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應立即和長子一起坐上公共汽車。
在車上,長子在剛才說過的話裏,加重了點分量:“弟弟的病,很危險!”
“很危險?”彭文應猛然意識到這句話意味著什麼,問道:“他又……”
長子連連搖頭。雖然他已經從電話中知道事情的真相,卻不忍心一下子讓父親知道,不得不逐步加重話的分量。
彭文應敏感地聯想起1961年3月18日那不堪回首的一幕:
次子彭誌平,由於家庭蒙受不幸,精神受到莫大的刺激。他在家中吞下了安眠片、破玻璃、針,憤然決定棄世。幸虧及時被彭文應發現,急送文慈醫院搶救,才算脫險……
如今,他又突然病危,難道再一次自殺?
當彭文應和長子來到上海師院中文係學生宿舍,彭誌平已經停止呼吸。他吞服了大量的安眠藥,直到早晨,同學們發覺他已長眠在床,發現了他的遺書,這才慌忙打電話向彭誌一告急。
盡管明知兒子已經無可挽救,彭文應仍叫來救護車,直奔廣慈醫院……
彭誌平短暫的一生,隻度過19個春秋。他是彭文應最喜歡的一個兒子——他酷愛文學,擅長寫作,成為父親的忘年交。
彭文應的頭發,如伍子胥過昭關,一夜之間白如飛霜。這是在他的妻子遽然離世之後,他蒙受的最沉痛的打擊。
在徐家彙“江西公墓”裏,又增添了一座新墳——亡妻與亡兒在那裏“團聚”。
淚眼望著愛子的遺照,久久地,久久地,彭文應陷入無言的沉默。
猛然間,他把照片翻過去,信筆寫下從心中迸發出來詩句:
一個天才的文學家。
一朵夭折的鮮花。
反右鬥爭的犧牲品。
真是“白雲飄飄,舍我高翔;青雲徘徊,為我愁腸”。他感到人世間萬分孤寂,愛子不告而別,棄他而去。就連他“唯一的同你同母所生的親姐”——梅姐,也一度誤會了他,不久前寫信對他進行“嚴厲的責備”,使他“十分驚異與難過”。但是,他矢誌如一,給梅姐複函,披露自己的心跡:
“關於我的問題,我自然是應當早解決的。我想我決不是像你信上所誤解的不願跟共產黨走。或是什麼反黨反社會主義。我一生奮鬥的目標,也就是和共產黨所要實現的一樣,是怎樣把國家建設得富強,怎樣使廣大人民,特別是窮苦的工人農民大眾的生活過得好些。為了這樣一個目的,我過去幾十年反對國民黨,冒著許多危險。同樣為了這樣一個目的,也就會願意在共產黨領導之下來貢獻自己的力量,不能夠有其他打算。
“被宣布為右派,對自己對家庭乃至親戚都蒙受了無窮的恥辱與不幸。但這事非我們能料及的。即然發生了,我隻有根據最正確的方法來解決。三年多來我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做得很好很快,這是有過錯的,但是我總的方向,我認為還是不錯的。把好意說成惡意,把好事情說成是壞事情,把幫助黨和政府說成反對,把一個朋友說成是一個敵人,這樣做是不可以的,是不應當的。具體詳細的情況說來話長,我現在還不能寫給你,而最後總是要來弄清楚明白的。這樣的交代是對黨、對人民、對自己、對地下的父母和有關的一切人所不可少的。我總要做一個人,對得起以上這些人……”
是的,是的,“最後總是要來弄清楚明白的”。曆史畢竟不是可以隨意塗抹的油彩,不是可以隨意捏揉的麵團。曆史使一切事物,都還其廬山真麵目:善即善,惡即惡,美即美,醜即醜。
抱恨終生,發出最後的呼聲
誌平之死,仿佛是衰老催化劑似的,他明顯地老了。
心髒病不時發作,已經在不斷提醒他:時間老人留給你的日子,不多了。
他不斷地熬夜,寫了改,改了寫,終於在1962年寫成致毛主席、黨中央的萬言書。他用自己滿腔的熱血、發出最後的呼聲:
建議在全國範圍內結束“反右”鬥爭,摘去“右派分子”的帽子。團結起來,建設社會主義!
就在這年11月初,他的心髒病轉危。王造時先生聞訊,趕到彭文應床前,並親自送他入廣慈醫院。王造時先生請該院副院長張義明(也曾被錯劃右派)多多關照彭文應。
經救治,彭文應的生命延續了五十多天。好友劉海粟、孫大雨都紛紛前來問候。
1962年12月15日,彭文應因心包炎敗血症去世,終年僅58歲。
由於他死的時候,頭上尚戴著“右派分子”的帽子,未能舉行追悼會。隻好由王造時先生帶領彭文應家屬及幾位好友在遺像前三鞠躬,算是對死者的告別。
孫大雨教授悄悄托人送來20元錢,給彭文應家屬。有人知道了,要孫大雨寫檢查。孫大雨理直氣壯地說:“我十幾歲時就和他同在清華求學,關係極好,一道革命,一道反對國民黨。他對民主革命有功。以我和他的關係,送他20元太少。應送他兩百元!我沒有錢,隻送20元。我沒有錯誤,不必寫什麼檢查!”
上海徐家彙的“江西公墓”,又增添了一座新墳。
然而,沒多久,“文革”風暴席卷中國大地。彭文應竟然死了也不得安寧,連同他的妻子、愛子的墓,一起被掃“四舊”的鐵掃帚掃得無蹤無影。直到,1978年他頭上的“右派分子”帽子才被摘去。
在40年代,當江西地方政治講習院第三期同學結業之際,身為教授的彭文應,曾寫了一首《獻給青年》,可以說是他為人、治學的原則的概括:
立誌不怕大
做事不怕小
著眼不怕高
著手不怕低
頭腦不怕冷
心髒不怕熱
膽量不怕大
心思不怕細
赴義不怕前
享利不怕後
工作不怕重
報酬不怕輕
反對不怕有
讚成不怕無
成功不怕退
失敗不怕進
主張不怕硬
應付不怕軟
內心不怕方
外表不怕圓
交友不怕多
知心不怕少
責己不怕重
責人不怕輕
說話不怕少
做事不怕多
語言不怕淺
意義不怕深
改過不怕快
進步不怕慢
道德不怕舊
思想不怕新
經驗不怕早
副業不怕遲
成功不怕遲
準備不怕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