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4�三國(220—280)是中國曆史上自東漢末年靈帝至西晉初晉武帝的一段時期,有曹魏、蜀漢、孫吳三個政權。三國紀中所記載的故事如“劉備三顧茅廬”、“關羽大意失荊州”、“劉禪樂不思蜀”等都是這期間鮮明的時代縮影。
資治通鑒中
那些值得借鑒的故事
“小霸王”孫策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爭二也。
——《資治通鑒》第七十一卷正當曹操和袁紹在宮渡激戰正酣之際,南方一股新生的力量正在悄悄地崛起,這股力量的領袖人物就是孫策。
孫策的父親孫堅曾任長沙太守,當年跟隨袁紹一起去討伐董卓,孫堅率軍隊首先衝進洛陽,在打掃戰場時,他從一口井裏撈起了一個朱紅色的小匣子,匣子用金鏈鎖著,孫堅很好奇地打開匣子,裏麵裝著一方用美玉雕刻而成的印章,印章上刻著五條盤旋的金龍。原來這就是曆代皇帝用來簽發聖旨的玉璽。孫堅覺得這是個好兆頭,就私自把玉璽藏了起來。第二天跟袁紹請了病假,帶領著手下人返回了江東。袁紹得知孫堅私藏了玉璽,心中懷恨,派人在路上設下埋伏,暗殺了孫堅。
那時孫策才17歲,他決心繼承父親的事業,但自己年紀小,經驗少,又勢單力薄,隻好委曲求全暫時投靠在袁術手下。在一次次的戰鬥中,孫策不斷地磨煉著自己,幾年之後,他成長為一名英勇無畏的年輕將領。由於他打仗勇敢好像當年的楚霸王項羽,所以大家都稱他為“小霸王”孫策。
袁術表麵上很喜歡他,總惋惜地對別人說:“如果我有一個像孫策一樣的兒子,就算死了也不遺憾。”但孫策並不是他的兒子,因此袁術心裏總是防備著他,怕他羽翼豐滿了,就不聽從自己的調遣。袁術總是不願意撥給孫策太多的兵馬,一次,孫策的舅舅在安徽遭到劉繇的圍攻,孫策想向袁術借一支軍隊,開始袁術不肯借,怕孫策一去不回,後來孫策拿出他父親在洛陽得到的玉璽,說可以作為抵押。袁術做夢都想當皇帝,見了玉璽樂得心花怒放,馬上借給孫策幾千軍隊。
孫策有了自己的軍隊,仿佛飛出了牢籠的小鳥,他一路上招兵買馬,跟隨他的人越來越多。他小時候有個朋友叫周瑜,善於用兵打仗,此時也率領著一支軍隊來投奔他。孫策的軍隊紀律嚴明,不侵害百姓,很得人心,他打敗了劉繇,並且攻下了吳郡(今江蘇蘇州)和會稽郡(今浙江紹興),轉眼間,長江下遊的江東地區就成了孫策的天下了,他再也不願意回到袁術那裏去了。
孫策渡江攻劉繇牛渚營,奪得了糧倉器具。當時彭城相薛禮、下邳縣乍融等共推劉繇為盟主抵抗孫策。孫策先進攻乍融,斬首五百,乍融大驚閉門不出。又進攻薛禮,薛禮敗走。
劉繇部將樊能、於麋等聚集眾將再攻打牛渚營,孫策聞報,立刻帶兵斬殺敵將萬餘人。又攻打乍融,被箭射中,腿受傷,不能騎馬,用車子拉回大營,並派人四處揚言:孫郎已死。敵將大喜,前來襲營。孫策派騎兵數百迎挑戰,在後麵設下埋伏,敵人一來就假裝逃跑,等引入埋伏圈內,讓左右大喊道:孫郎死而複生。敵將四散奔逃,劉繇軍潰敗。
孫策不僅武藝精通,而且善用計謀。他胸懷大誌,恩怨分明。當時袁術欲稱帝篡國,想得到孫策的支持,孫策大義凜然,作書大罵。孫策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劉繇大軍潰敗時,聽說孫策招兵,瞬間雲集兩萬多人。曹操聽說孫策平定江東,長歎道:獅兒難於爭鋒。
孫策鞏固了自己在江東的地位,把眼光放到了北方,這時北方的曹操和袁紹正在官渡進行決戰,孫策想率軍渡過長江,趁曹操不備偷襲許昌,把皇帝搶到自己手裏。這時候出了一個意外:這個消息被一個叫許貢的人偷偷泄露給了曹操,孫策痛恨許貢,殺了他和他的全家,隻有幾名仆人和門客僥幸逃跑了,他們發誓要為許貢報仇。
