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大獲全勝,彈冠相慶。士大夫則垂頭喪氣。

張奐升任大司農,因功封侯,當他發覺中了曹節等人的奸計後,懊悔不已。

東漢是中國曆史上宦官最為猖獗的時期之一,而且其特點相當明顯,即宦官在皇帝與外戚鬥爭的夾縫中逐步增強自身的勢力進而把持朝政。東漢宦官專權開始於10歲即位的漢和帝時期,此後的曆代東漢皇帝都是年幼即位,其中最小的殤帝即位時剛滿百日,桓帝即位時年齡較大,但也不過15歲。

每當小皇帝上台,因其年幼無知,國政往往操之於母後之手,而母後當權又往往依賴於外戚,從而造成外戚專權的局麵。當皇帝長大成人後,自然想親政收權,而這必然形成與外戚之間的利益衝突。在皇帝與外戚的鬥爭中,皇帝因幼長深宮,勢單力孤,所能依靠的大致也就是朝夕相處的宦官,而宦官一旦幫助皇帝取得大權,又會居功自傲,進而專權擅政。

東漢宦官勢力較為猖獗的時期是漢桓帝消滅外戚梁冀集團之後,由此而直至東漢滅亡,宦官專權擅政,排除異己,並製造一次次黨錮事件,不僅敗壞了朝政,而且加深了政治的黑暗。

黃巾大起義

是後黃巾破壞四方,天下遂大亂。今之雞狀雖與漢不同,而其應頗相類,誠可畏也。

——《資治通鑒》第一百四十五卷天氣酷熱,已經有幾個月沒有下雨了。因為沒有雨水的滋潤,土地裂開可怕的口子,田地裏莊稼稀稀落落,幹枯得毫無生氣。

住在钜鹿(今河北省平鄉縣西南)的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正忙著用僅有的一點水澆灌莊稼,這時天邊出現了一小朵黃雲,張寶興奮得叫了起來:“來雨了!”人們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還有人從家裏跑了出來,大家都在盯著那朵正在飄近的黃雲,還有人把自己家的水缸搬到院子裏準備貯存這金子般的雨水。那片雲很低,而且移動的速度很快,從雲中還發出一種低沉的嗡嗡聲,接著太陽變得昏暗了,那雲竟像一塊大布一樣從天空中罩了下來。

張角大喊:“蝗蟲!”話還沒說完,有幾隻蝗蟲已經飛到他的嘴裏,田地上、樹上、房上都密密麻麻地撲滿了蝗蟲。人們哭喊著,撲向自己家的莊稼。一個多時辰後,蝗蟲飛走了。

莊稼地成了一片荒漠,樹上的葉子全光了,隻剩下光禿禿的樹幹,田野裏連一根草也不剩。

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無可奈何地呆立在地頭,莊稼沒有了,可官府還催逼著交租納糧,農民都沒有活路了。

這時皇帝正在深宮裏大擺宴席,一盤盤的山珍海味流水一樣地端上去,樂師們在演奏著歌頌皇帝的音樂,還有幾個宮女在翩翩起舞。這時正是東漢末年,皇帝昏庸,宦官們把持著朝政,對那些敢於反抗他們的太學生大肆捕殺。當官的殘酷地剝削著底層的人民,隻要有錢就可以向朝廷買官做,多花錢就做大官,少花錢就做小官,做官後再去敲詐老百姓,加上天災不斷,真是民不聊生。

被逼得走投無路的張角三兄弟感到隻有起來反抗才是唯一的生路。張角會治病,而且為窮人治病從不收錢,很受窮人們的敬重,他利用給人治病的機會聯合了一大批人,創立了一門宗教叫“太平道”,主張要建立一個人人有飯吃、有衣穿,彼此和睦相處的太平世界。他收了很多弟子,並且派他的兄弟張寶、張梁到各地去傳道。十年過去了,“太平道”傳遍了天下,各地的教徒發展到了數十萬。皇帝和大臣整天忙著吃喝玩樂,誰都沒有看到這個潛在的危險。

