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部海岸風格區民歌(1 / 1)

本區簡況

本區地處南嶺以南,南海之濱,包括廣東、廣西和海南島,屬於曆史上的百越文化圈。

廣東,春秋戰國時為百越(粵)地,秦置南海郡,唐屬嶺南道,宋為廣南東路,元時大部屬江西行省,清為廣東省。廣西,春秋戰國時為百越(粵)地,秦置桂林郡,部分屬象郡,唐屬嶺南道,宋為廣南西路,元屬湖廣行省,清為廣西省,1958年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島(包括西沙、南沙、中沙群島等南海上的島嶼)。漢初設珠崖、儋耳二郡,三國時始有海南一稱,明設瓊州府,清分巡瓊崖道。1988年4月從廣東省析出,置海南省。

本區內方言的使用情況比較複雜,粵東南沿海汕頭、潮州一帶,以及雷州半島4個市的方言屬閩方言,海南島的方言亦屬閩方言。客家話分布在粵東的東端和北部。粵方言分布於廣東省大部,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東南部。此外屬西南方言分布區。

歌種分布

本區歌風興盛,各地保存有豐富的傳統民歌種類。

廣東的主要歌種有山歌、漁歌、鹹水歌與歌舞小調。山歌因語言差別,形成不同風格和種類,主要有客家山歌、雷州山歌和高州山歌。鹹水歌是珠江三角洲沙田地區的農民、船民中流行的廣州方言民歌。每當中秋月夜,大家搖船於珠江江心,賽歌鬥歌,聽歌賞歌,形成“中秋鹹水歌擂台”的傳統風俗。歌舞小調又可分為春牛調、馬燈調、低馬凋、采茶調、搖船調、花燈調、月姐歌、鶴歌等。粵北地區流傳很廣的春牛調是民間歌舞《唱春牛》的調子。

廣西漢族地區的民歌以山歌最有特色,有高腔、平調、謠唱之分。此外還有號子、田歌、漁歌、小調、兒歌、風俗歌等體裁。

海南的漢族地區以儋縣與臨高的民歌風格比較突出。儋縣主要有山歌、調聲和歌謠三類。調聲從山歌發展而成,歌謠又分為軍調、海北調、童謠和賀婚歌等。據考,儋縣民歌曆史悠久,宋代蘇東坡流放儋縣(時稱儋州)四年,常聽到‘夷聲徹夜不息’。儋州誌則記載:“春到草秋筆女會陰峒,男女裝飾親,攜手並肩,歡歌互合……”時至今日,當地這種傳統氣息濃鬱的民歌活動,仍伴有男女青年互相約會,交往娛樂的風俗。每逢春節、中秋等節日,成千上萬的男女從四麵八方會集歌場,舉行隆重的歌會,對歌狂歡,場麵極其熱列壯觀。臨高主要有漁歌,船歌和山歌。

音樂風格

廣東興寧有一種特色山歌,運用較多的襯詞把正板加以擴充,將原來一句歌詞以二樂句配唱,四句詞就有八個樂句,故稱“四句八節”。海豐、陸豐、惠來、陽江一帶的漁歌比較婉轉優美。鹹水歌采取男女對唱形式,旋律以[567123]的六聲徵調式為基礎,音域一般不過八度,偶而擴充到十度。

廣西山歌有高腔、平調、謠唱三類。高腔山歌音調遼闊,氣息悠長,上下句結構較多;平調山歌,曲調流暢,音域適中,節奏平穩,結構勻稱,婉轉優美;謠唱山歌比較口語化。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廣西漢族民歌也受到壯、侗等民族音樂文化的浸潤,在唱法風格乃至音階旋法上,都可感受到少數民族民歌的影響。

海南儋縣山歌,曲調起伏跌岩,帶有吟詠風格,多為起承轉合四句體,歌詞講究嚴謹的平仄和音調格律,詞句古樸優雅。源於山歌的“調聲”,是男女分組對唱的形式,詞格與山歌相同。多以五聲微調式行腔,也有用宮調式和商調式的。歌謠類的軍調風格近似吟詩,海北調富有山野田園風格,方言的漁歌、船歌比較婉轉優美。

代表作品

此區傳統民歌的代表作品有:廣東的小調民歌《落水天》、“四句八節”山歌《八月十五月團圓》、“中山鹹水歌”《對花》、歌舞小調《唱春牛》;廣西的山歌《石榴青》、《柳州有個鯉魚岩》、《兩朵牡丹共一丫》,小調《切切溜》,《千年不記心間》;海南山歌《風吹山上樹葉飄》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