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南海岸風格區民歌(1 / 1)

本區簡況

本區位於我國東南沿海與東南海麵的島嶼上,包括福建和台灣二省。文化方麵與越文化有很密切的淵源關係。

福建,春秋戰國時分屬越、楚;秦設閩中郡;漢屬揚州;唐取福州建州各一字,設置福建觀察使;南宋福建置一府五州,並有八閩之稱;元初為江浙行省福建道,後改設省。台灣,古文典籍中稱夷,是我國的第一大島。漢晉南北朝時稱夷州,南宋時澎湖已屬福建路,元明設巡檢司,明末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複台灣,清初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95(清光緒11)年台灣建省。同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歸還中國。

由於曆史、地理、語言環境、風俗民情等背景原因,本區又大體形成閩語與客家語二個風格分區,及閩東、閩中、閩南、閩西、閩北、台北、台南五個風格片。

歌種分布

閩東的漢族民歌以“唱詩調”最具地方特色。山歌的數量也較豐富,其中帶有二聲部合唱因素的“耘草詩”類山歌,堪稱漢族民歌的珍惜歌種。

閩中的莆田、城廂、涵江和仙遊等地,風俗歌最為盛行,這一帶是莆仙戲的故鄉,許多民歌曲調是從莆仙戲腔調直接來的,或受到莆仙戲腔調不同程度的影響,另一方麵,莆仙戲中也常常運用民歌曲調。

閩南片包括泉州、廈門、漳州,是閩南語的中心地,曆史悠久,文化發達。閩南民歌以小調和山歌較多,曲風偏於古樸雅致,至今存用古代雅樂音階和清商音階。

閩西指龍岩一帶,用閩客方言,屬客家地區。閩西多山,最有特色的是山歌。這裏的山歌大致可分為客家山歌和福佬山歌兩大支係。一般較少見的角調式民歌,在閔西某些地域卻相對集中地流行。

閩北與贛、浙毗鄰,屬於閩贛方言區。這裏代表性的歌種有山歌、小調。特別是小調類民歌較豐富,且大都傳自江西、浙江。其中大部分同南詞、三角戲的音調有密切關係。當地許多民間舞蹈,多用這些小調伴舞。

台灣的漢族占人口的98%。原籍福建漳州、泉州被稱為“福佬人”的占80%以上,說閩南語。另有原籍梅縣、潮州的“客家人”,占15%左右,講客家話。台灣的漢族民歌與其大陸原籍的民歌關係密切。

音樂風格

本區民歌的整體風格比較單純、摯樸、抒情。徵調式在該區民歌作品中數量最多,其次為羽調式。音區偏低,音域不寬,詞多腔少。閩東一帶的民歌旋律以宮、角、徵三音組成,以宮音終止。使用閩南語的民歌,其音調的裝飾性潤腔,源於這種漢語方言語言聲調的抑揚頓挫。閩中的風俗歌《龍鼓詩》,采用一領眾和、擊鼓相伴的表現方式,重音常常落在第二拍上,實屬罕見。漳州,泉州一帶的民歌,多受地方曲種錦歌和地方戲曲薌劇的浸潤,調式調性複雜而豐富。

代表作品

泉州民歌《桃花搭渡》,在閩南各地廣為流傳,其濃鬱的閩南氣質風韻,受到普遍喜愛。另一首泉州民歌《燈紅歌》,也頗有影響。閩中有婚俗歌《玉盞》、《望故鄉》、《蘇州歌》等,甚為流行。閔西有著名的歌舞小調《采茶燈》、革命曆史民歌《風吹竹葉》。閩北有《瓜子仁》、《白牡丹》、《賣花線》等。台灣有許多優美的漢族民歌流傳,如《牛歌》、《一隻鳥仔》、《丟丟銅仔》、《天烏烏》、《草蜢弄雞公》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