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時,為更好地選拔人才,實行科舉製。那時考生必須有名人摧薦才可參加,而且比較看重家庭出身。平民子弟為了能考中,便假借是一些名人的親戚來騙取朝廷的錄用。後來唐太宗知道了這件事,氣憤地說:“這真是小人的做法!今後凡是遇到選中偽造家庭背景的人,都必須讓本人盡快自首,否則查出來的話就要被判死罪!”

唐太宗的詔令剛一發布,就發現了一個偽造家庭出身的人,這個案子交給“明習律令”

的大理寺少卿戴胄判處。戴胄並沒有因為唐太宗的詔令而判處那人死刑,他依照剛剛頒布的法律——《唐律》,認為此案如果判死刑未免太重了些,於是將他判為流放的刑罰。這樣一來,唐太宗的臉上很是掛不住,明明自己已經詔令要殺頭的罪,卻讓戴胄判為流放從輕處理了,這不是叫他難堪嗎?為此,唐太宗很不高興,他派人將戴胄找來,強壓住心中的火氣,耐著性子說:“難道你沒有看見我新下的詔令嗎?沒有自首的人都要判死刑的,可你卻那樣判,這不是不給我麵子嗎?難道我的詔令你也不放在眼裏,來和我唱對台戲,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戴胄並沒有被這番嚴厲的責備所嚇倒,他說:“我身為法官,應該對每一個人負責,為民做主,您頒布的《唐律》上已經很清楚地寫著該如何處理。現在案子交到我這裏,我就嚴格按法律辦事,因此,我當然不能按您的詔令判案了。”

唐太宗一聽此話,更加生氣地說:“那你就隻管自己守法,難道就讓我失信於民,說話不算數嗎?!”

戴胄仍然心平氣和地解釋說:“法律,是國家向整個天下頒布的、令人民信服的法令製度,而您的一句話,隻不過是一時惱怒而信口說出的,不必大驚小怪,您已經知道是自己錯了,就應該改正過來。嚴格按法律處理,這才是忍小憤而存大信呀!假如您隻憑自己一時的感情憤怒而在百姓麵前失信,那實在是太不應該了,我真是為陛下可惜呀!”

戴胄的耐心說服,使唐太宗終於醒悟過來,他感慨萬分地說:“現在我判案出現了錯誤,而您能及時幫我糾正過來,使我不致釀成大錯。有了您的監督,以後我還有什麼憂慮的呢?!”

打這以後,戴胄因執法而觸怒太宗的事又發生了好幾次。有一次,吏部尚書,唐太宗的大舅子長孫無忌在被皇帝召見的時候,無意中忘記摘下腰中的佩刀便進了東上閣。在古代封建社會,私帶兵器進入朝廷便被認為是圖謀不軌,蓄意謀害皇帝,是犯了殺頭大罪的。可長孫無忌不僅是有功之臣,而且是皇親,更何況佩刀入宮確實是無意舉動,但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處置呢?

正當太宗左右為難的時候,尚書右仆射封德彝提出建議說:“長孫無忌違法帶刀進入東上閣應罰銅20斤,而那個看門的校尉玩忽職守,沒有及時發現和製止,所以應該判處死刑。”

唐太宗一聽便同意了。

可是戴胄卻認為封德彝的建議是錯誤的,他反對太宗的判決,反駁說:“校尉未及時發覺和長孫無忌的帶刀而入,同樣都是一時疏忽,但判決卻如此截然不同,這種判決根本就不是依法辦事。”

唐太宗一聽戴胄說得有道理,承認自己在此事上因為和長孫無忌有親戚關係而袒護了他,他建議重新議定此案。

但封德彝頑固地堅持自己的觀點,兩人甚至爭吵起來。戴胄感慨地說:“要論犯罪性質的話,二人都因失誤引起;但若論起輕重,我認為校尉是因為長孫無忌才獲罪的,依照法律,對他的處罰應該比對長孫無忌的輕才對。但重刑的隻判罰金,而該判輕刑的卻得處死,太不公平了。”

戴胄據理力爭,敢於在皇帝麵前直言,終於使案件得到公正判決,唐太宗從此也更加佩服他了。

戴胄一生不畏強權,廉潔公正,敢於進諫,並向當局者提出不同意見,可見他是一個忠誠耿直,正直無畏,秉公守法,據理力爭的人。他嚴格依照法律處理犯事的官員,又足見其忠於職守、嚴於執法的品格。

藥王孫思邈

孫思邈有言,藥勢有所偏助,令人藏氣不平,借使有疾用藥,猶須重慎。

——《資治通鑒》第二百四十三卷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人稱“藥王”,人們在各地建了很多座“藥王廟”,在陝西耀縣孫思邈的家鄉有一座“藥王山”。

孫思邈(581—682),今陝西耀縣人。他自幼體弱多病,為請醫治病,幾乎耗盡家產。這使他深感疾病對人的危害之重,萌發了從醫的願望。由於他聰慧好學,在青年時代就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醫生了。

有一次,孫思邈在路上看到四個人抬著一口棺材往前走,鮮紅的血從棺材縫裏滴出來,後邊跟著一個哭得死去活來的老婆婆。孫思邈趕忙走上前問:“請問,棺材裏裝的什麼人?

