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河上遊·西北風格區民歌(1 / 1)

本區簡況

本區地處黃河上遊的我國西北地區,包括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省和寧夏、新疆和西蒙的漢族居住區。地形多屬高原山地。太行山將此區與河北分開。黃河大體貫通風格區全域(除青海、新疆)。

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華夏族兩大主幹之一的夏族,新石器時代就活動於此,有著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山西,春秋時為晉國,戰國屬趙、魏等國;秦屬太原、河東、上黨等郡,漢為並州;元屬中書省山西道;清為山西省。陝西,春秋戰國時為秦國地;秦代為內史及漢中郡、上郡;漢屬司隸、和並、益州;唐屬關內、山南等道;宋初置陝西路;元設陝西行省;清為陝西省。甘肅,古為雍、梁二州地;春秋戰國時屬秦和西戎;秦置隴西部,西部屬月氐;漢為涼州;元屬甘肅和陝西行省;清置甘肅省。青海省古為西戎地;漢為羌地;隋置西海、河源等郡;唐宋為吐番地;清代東北部屬甘肅省西寧府,北為青海蒙古部,南為玉樹等土司地;1928年建青海省。寧夏秦屬北地郡;漢屬朔方;宋為西夏和秦鳳路地;元置寧夏路;明清置寧夏府;1928年置寧夏省。新疆漢屬西域都護府;唐設北庭和安西都護府;宋為遼西地;清置新疆省。

傳統漢族民歌主要分布在晉、陝、甘、青四省和其它漢族地區。大都使用漢語北方方言的西北官話。民歌彙集了西北、西南、中原三大風格區的特色,屬複合風格區。區內的風格分區較多,如山西形成晉東南、晉南、晉中、晉西北四個分區;陝西形成陝北、陝南、關中三個分區;甘、青、寧形成花兒風格區。

歌種分布

高原為主的地形,使山歌成為西北區最主要和最有特色的民歌體裁。生活小調、歌舞小調、勞動號子等也相當豐富多樣。

山歌在區內各地分布廣泛,稱謂不一。黃土高原上的陝北通稱“信天遊”、“順天遊”,陝南則有“茅山歌”、“通山歌”、“草歌子”、“姐兒歌”、“班子歌”、“山歌調子”等繁多名稱;山西的河曲一帶稱“山曲”;甘肅、寧夏、青海叫“花兒”。

小調在各地也普遍流行。以陝西最豐富,陝北、關中和陝南的小調各有特色;山西則以左權小調影響較大;青海的生活小調“宴會曲”、“酒歌”生動活潑。以“走西口”為題材的小調類民歌,在陝北、晉西北及周遍邊地區普遍傳唱。本區的歌舞小調比較豐富多樣。如山西的祁太秧歌、沁源秧歌,陝西的渭華秧歌、韓城秧歌等。區內流行的風俗性歌舞小調還有龍燈、獅子、單鼓、腰鼓、太平鼓、旱船、采蓮燈、高蹺、霸王鞭、花鼓子、滾燈、跑驢、蠟花、高搖傘、荷花舞等。

勞動號子有打夯號子、硪號子、提杵號子、打樁號子、抬木號子、薅草歌、呐喊號子、黃河船工號子等。

音樂風格

本區以信天遊、山曲、爬山調為代表的山歌,大都具有高亢、悠長的旋律風格,以及伴隨貧瘠的黃土地而生出的蒼涼、淒楚、淳厚的情感特征。花兒則更具有跌宕起伏、灑脫抒情的風格。信天遊的曲調多由徵、商、羽三種五聲調式構成。其中常以調式交替因素來豐富旋律的色彩,如在商調式中引入同主音羽調式,在徵調式中引入下五度宮調式。花兒曲調以五聲(或缺角音的五聲)徽調式為最多,羽調式和商調式次之。陝南山歌的曲調多用徵、羽兩種五聲調式,也有用綜合六聲調式的。

小調多用徵、商兩種五聲調式,也常見五聲羽調式,以及六聲、七聲調式。以羽為主音的旋律,終止在徵音上的小調作品也較常見。陝北小調的旋律中,從調式主音向上或向下作四度跳進是比較典型的特征,七度、八度大跳也很常見,頗近山歌風格;關中小調常使用“5671234”七聲音階,調式結構與秦腔中的苦音相同,有濃鬱的地方特色;陝南小調旋律起伏較小,多用級進,節奏平穩,音域較窄,風格較為細致秀麗。

本區漢族民歌最有特色的旋法,是常以“徵-宮-羽”或“羽-商-徵”的“三聲腔”為核心音調來發展旋律,展開樂思。前者如陝北信天遊《腳夫調》,後者如臨夏花兒《上去高山望平川》。在歌唱發聲方麵,西北山歌真假聲結合的方法極具特色。不過,信天遊、山曲、爬山調等,偏好真聲、假聲融為一體,“真假難辨”,造成蒼涼淒楚的音色效果;花兒則偏愛將真、假聲聯接一體,“真假分明”,獲得跌宕起伏的藝術效果。

代表作品

西北區堪稱民歌的海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流傳。如信天遊《蘭花花》、《腳夫調》、《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走西口的人兒轉回來》;小調《攬工調》、《繡荷包》、《繡金匾》、《會哥哥》、《五哥放羊》;山曲《大紅公雞窗台臥》、《三十裏名山二十裏水》;黃河船夫曲《天下黃河幾十幾道彎》;花兒《上去高山望平川》(河州大令)、《阿哥的白牡丹》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