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河中遊·中原風格區民歌(1 / 1)

本區簡況

本區位於黃河中下遊的我國中原地區,包括河南全省、山西省西南角、湖北省與安徽省的西北角,以及陝西省與甘肅省的關中、延長、秦隴、柞水、隴中等五個地區。

河南省是中原風格區的主體構成。河南古屬豫州,居華夏九州之中,所以向有“中原”、“中州”之稱。春秋戰國時分別為宋、衛、鄭與韓、魏、趙等國所屬,元代開始設置行政省。

本區屬單純民歌風格區,區內傳統民歌的風格色彩相對比較統一。

歌種分布

本區主要流行地燈、高蹺、竹馬、花船、秧歌、推小車、九蓮燈等歌舞小調體裁,多屬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

一般小調在河南全域流行較廣,數量較多。豫南和安徽、湖北接近,有許多小調類似。豫西的陝縣、靈寶、澠池毗鄰山西和陝西,小調風格互相影響。山歌與秧田歌隻流行在豫南山區。

用民歌結構的“大調曲子”為有名的坐唱形式。其中著名的《寄生草》、《岔曲》、《劈破玉》、《剪靛花》等,都是明清傳承下來的小調雜曲。河南風格特別濃鬱。

音樂風格

以河南民歌為主體的本區民歌的特點,可概括為“大腔大調和細聲細氣”。前者指那些具有剛健、潑辣、明快特色,又有“大腔彎兒”——長大的裝飾性潤腔的民歌;後者指那些柔和、純樸、深沉,又有“小腔彎兒”——精巧短小的裝飾性潤腔的民歌。

民歌的調式以徵調式居多,商、羽調式次之,角調式少見。代表作品

《懶婆娘罵媽》、《王大娘補缸》、《編花籃》等是該區頗有代表性的民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