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吊遊戲的打法當然不僅止於此,變化是很多的。當時的士大夫、官紳之家玩者不少。其發展循著兩極變化。一方麵如前所述在吳吊的基礎上由簡單向複雜過渡,由低級向高級靠近,改變了簡單的“以大打小”的單一局麵,出現了吃、補、開、衝的打法,花色配備,技巧複雜。另一方麵又朝著簡單化的方向變化,出現了所謂“鬥虎”、“扯張”等打法。這就是在四門四十張牌中,除去十字門中千萬貫一牌外的所有牌,合計為三十張。“鬥虎”可以兩人玩,或三人玩。兩人玩各人發十三張牌,留四張在中間三人玩則各發九張,中間留三張。牌中凡是三張同一等級的叫“豹”,同花色相連的叫“順”,出牌的人出一張牌或者三張牌,互比大小,贏得的牌張按其內容可以獲得不同的賞采。最後一輪的勝者還可以得到桌中剩下牌張的報酬。“扯張”可以由兩人至五人參加,每人發牌六張,分為三市,每市兩牌互比點數,以九點為最大,超過十以後的點隻計尾數,這和“牙牌”中的“天九”相似。點數相同則以單牌大小計勝,贏牌也有各種賞采。“鬥虎”、“扯張”統稱之為“混江”,是後來紙牌中“遊湖”戲的始祖。

馬吊在明末動亂中曾一度衰歇,入清後又死灰複燃,尤其在康熙、乾隆年間所謂“承平盛世”之時,傳播的速度及規模更為驚人。周文《觀宅四十吉祥相》說:“弈棋變為馬吊,風日下矣,與其馬吊,寧弈。”說的是清初的情形。王土膊《分甘餘話》也說:“近馬吊漸及北方,又加以混江、遊湖種種諸戲。”可知康熙時牌風北漸。而乾隆時,竟發展到“匝地皆由我(“由我”即“遊湖”),無人不好之”(彭康《戲詠馬吊》)的地步。有人還說什麼彈琴是“獨樂樂”、圍棋是“與人樂樂”、而馬吊是“與眾樂樂”,讓它進入了“韻戲”的陣雷。

由於始於明代的馬吊賭戲牌中繪有農民起義《水滸傳》人物,而且在鬥牌中又有三家攻一的戰術運用,打牌的術語還有“穿”、“闖”,花色裏的“大順”、“百闖”、“百獻”等等,都與推翻明代統治的明末農民戰爭中的人物有些聯係,尤其是“大順”政權和“李闖王”、“張獻忠”更是統治階級視為洪水猛獸而諱莫如深者,同時馬吊也給明末統治者以“逢馬必吊”的聯想,因此引起清代統治者的警鑒與不安,所以,在清代屢遭禁止,到乾隆年間,馬吊就逐漸消歇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