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領兵在外,屢屢催促駐守在江陵、公安的糜芳和士仁供應軍需物資,軍需物資未能全部運到,關羽為此大怒。糜芳、士仁生怕關羽懲罰自己,對關羽產生了二心。

呂蒙乘機施出了離間計,他寫信給士仁,向他分析利害得失,士仁考慮了一番,便向東吳投降。呂蒙帶著士仁到江陵,要士仁向糜芳勸降,糜芳怕關羽回來後責罰自己,便也開城投降。

關羽得知荊州一帶失守,大吃一驚,連忙點齊人馬,向南撤退,他想奪回失去的城池,挽回自己一手造成的敗局。

關羽一麵南撤,一麵連連派出使者與呂蒙會見。呂蒙對關羽的使者都予熱情接待,並允許他們在城裏自由活動。將士的家屬有的向使者詢問親人情況,有的托使者帶信。使者返回後,將士們向使者詢問家中情況,得知一切平安,將士們都無心戀戰,完全喪失了鬥誌。

正在此時,孫權抵達江陵,荊州的文武官員全部歸附,這時關羽陷入了困境,前有東吳大軍,後有曹操軍隊,前進不得,後退也不成。

呂蒙、陸遜見攻擊的時機已到,率部迎頭攻擊,一邊是養精蓄銳之師,一邊是疲憊不堪、軍心動搖之旅,一經交鋒,關羽軍立即潰敗。

關羽看看身邊的將士,隻剩下幾百人,連突圍逃走都困難,哪裏還能再收複荊州!關羽長歎一聲,說:“我關羽稱雄一世,沒料到落到今日這種地步!”

他的兒子關平輕輕地說:“天無絕人之路。眼下之計,是否找個地方歇息一下再說?”關羽略一思索,說:“先往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再做計議。”關羽一行剛進麥城,呂蒙便率大軍趕到,把麥城層層包圍。

驕橫一世的關羽並沒有氣餒,他一麵設法突圍,一麵期盼救兵趕到。一連幾天過去了,望眼欲穿的官兵們連一個援兵的人影也沒見到。

孫權派人去勸降,關羽假裝答應下來。關羽趁東吳軍疏忽之機,率眾突出了麥城。孫權估計關羽會突圍逃跑,事前已命朱然、潘璋切斷了通往西川的道路,並在路上挖好陷阱,隻等關羽自投羅網。

關羽突出麥城後,不敢走大路,隻揀崎嶇不平的險路走,這時候,跟隨他的隻有關平和十幾個騎兵。他們沒跑出幾十裏,朱然、潘璋領兵擋住了去路。關羽拍馬上前,準備再拚殺,哪知戰馬才跑出幾步,就“轟隆”一聲連人帶馬掉進陷阱。關平連忙來救,也落入另一個陷阱。

朱然、潘璋命人將關羽、關平五花大綁捆好,押赴大營送到呂蒙麵前。呂蒙好言勸降,招來的卻是關羽一頓臭罵。他見關羽不肯屈服,便將關羽關押起來。

呂蒙想將關羽父子押赴江陵,又怕途中出事,萬一縱虎歸山,那可不得了,他思索再三,將關羽父子就地斬首。

荊州一帶落入孫權之手,除去了關羽這一大患。劉備僻處蜀中,實力大損。三國之間的矛盾衝突,也變得更複雜激烈了。

由於關羽聲名很大,再加上他單刀赴會等一係列壯舉後,關羽非常驕傲,看不起東吳,根本不把呂蒙、陸遜放在眼裏,所以東吳用計把荊州給收了回去,關羽隻得敗走麥城,最後落得身首異處。現在用“走麥城”比喻由於自己疏忽大意造成不應有的過失。

劉備兵敗彝陵

魏承漢運,劉備雖興於蜀,漢豈得為不亡乎!孫權在吳,猶今之李氏也。

——《資治通鑒》第九十五卷關羽被殺的消息傳到蜀中,劉備悲痛萬分。自從桃園三結義以來,劉備、關羽、張飛親如手足,關羽對劉備忠心耿耿,為劉備創立西蜀立下了赫赫戰功,如今關羽被殺,怎能使他不悲痛!劉備感到傷心的另一個原因,是荊州的喪失。荊州地區不僅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也是軍事上的要衝之地。從荊州北上可以攻打魏國,東下可以攻打吳國,荊州落入東吳的手中,對劉備也是一個極大的打擊,所以劉備發誓要消滅東吳,為關羽報仇。

五虎將之一的趙雲勸劉備道:“我們主要的敵人是曹操,而不是孫權。如果消滅了魏國,東吳自然會來歸順。現在曹操剛死,曹丕奪取了帝位,我們正好利用這個機會順應民心,號召天下豪傑討伐曹賊,而不應將曹魏擱置一旁,先跟東吳交鋒。”劉備報仇心切,對趙雲的話一句也聽不進去,決意親自領兵攻打東吳。

