽畫像石中有一幅《投壺圖》,畫麵上中間立一廣口大腹長頸投壺,壺內已投入兩矢。壺側放一個三足酒樽,樽上放一勺,用來舀酒。壺兩側有五人,其中二人投壺,每人懷抱三矢,手執一矢,向壺中投擲。畫麵左端一彪形大漢,已有醉意,席地而坐,正被一人攙扶退場,顯然為投壺場上的敗將。畫麵右端有一人跽坐,雙手拱抱,正在觀戰。這幅生動的畫像石刻反映了漢代投壺遊戲的情況。

這一時期,投壺遊戲的方法也有變化。據《西京雜記》記載:“武帝時,郭舍人善投壺,以竹為矢,不用棘也。古之投壺,取中而不求還,故實小豆,惡其矢之躍而出也。郭舍人則激令還,一矢百餘反,謂之為驍。”這種名為“驍”的新投法,省去了許多繁瑣的禮節,不用傳統的“棘”製木質箭具,而采用竹箭,目的是為了增加箭杆的彈性,提高了投壺的技巧。舊式投壺為避免箭杆反彈出壺口,在壺中裝上小豆郭舍人去掉壺內小豆,使箭投入壺中立即反彈出來,他接箭在手,再投箭入壺,如此一投一反,連續不斷。這種投法增加了投壺的娛樂性,很受人們的喜歡。不過這種投法難度較高,能“驍”的人恐怕不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