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蒲戲是一種比六博的興起略晚一些的遊藝形式,始起於漢末魏初。晉人張華的《博物誌》曾有“老子人胡,作樗蒲”的說法,說明樗蒲的出現比六博要晚幾百年。漢末繁欽的《威儀箴》中曾有“營弄棋,文局樗蒲,言不及義,勝是圖?”的描述,說明樗蒲問世不久就成了賭具。

樗蒲是在“六博”基礎上的改進與變異的結果。這首先體現在擲具上的變化,樗蒲的擲具由六博的六枚改變為五枚,所以又叫五木、五投或五骰。此外,宋代的五木擲具在製作上也由六博的六寸長的箭形改變為小巧得多的一寸左右甚至更小,其形狀為兩頭圓滑中間略長的橢圓形,更接近後來的骰子,擲出之後滾動靈活。樗蒲擲具一般用樗木製作,所以叫樗蒲,呈兩麵體形狀,用黑、白兩種顏色來區別,有的還刻有牛犢和野雞圖案,可以組成更為豐富多樣的齒采圖案。同時,樗蒲擲采不在棋枰上,而在一種形狀稍大的“杯”中投擲,加之樗蒲外形長圓小巧,擲出之後,圓轉靈活,齒采變化萬端,更提高了趣味性與偶然性。

另外,樗蒲的棋枰仍然用木製作,但是棋枰上不再繪出行棋曲道,而是用籌碼性質的一百二十枚矢(或者三百六十枚矢)排列成行棋的路線,不管用一百二十枚矢也好,三百六十枚矢也行,都按三等分。如果用一百二十枚矢排列棋道,則每節(每組)應排四十枚矢。節與節之間留出一定的空隙,這就是“關”,“關”前和“關”後的一枚矢就叫做“坑”,或者叫“塹”。這就是唐人李肇《國史補》中所說的“法三分其子為三百六十,限以兩關(兩個間隙),人執六馬”的意思。所謂“馬”就是棋子,玩“樗蒲”的人數一般不超過五人,每人分別執一個顏色的棋子(馬)四至二十枚。然後按一定的順序,各人輪流擲采。由於五木的擲具每個都有兩麵顏色或圖案,這樣可以出現十組不同的齒采,每種齒采對應著規定的“笑數”,這就是自己的馬(棋子)應當移動的步數。齒采有王采(貴采,不太容易出現)、氓采(又叫瑉采、雜采)的區別。凡是打馬(吃掉別人的馬)、越關、出坑,都必須要擲出王采才行。

由於參加人數可以達到五人,五人所行之馬就有可能在同一位置上相遇。假設是自己的馬相遇在同一位置,可以重疊而行。如果遇上別人的馬,自己又擲得貴采,就將別人的馬打掉。由於樗蒲所用的擲具五木雖然都用黑、白兩種顏色來區別,但是有兩隻在黑麵畫犢,而在它的白麵繪野雞,這樣,用排列組合的方法便可排出其畫麵組合與齒采、笑數的對應關係,詳見下表:色別實際組成采名數出現概率五黑黑黑黑犢犢盧161/32四黑一白黑黑黑犢雉塞112/32四黑一白黑黑犢犢白禿43/32三黑二白黑黑黑雉雉雉141/32三黑二白黑黑犢雉白26/32三黑二白黑犢犢白白23/32二黑三白黑黑雉雉白33/32二黑三白黑犢雉白白撅36/32二黑三白犢犢白白白犢(又名牛)101/32一黑四白黑雉雉白白塔53/32一黑四白犢犢白白白開122/32五白雉雉白白白白81/32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