張角把全國的教徒分為三十六方,大方有一萬多人,小方有六七千人,每方都有一個首領,張角是總指揮。他們約定在184年(甲子年)共同起義,並提出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蒼天”指的是東漢王朝,“黃天”指的是太平道起義軍,他們還預定在這一年的3月5日,8個州同時舉事。

正當起義即將爆發的時候,起義軍內部出現了叛徒,向朝廷告了密。朝廷馬上在京城洛陽進行大肆收捕,一千多起義者慘遭殺害。總指揮張角立刻下令提前起義,他自稱天公將軍,弟弟張寶是地公將軍,張梁是人公將軍,全國各郡縣的教徒拿起刀槍,仿佛一捆捆被點燃的幹柴,頃刻之間,便形成燎原之勢。起義者頭纏黃巾作為標誌,所以被叫作“黃巾軍”。他們殺貪官,劫牢獄,解救那些被關押的窮苦人,打開糧倉,把糧食發給饑餓的人民,起義的火焰迅速蔓延全國,皇帝和大臣們這時才如夢方醒,十分驚慌。他們急忙調兵遣將,派皇甫嵩率軍進攻起義軍,還沒有打就被起義軍團團包圍,被圍困在長社。

可是皇甫嵩非常狡猾,他看出起義軍雖然勇敢,但缺少戰爭經驗。起義軍的營寨都是木頭搭砌的,於是他想出了用火攻的辦法。夜晚來臨,戰鬥了一天的起義軍都疲倦得沉沉入睡了,忽然營寨各處著起了大火。營外喊殺聲震天,皇甫嵩的軍隊衝進了黃巾軍的大營。黃巾軍的戰士們有的還沒來得及抽出刀劍就已經倒在血泊之中了,餘下的戰士奮勇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紛紛戰死。這一次,狡猾的皇甫嵩取得了勝利。

而在北方黃巾軍的總指揮張角卻節節勝利,打敗了東漢的大將盧植和董卓,皇帝馬上派皇甫嵩前去增援。張角派弟弟張梁迎戰皇甫嵩,張梁英勇善戰,打得皇甫嵩一敗再敗,後來關起營門竟不敢出戰。

正當黃巾軍勝利在望之際,總指揮張角不幸病故。因為哥哥的去世,張梁沉浸在悲痛中,放鬆了對敵人的戒備,皇甫嵩借此機會偷襲黃巾軍。這時黃巾軍正在為他們的首領張角舉行葬禮,大營中哭聲一片。皇甫嵩的軍隊突然闖進營寨,他們見人就殺,霎時刀光閃閃,血流成河。一批批黃巾軍的將士倒下了,最後張梁也英勇戰死。還有一些戰士不願投降,跳河自殺。戰鬥結束了,皇甫嵩想捉拿起義軍首領張角,但張角已死,他命人把張角的墳刨開,撬開棺材,砍下張角的頭,送往朝廷請賞。如今隻剩下張寶率領的一支黃巾軍還在抵抗,但因人單勢孤,最後也被皇甫嵩消滅了。

轟轟烈烈的黃巾大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卻沉重地打擊了東漢王朝的統治。那些征討黃巾軍的將領仗著自己手裏有軍隊,再不願聽從皇帝的指揮,他們割據一方擁兵自立,成為勢力大小不等的軍閥。東漢政權就像一座老房子,經過黃巾起義這次狂風暴雨已經搖搖欲墜。

黃巾起義是在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有計劃、有綱領、有組織、有準備且利用宗教組織發動的農民起義,其作用一是推翻和動搖了地主階級的黑暗統治,基本上摧毀了東漢王朝的專製,破壞了世族大地主建立的封建統治秩序;二是調整了土地占有關係,土地兼並暫時緩和下來;三是發揚了中國人民敢於反抗壓迫的傳統,樹立起一座鼓舞廣大人民進行革命鬥爭的豐碑。