221年,劉備命張飛率領一萬精兵從閬中(今四川閬中西)出發,到江州(今四川重慶)與大軍會師。

張飛作戰勇猛,但是性情暴躁,常常鞭打部下。他與關羽同甘共苦多年,情深意長,這次出兵為關羽報仇,他的心情十分激動。他對部下要求更加嚴格,稍有錯處便嚴加懲處。部隊出發前夕,部將張達、範強刺殺了張飛,提著他的腦袋投奔了孫權。

劉備聞報張飛遇難,抑製不了自己的驚駭,失聲叫道:“老天爺啊,我的義弟張飛又死了!”他越加憤怒,調集了幾十萬大軍向東吳進攻。

孫權奪取荊州後,吳蜀的邊境西移至巫山附近。劉備派吳班、馮習為先鋒,率領4萬大軍向東攻去,自己領兵緊隨其後。吳班、馮習率領大軍翻山越嶺,在巫縣(今湖北巴東)打敗吳軍。他倆乘勝追擊,一直攻到秭歸(今湖北秭歸)附近。

消息傳到孫權那裏,朝廷上下一片震動。孫權曾一再派人向劉備講和,都遭到劉備拒絕。

蜀軍大軍壓境,孫權不得不起兵應戰。那時候,呂蒙已經病逝,孫權起用了年輕將領陸遜為大都督,統率5萬人馬抵禦蜀軍。

馮習、張南領兵長驅直入,大有一舉蕩平東吳之勢。到了彝陵(今湖北宜昌東南),吳軍不再後撤,兩軍紮下大營,遙遙相對。蜀軍兵營相連,建有數十座營壘。蜀軍以馮習為大都督,以張南為先鋒,隨時準備與吳軍一決雌雄。吳軍雖然停止了退卻,但卻不與士氣正旺的蜀軍正麵交鋒,而是采取深溝高壘,緊守關隘,避免與蜀軍決戰。

蜀軍的另一支部隊,抵達琥亭以南的夷道(今湖北宜昌西),把孫權的侄兒孫桓層層包圍。

吳軍將領紛紛請戰,陸遜堅決不同意,他對部將說:“劉備親自領兵東下,士氣高昂,兵鋒所及,銳不可當。我們若去攻打,必然要遭巨大傷亡,如果失敗了,我軍主力難以保全。

眼下隻宜堅守,觀察變化,捕捉到戰機之後,才能大舉進行反擊。”

有些將領主張救援孫桓,陸遜也不同意,說:“夷道城池堅固,儲糧充足,孫桓一向愛護士卒,上下同心,夷道一定能守住。”

吳軍不少將領久經沙場,對陸遜的做法很不滿意,他們嘴上沒說什麼,但都認為陸遜懼怕蜀軍。

劉備企圖一舉殲滅吳軍的有生力量,無奈陸遜堅守不出。劉備為了激怒吳軍,天天派兵到陸遜的大營前罵陣,可陸遜就是置之不理。

劉備見激將法不起作用,企圖引誘吳軍出戰。他派吳班率領幾千人在吳軍陣前的平地上紮營,不斷地向吳軍挑釁;他又派8000精兵埋伏在山穀裏,準備接應吳班軍,隻要吳軍一出動,伏兵立即從山穀殺出去。

眾將按捺不住,又到陸遜那裏去請戰,陸遜還是不同意出戰,眾將也無可奈何。

劉備見這一招不靈,隻得把山後的伏兵調出,開赴到陸遜大營的正麵,繼續挑戰。吳軍眾將見附近山穀中有伏兵開出,未免心驚,暗中慶幸沒去攻擊吳班,不然的話就中了劉備的詭計,從此以後,眾將對陸遜才稍稍心服。

雙方對峙了七八個月,蜀軍一直找不到機會與吳軍決戰,時間一長,蜀軍的銳氣漸消。

天氣也一天天熱起來,長江邊暑氣難當,蜀軍官兵叫苦不迭,希望能到涼爽的地方紮營。

劉備欲戰不能,撤退又於心不甘。他命令駐紮在山穀中的大軍來到穀外,命水麵上的軍隊移駐陸地,大軍在深山密林中休整,準備秋後再向吳軍大舉進攻。

原先陸遜顧忌的是蜀軍士氣盛,江麵、山穀中都有蜀兵,現在戰局發生了變化,這正是與敵人決戰的好機會。

陸遜傳下命令:準備向蜀軍發起攻擊。眾將無不詫異,紛紛說道:“要是攻擊蜀軍,應在敵軍剛進入困境時發起。現在敵人深入國境已有五六百裏,在險要之處都做好了防備,現在發動攻擊,這怎麼行!”