死去多長時間啦?”老婆婆回答說:“死了有幾個時辰了,我的獨生女難產,折騰了兩天兩夜,孩子沒有生下來,倒把她的命送掉了。”孫思邈說:“打開棺材,讓我看一看,好嗎?”老婆婆一聽,忙拉住孫思邈說:“您是醫生吧?您能救得活她嗎?”孫思邈回答說:“可以試一試,看流出來的血,可能還有希望。”

於是大家動手,把棺蓋打開。孫思邈一瞧,那婦人臉白得像張紙,沒有一點兒血色。孫思邈仔細摸了摸脈,覺出還在微弱地跳動,他趕緊選好穴位,給病人紮針,還用了特殊的撚針手法。不一會兒,“哇”的一聲,一個胖娃娃生了出來。孫思邈把藥給產婦喝下去,不一會兒,產婦也蘇醒過來。大家看到孫思邈一針救了兩條命,都驚奇地稱他是神醫。

還有一次,一個人患了尿瀦留症,小肚子脹得受不了,孫思邈想:“尿脬盛不了那麼些尿,吃藥怕是來不及了,尿不出尿,怕是管排尿的器官不靈了,如果能用根管子插進尿道,尿也許能流出來。”可是到哪裏去找這又細又軟的管子呢?碰巧這時,鄰居的孩子正拿著一根烤熟了的蔥管吹著玩,孫思邈猛然開了竅:“對啦,我不妨用蔥管來試試。”他找來一根細蔥管,切去尖尖的一頭,小心翼翼地插進病人的尿道裏,再用力一吹,不一會兒,尿果然順著蔥管流了出來,病人小肚子慢慢地癟了下去,病也好了,孫思邈成為中華醫學史上第一個發明導尿術的人。

孫思邈醫術高明,這是因為他不僅善於總結前人的經驗,而且特別注意收集民間驗方,從實際生活中學習。例如久居山區的人容易得粗脖病,民間有吃海藻可以治病的驗方,可是山區哪來的海藻呢?古時候交通又不發達。孫思邈想:“人們常說‘吃心補心,吃肝補肝’,能不能用羊靨(羊甲狀腺)來治這種病呢?”他試用羊靨治了幾個病人,果然都治好了。原來粗脖病是因為食物中缺乏碘,海藻和羊靨含碘比較多,所以治甲狀腺腫大特別有效。

山區老百姓還容易得一種病,即病人在白天視力挺正常,到了晚上,光線不足,就像麻雀一樣什麼也見不到了,人們把這種病叫作“雀盲眼、曠夜盲症”。孫思邈想:“為什麼有錢人不得這種病呢?”這分明是窮人身上缺少點什麼才引起的。他反複考慮,認為可能是窮人少吃葷的緣故。他試用動物的肝髒來治夜盲症,果然很見效。現代醫學證明,夜盲症是因為身體缺少維生素A,肝髒裏含有很多維生素A,所以能治這種病。

孫思邈還發現有錢人常常得腳氣病,根據治夜盲症的經驗,他想到這種病很可能也和飲食有關係。他比較了窮人和富人的飲食,富人多吃精米細糧,而窮人吃的是素食粗糧。他仔細一分析,粗糧夾雜著不少米糠麩子,於是他試用米糠和麥麩來治療腳氣病,非常靈驗,後來,他又發現杏仁、吳茱萸等幾味中藥也能治療腳氣病。現代醫學證明,腳氣病是因為人體內缺少一種維生素引起的,盡管當時的孫思邈對這一醫學理論還不甚清楚,但他在實踐中卻總結出了一套治療腳氣病的有效方法,他是世界上第一個記錄治療腳氣病的人,比國外早了一千多年。

孫思邈醫術高明,但不慕名利。在他二十多歲時,隋文帝楊堅曾召他為“國子博士”,但他討厭那追名逐利的官場生活,推托有病而拒絕了。後來,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後,又召請孫思邈到京,授予官位,他也固辭不受。以後,又多次辭絕了高官厚祿,而堅持行醫,把全部精力用於鑽研醫學。他遍檢曆代醫學典籍,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編撰成《千金要方》。

這部醫書包括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各科的診斷、治療、針灸、食治、預防、衛生等共30卷,編為232門,它以人體進行分類,已接近於現代醫學的分類方法。

孫思邈活到101歲,在他百歲時,又完成《千金翼方》的編著。作為《千金要方》的補充,《千金翼方》偏重記載本草、傷寒、雜病、中風、瘡痛等病,收載當時所用藥物873種,詳細記述了233種藥物的采集和炮製方法。因此,孫思邈不僅是我國唐代醫藥學家的卓越代表,而且是我國唐代以前醫藥學成就的集大成者。

在中國醫學發展的兩千年曆程中,出現了數以千計的醫藥學家,其中最為傑出、貢獻卓著者不過百餘名。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則是最為傑出者之代表,卓越貢獻者中的引領人物。如果將他們對醫學發展的影響大小予以排名的話,堪為前三甲之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