盡管黃巾農民戰爭失敗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但在起義中將士所表現出來的堅決鬥誌、寧死不屈、敢於攻堅、勇於犧牲的精神,則向天下昭示了人民的鬥爭覺悟和高尚氣節,也給東漢王朝以沉重的打擊。

桃園三結義

初,涿郡劉備,中山靖王之後也,少孤貧,與母以販履為業,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有大誌,少語言,喜怒不形於色。

——《資治通鑒》第六十卷

正是春意盎然的時節,鮮豔的桃花開滿枝頭,在香氣彌漫的桃園中三個年輕人跪倒在地,焚香叩頭,從今日起他們將結為兄弟,雖然他們不是同一父母所生,但他們擁有共同的遠大理想。

大哥叫劉備,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縣)人,長得高大挺拔,耳朵尤其大,雙手下垂長過了膝蓋,他相貌奇特,據說他是西漢中山靖王的後代。二弟叫關羽,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省解虞縣)人,長得蠶眉鳳眼,紅彤彤的臉龐上充滿了青春和朝氣。三弟張飛字翼德,與劉備是同鄉,一臉絡腮胡子非常威武。劉備自幼出身貧寒,靠賣草鞋和替人織葦席維持生計。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他看到老百姓因為戰亂家破人亡,非常痛心,因此立下誌願要消滅群雄,讓人民重新過上好日子。在朋友的幫助下,他招兵買馬建立了一支自己的軍隊,關羽和張飛因為和他誌同道合,也毅然決然地投奔他。三人談得很投機,幹脆就結拜為異姓兄弟。

剛開始的時候,和袁紹、曹操相比,劉備的勢力顯得很薄弱,隻有幾千人的軍隊。他先是被袁術打得大敗,接著又中了呂布的圈套,自己的地盤也丟了,沒辦法隻得投奔曹操,曹操非常器重劉備的才華,讓皇帝封他為左將軍。可劉備心裏並不踏實,他有自己的雄心大誌,不甘心一輩子做曹操的部下。他怕曹操察覺到自己的心事,便裝出庸庸碌碌的樣子,就每天在後院裏澆水種菜,一開口就是白菜、蘿卜,如何上肥、如何澆水,仿佛他對天下大事一點都不關心。

一天曹操派人請他一起喝酒,兩個人一邊喝一邊談著,突然曹操問劉備:“您是很有見識的人,您看天下誰才是英雄?”

劉備不知曹操心裏打的是什麼主意,就敷衍著回答:“我想淮南的袁術可以算是一位英雄,他是袁紹的弟弟,手下兵強馬壯。”

曹操不以為然地搖著頭,說:“袁術隻是一個酒囊飯袋,算不上是什麼英雄。”

劉備說:“那河北的袁紹應該算是英雄了,他手下有幾十萬軍隊。”曹操的頭搖得更厲害了:“袁紹表麵厲害,膽子卻很小,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劃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他更算不上是什麼英雄。”

“那您認為誰是英雄呢?”劉備反問道。曹操放下酒杯,目光炯炯地注視著劉備,“天下稱得上英雄的隻有你和我兩人!”

劉備以為曹操發現了自己是個胸懷大誌的人,慌忙間嚇得筷子落到了地上,正巧天上哢嚓一陣雷聲滾過頭頂,劉備連忙說:“這雷真響,嚇得我筷子都拿不住了。”曹操見他膽子這樣小,大笑起來,從此不再戒備劉備。

劉備知道曹操早晚會發現自己的心思,就和關羽、張飛商議脫身的辦法。這時候,正趕上皇帝想除掉曹操,但曹操對皇帝監視得很嚴,皇帝就把自己的命令縫在一件袍子裏,假裝賜給大臣,讓他們暗地裏想辦法除掉曹操。劉備也參與了這件事,成為反對曹操的一員。可事情沒有成功,劉備怕曹操察覺到自己的反叛行為,忙向曹操自告奮勇要去前線作戰。曹操很高興,還分給了劉備一些軍隊,劉備帶著關羽和張飛領兵離開了許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