一次孫策上山打獵,一隻被射傷的鹿竄入樹林深處,孫策策馬飛奔,孤身一個人追入樹林,這時樹後閃出幾名手持刀劍的刺客,一擁而上朝孫策亂砍亂刺。孫策揮劍砍倒了幾人,但因為事先沒有準備,加上對方人多,自己臉上挨了一劍,仰麵摔下馬,這時他手下的衛士匆匆趕到,抓住了刺客,原來是許貢的仆人和門客。
孫策傷得很重,一病不起,請了很多醫生都不管用。孫策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他把弟弟孫權叫到病床前,悲傷地說:“我快要死了,以後江東的事業就要靠你了,我們有長江天險,又有這麼多的文臣武將,一定能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要論陣前殺敵、舞刀弄槍,你不如我,可要論治理國家籠絡人才,我不如你,希望你能把父親和哥哥辛辛苦苦創造的事業發揚光大,如果遇到困難,就請教張昭和周瑜,他們會幫助你的。”說完,不久就咽了氣,死時才26歲。
孫權見哥哥死了,撲倒在地,放聲大哭。旁邊的張昭忙勸說他不要沉浸在悲痛中,還有那麼多國家大事需要處理,於是孫權收住眼淚,來到大堂上,向手下人傳達了孫策的遺命。
孫權平常就很會和人交往,手下人都喜歡他的寬容溫和,聽說他成為江東新的領袖,大家心裏都很高興。
孫策的死訊傳到嶽陽,周瑜非常悲痛,他和孫策從小一起長大,情同手足。他一路快馬加鞭,奔回了吳郡。孫權見周瑜來了,心中更踏實了。他對周瑜說:“我哥哥讓我要經常向您請教,您來了,我就放心了。”周瑜忙回答:“我隻會上陣打仗,怕辜負了您的期望。我向您推薦一人,此人叫作魯肅,善於謀劃大事。”不幾日,魯肅來拜見孫權,兩人談論天下大事,魯肅說得深刻而精辟,正合孫權的心意。孫權問魯肅:“現在皇帝被曹操挾持著,我該怎樣做才能為皇帝分憂呢?”魯肅回答說:“漢朝的江山就要完了,我們應該鞏固自己的勢力,依靠長江,靜觀天下的變化,時機一旦成熟,您可以自己當皇帝。”孫權聽後大喜,重賞了魯肅。
202年,曹操聽說孫權接替孫策統領了江東,就派人向孫權提議:要孫權把兒子送到許昌作為人質,以表明孫權對皇帝的忠心。孫權和手下的大臣商議,張昭膽子小,主張把孩子送到曹操那兒,以免曹操疑心。但周瑜強烈反對,他激動地陳述:“如果把孩子送到許昌,我們就成了曹操的附庸,如果不聽他的,他就要用孩子的生命作為威脅的籌碼,那時我們該多麼被動。”孫權聽從了周瑜的勸告拒絕了曹操的要求。曹操因此懷恨在心,他想:等我統一北方後,一定率軍南下消滅孫權。
這時候,孫權已占據了長江中下遊的大部分地區。四麵八方的人都紛紛前來投奔他。他正積蓄著力量,準備迎接來自北方的挑戰。
江湖曰:三國猶如一幕大戲,波瀾壯闊。大浪淘沙,多少英雄人物,煙消雲散,駐足江畔,還是喜歡那個美人在側,舉止瀟灑,戰場上勢如破竹、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孫郎。
劉備三顧茅廬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谘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資治通鑒》第一百八十五卷荊州的將軍府中張燈結彩,大廳裏酒香撲鼻,荊州長官劉表正在設宴款待遠道而來的劉備。自從袁紹被曹操打敗了之後,劉備帶領著關羽、張飛逃到了南方,投靠在劉表的門下。
劉表讓他去鎮守新野縣,一晃已經幾年了。劉表待劉備很好,二人以兄弟相稱,這次劉表又把劉備召到荊州想和他敘敘舊。幾杯酒下肚,劉備不禁有些傷感,他撫摸著自己的大腿,看著自己有些發胖、不再那麼敏捷的身體,不禁流下了眼淚。劉表問他為什麼,他歎息著說:“想當年我四處征戰,天天生活在馬背上,身體健壯,身手敏捷,如今養尊處優的生活,讓我長胖了,變得臃腫笨拙了,而時間如流水,我的事業還沒能開始,這一切怎麼能不讓我傷心呢!”
