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吊,又名“紙老虎”,是一種四十張的紙牌遊藝。因這一遊藝於明神宗萬曆(1573~1620)間始於吳中地區,因而又稱為“吳吊”。至天啟時大為盛行,逐漸推向全國,並有了“京吊”、“時吊”等種種名目,不僅各地有別,就是同一地區在不同時期的打法也不斷更新。其中的“吳吊”為最基本的形式,代表了傳統馬吊的基本遊藝形式。這一遊藝相傳由著名文人王世貞發明。

馬吊牌分四門,共四十張,即“十字門”、“萬字門”、“索子門”、“文錢門”。其中,“十字門”包括從二十貫、三十貫、四十貫、五十貫、六十貫、七十貫、八十貫、九十貫,以及百萬貫、千萬貫、萬萬貫共十一張牌,每張牌上都畫有《水滸傳》中的人物圖案“萬字門”則是一萬貫、二萬貫、三萬貫、四萬貫、五萬貫、六萬貫、七萬貫、八萬貫、九萬貫凡九張,每張也畫有《水滸傳》人物圖案。這樣,“十字門”與“萬字門”共有20張牌至於“索子門”隻有九張牌,並沒有人像圖案,隻繪有當時用來穿銅錢用的索子圖案,索子就是繩索之意“文錢門”有11張牌,它們的分配由半文錢到九文錢,另外再加1張空白,頂上寫著“尊空設文”四字,每張牌上繪有銅錢。如果和古代的馬吊牌麻將對照,馬吊與麻將的起源有著一定的關係。“文錢”就是“筒子”的前身,麻將的“白板”應該是馬吊的“尊空設文”,至於“索子”和“萬子”就更不用細說了。

根據潘之桓《葉子譜》的記載我們知道,馬吊牌一般是四人對玩,每人摸牌八張,其餘八張放在中間,通過骰點來決定莊家,然後輪流出牌。其方法是“以大擊小”。走完一圈叫一吊,得兩吊者保本,三吊至五吊為勝一桌,六吊起當勝二桌。前七吊“赤手”(一吊未得)也並不可怕,隻要最後第八吊得勝,也可以勝,叫“搶結”。在具體戰術運用上要求三家同心攻莊家,這是因為莊家有五桌紅利的特權,而閑家各隻有一桌為底之故。當然莊家也有相應的對策,就是利用坐莊優勢,確保五桌紅利,因此對“百子”的控製顯得很重要。隻要三家在盡量保本的基礎上爭取最後一盤“搶結”的勝利就能成功。這就需要靈活運用,時刻注視牌局變化,作出正確判斷。

馬吊在流行中又吸收了骨牌的一些組合方法,規定了“色樣”,改變了以往的打法。馬吊的四門牌中最大的牌叫“尊”,其次叫“兼”或者“肩”,“極”為最小。尊、肩、極能與其他的牌張配成花樣,有“斷麼”“佛頂珠”“順風旗”等數十種,出現了許多等級,打法也改變了簡單的“以大擊小”的方式,而出現吃牌和碰牌,以及補換牌和開、衝等等。吃、補牌屬於“上桌”,由各家依次向“中營”或是上家打出的牌裏去取得自己所需要的牌張。而開和衝是“鬥牌”,“開”就是把做成的花色攤開,而“衝”是指從開牌中下家取得所需的馬吊紅牌牌湊成更大色樣。如果下家衝不出,就滅牌示弱,叫4做“亡”。“開”和“衝”是有條件的,必須擁有“三耦”(耦是指同級的牌,如三萬、三索)才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