陸遜向眾人解釋道:“劉備飽經滄桑,對付他必須小心在意。他剛發動進攻時思慮周詳,我們無法進行反擊。劉備長時間找不到我軍漏洞,已經無計可施,內心焦躁,難免有所疏忽;再說蜀軍官兵駐紮時間已久,士氣已衰,我們應該抓住這大好時機,擊潰蜀軍。”

他先派出小股部隊進行試探性進攻,結果大敗而歸。眾將領歎息道:“唉,這真是白白做出犧牲。”陸遜卻從這次進攻中摸到了蜀軍的虛實,想出了破敵之計。

一天傍晚,東南風刮得正急。陸遜命令每個士兵攜帶一束幹草,向蜀軍大營發起衝擊。

吳軍官兵憋了半年多的惡氣一下子迸發出來,奮不顧身地向前衝去。官兵們點燃幹草,順風放起火來,不消片刻,連在一起的四十多座蜀軍營寨陷入一片火海之中。蜀軍官兵被燒得焦頭爛額,像發了瘋一樣向沒火的地方逃竄。吳軍大發神威,猛虎般地向敵人撲去,蜀兵隻顧逃命,哪裏還能抵擋吳軍的攻擊!

經過一陣猛烈的衝殺,漫山遍野都是蜀軍官兵的屍體,連大將張南、馮習都沒能逃脫,做了刀下之鬼。

在眾將的保護下,劉備逃到馬鞍山(今湖北宜昌北)上。他匆匆命令殘兵敗將布防,企圖挽回敗局。陸遜命令各路大軍從四麵八方掩殺上去,與蜀軍做短兵相接的拚搏,蜀軍已無退路,隻得奮起抵抗。經過一番激烈戰鬥,蜀軍的防線被撕開一道缺口,這下子蜀軍全線崩潰,官兵們一個個沒命地衝下山向西逃竄。

劉備策馬拚命地逃,吳軍騎兵緊緊地追,掩護劉備的官兵紛紛落馬,情況越來越危急。

逃至一個驛站,防守的蜀軍趕緊把戰袍、器仗等堆在劉備逃過去的山路上,然後點起了火,這才擋住了吳國的追兵。劉備馬不停蹄地逃到白帝城,總算鬆了一口氣,看看跟隨著逃出的人馬,已經寥寥無幾。

彝陵一戰,蜀軍損失極為慘重,傷亡、逃散的人馬達幾十萬,車、船、器仗、軍需物資全部丟棄。

劉備既痛心又慚愧,無顏返回成都,到了第二年,他鬱悶地病死在白帝城。

劉備兵敗的原因主要是戰略思想錯了,再加上自己過於驕傲自信,過於輕敵,沒有聽從正確意見,對手實力比較強悍,紮營地點不對,帶來的軍隊沒能有效地形成防禦體係加之蜀軍征戰日久,士兵銳氣盡失等原因導致大敗。

劉巴恃才傲物

劉巴曰∶“此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價,令吏為官市。”備從之。數月之間,府庫充實。

——《資治通鑒》第六十七卷劉備在新野駐兵時,荊州許多名士都追隨他。江北的名士都擁到了江南,而江南的大才子劉巴反而到江北投降了曹操。

劉備從此非常恨劉巴,赤壁之戰後,曹操派劉巴到江南去堅守城池,抗拒劉備。劉巴坦率地對曹操說:“劉備的目的是荊州,江南是守不住的。”曹操固執地說:“如果劉備攻打江南,我派大軍做你的後盾。”劉巴明知江南守不住,但他還是聽從了曹操的命令,到了零陵去策反。劉巴如此效命曹操,更加引起劉備的憤恨。

劉巴到了江南,正如他所料,劉備、諸葛亮已站穩了腳跟,他前進不得,後退不能。當諸葛亮勸他投降時,劉巴就寫信給諸葛亮,表示自己絕不投降。他在信上說:“我曆盡艱險,來到自己的鄉土,我沒有能力打動這些民眾。但是我絕不改變初衷,即使把性命交給大海,也不回頭看一下荊州。”諸葛亮回信挽留,勸說劉巴:“劉備英才蓋世,人人都歸附他,天命可知,你為什麼還猶豫呢?”劉巴回答說:“我奉曹公之命南下,沒有完成使命已是失職,至少應當回去銷差。你們不借道,我也不要求,你們別勸我投降。”就這樣,劉巴想回回不成,就改姓為張,投奔了劉璋。劉璋非常高興,隻要有什麼大事,都向他請教。

211年,劉璋聽信張鬆、法正等人的話,引荊州的劉備到四川,討伐張魯。劉巴勸阻劉璋,他說:“劉備是人傑,不可久為人下,他入蜀,一定會成為國家的大害,不能讓他進入四川。”昏庸的劉璋不聽。劉備到四川後,劉璋替他補充兵源,接濟糧餉,劉巴再次勸說:“迎劉備入四川已錯了一步,再讓他討張魯,等於是放虎歸山。”等到劉備兵臨城下,劉璋追悔莫及,隻好出城投降。這時,隻有劉巴、黃權兩個人閉門不出。劉備的將士憤怒不已,要去殺這兩個人。劉備連忙下令:“敢殺劉巴者,我誅他三族。”劉巴這才向劉備賠禮,表示歸附,劉備對他立即加以重用,任為左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