劉備回到了新野,想到自己雖然有關羽、張飛這樣的勇將扶持,可缺少一個能出謀劃策、善於治理國家的幫手,這時他打聽到有個叫司馬徽的人很有見識,就去登門拜訪。他向司馬徽請教怎樣開創自己的事業,司馬徽微笑著回答:“當今天下,‘臥龍鳳雛’可謂是天下俊傑,您隻要得到其中的一人就可以成就大事。”劉備趕忙詢問:“‘臥龍鳳雛’是什麼人,現在住在哪裏?”司馬徽說:“臥龍就是諸葛亮,鳳雛就是龐統,兩人都是善於行軍打仗、治理國家的大賢士。”劉備把司馬徽的話牢牢地記在心裏,回到新野後四處打探二人的下落。
有一天一個相貌英俊的讀書人來拜見劉備,那人談吐高雅,說起天下大事頭頭是道,劉備激動地問:“您就是臥龍先生吧?”那人說:“不,我叫徐庶,臥龍諸葛亮先生是我的好朋友,我的才華與他比起來就好比螢火蟲和太陽相比一樣。”劉備接著問:“您知道諸葛亮先生住在哪裏嗎?”徐庶回答:“諸葛亮先生住在襄陽城外的臥龍岡。”
原來,諸葛亮字孔明,道號臥龍,祖籍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水縣南)。他少年喪父,跟著叔叔來到了襄陽,後來叔叔去世了,他就定居在隆中(今湖北省襄陽西北)的臥龍岡,每日讀書種田。諸葛亮勤奮好學,對於治理天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經常自比為管仲、樂毅,管仲曾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樂毅曾幫助燕昭王打敗了強大的齊國,兩人都是古時著名的英雄豪傑。諸葛亮雖然滿腹經綸,卻不願輕易出來做官,他要輔佐的是能夠真正禮賢下士又胸懷大誌的人,這樣的人太少了。
202年,劉備準備了貴重的禮物,輕車簡從,隻帶著關羽、張飛風塵仆仆地來到了隆中。
隻見群山環抱,山清水秀,如詩似畫,景物幽雅。幾個農人正在田地裏辛勤地勞作,劉備跳下馬向他們打聽:“諸葛亮先生住在哪裏?”他們遙指遠方的一帶青山:“諸葛先生就在那邊的臥龍岡下。”劉備和關、張三人牽著馬,一路走去。
隻見那山蜿蜒盤旋,仿佛一條就要騰空而去的巨龍,山腳下,鬆柏掩映中有幾間茅草屋,偶爾傳來幾聲犬吠,更加襯托出周圍的幽靜恬淡。劉備撣了撣身上的塵土,走上前輕輕叩門。
門吱呀的一聲開了,裏麵閃出一名眉清目秀的小書童,“請問先生您找誰?”劉備連忙抱拳施禮:“臥龍先生是否在家,我是新野縣的劉備,今日前來拜見。”小書童眨了眨眼,打量著劉備:“對不起,我家先生出門了。”“臥龍先生什麼時候回來?”劉備焦急地追問,“不知道,十天半個月。”說完小書童轉身進去,吱呀一聲關上了屋門。
劉備在門前呆站了片刻,張飛上前拉了拉劉備的衣角:“走吧,大哥,我們今天算白跑一趟!”三個人垂頭喪氣地走在回新野的路上,關羽和張飛一邊走一邊抱怨:“諸葛亮也不見得有什麼能耐,大哥沒必要親自跑來,下回派個手下人把他接到新野縣就完了。”劉備連忙搖頭:“不行,不行,對待賢士應該謙恭有禮,我不親自來怎能表達我求賢若渴的心情。”
半個月過去了,劉備準備了更貴重的禮物,帶著關、張二人再次來到隆中,臥龍岡下依舊是鬆柏掩映。劉備輕叩屋門,這次出來的是一個年輕的讀書人,劉備連忙上前鞠躬:“您一定是臥龍先生吧,我是新野縣的劉備,今天總算見到您了!”那人連忙還禮:“很抱歉您認錯人了,我是諸葛亮的弟弟,我哥哥出門了還沒回來。”旁邊的張飛不耐煩了:“他到底去哪兒了?害得我們白跑了兩次!”劉備趕忙擺手製止張飛,對諸葛亮的弟弟說:“那我下次再來,請您轉告臥龍先生,我對他慕名已久,想登門向他當麵求教,請他能夠答應。”又吃了一個閉門羹,關羽、張飛抱怨得更加厲害了:“諸葛亮怎麼這麼大架子,他有點太不識抬舉了!
下次我們率領一支軍馬來把他抓去,看他還推三阻四!”劉備說:“你們真是胡鬧!你們難道沒聽過周文王請薑子牙的故事嗎?周文王不辭辛苦親自拜見薑子牙請他出山,結果後來薑子牙幫助他和他的兒子打敗了商紂王,你們剛受了這點委屈就滿肚子牢騷,這能成就我們的事業嗎?”又過了些日子,劉、關、張三人再次出現在隆中,地裏幹活的農人都認識他們了,這是他們第三次來拜訪諸葛亮。其實諸葛亮一直在家裏,他是在考驗劉備是否真的能夠禮賢下士。
草廬門打開了,還是第一次那個眉清目秀的小書童,他笑盈盈地向劉備鞠躬:“臥龍先生今天在家,不過他在睡午覺。”劉備說:“那先不要驚動先生,我在外麵等著。”劉、關、張三人站在鬆樹下,一個多時辰過去了,小書童出來:“先生醒了,請您進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