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首歌的意思是:“力氣拔得一座山,氣魄能壓倒天下,可惜現在時運不濟,烏騅馬不肯跑。馬兒不肯跑有什麼辦法?虞姬呀虞姬,我該如何將你安置?”

項羽一連唱了幾遍,虞姬也跟著唱起來。霸王唱著唱著,禁不住流下了眼淚,旁邊的侍從也都傷心得抬不起頭。

當夜,項羽跨上烏騅馬,帶了800子弟兵衝過漢營,馬不停蹄地往前跑去,據說虞姬不願拖累項羽拔劍自刎而死。到了天蒙蒙亮,漢軍才發現項羽已經突圍,連忙派了5000騎兵緊緊追趕。

項羽一路奔跑,待到他渡過淮河時,跟著他的子弟隻剩下一百多人了。又跑了一程,卻不料迷路了。

項羽來到一個三岔路口,瞧見一個莊稼人,就向他問路。那個莊稼人知道他是霸王,不願給他指路,哄騙他說:“往左邊走。”

項羽和一百多人就往左跑下去,越跑越不對頭,跑到後來,隻見前麵是一片沼澤地,連路都沒有了。項羽這才知道是受了騙,趕快掉轉馬頭,再繞出這個沼澤地,這時漢兵已經追上了。

項羽又往東南跑,一路上,隨從的兵士死的死,傷的傷。到了東城(今安徽定遠縣東南),再點了點人數,隻有28個騎兵,但是漢軍的幾千名追兵卻密密麻麻地圍了上來。

項羽料想無法脫身,但是他仍舊不肯服輸,對跟隨他的兵士們說:“我起兵到現在已經8年,經曆過七十多次戰鬥,從來沒打過一次敗仗,才當上了天下霸王。今天在這裏被圍,這是天叫我滅亡,並不是我打不過他們啊!”

他把僅有的28人分為四隊,對他們說:“看我先斬他們一員大將,你們可以分四路跑開去,大家在東山下集合。”

說著,他猛喝一聲,向漢軍衝過去,漢兵抵擋不住,紛紛散開,當場被項羽殺死了一名漢將。

項羽到了東山下,那四隊人馬也到齊了。項羽又把他們分成三隊,分三處把守。漢軍也分兵三路,把楚軍圍住。項羽來往衝殺,又殺了漢軍一名都尉和幾百名兵士。最後,他又把三處人馬會合在一起,點了一下人數,28名騎兵隻損失了兩名。

項羽對部下說:“你們看怎麼樣?”

部下都說:“大王說得一點不錯。”

項羽殺出漢兵的包圍,帶著26個人一直往南跑去,到了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恰巧烏江的亭長有一條小船停在岸邊。

亭長勸項羽馬上渡江,說:“江東雖然小,可還有一千多裏土地,幾十萬人口。大王過了江,還可以在那邊稱王。”

項羽苦笑了一下說:“我在會稽郡起兵後,帶了800子弟渡江。到今天他們沒有一個能回去,隻有我一個人回到江東。即使江東父老同情我,立我為王,我還有什麼臉再見他們呢?”

他把烏騅馬送給了亭長,也叫兵士們都跳下馬。他和26個兵士都拿著短刀,跟追上來的漢兵肉搏起來。他們殺了幾百名漢兵,楚兵也一個個倒下。項羽受了十幾處創傷,最後在烏江邊拔劍自殺。

烏江水滾滾東流,似乎至今仍在訴說著項王的故事。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項梁被章邯狙殺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钜鹿之戰中先率軍九戰章邯打退章邯,然後率軍猛攻王離,後來各路諸侯差不多五十萬人陸續參戰,全殲王離20萬大軍,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實行分封製,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

而後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曆時4年的楚漢戰爭,其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為人不忍,又猜疑亞父範增,最後反被劉邦所滅。

項羽,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堪稱中國曆史上最強的武將,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賢相蕭何

沛公西入鹹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府圖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沛公見秦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

——《資治通鑒》第九卷

蕭何是江蘇沛縣人,他才能出眾,辦事認真,曾當過沛縣的功曹掾(相當於縣長助理)。

他和劉邦的私人關係不錯,劉邦有幾次觸犯刑律,全賴蕭何從中庇護才得平安。劉邦當亭長後,辦事大大咧咧,經常出現紕漏,蕭何每次都替他周旋,使他免了撤職查辦的懲罰。有一次劉邦率領一批民夫到鹹陽服徭役,劉邦的朋友一般都送給他300錢做路費,而蕭何一人卻送給他500錢。

蕭何跟隨劉邦在沛縣起兵後,一直是劉邦最有力的輔佐之一。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鹹陽,將士們紛紛到秦朝的倉庫裏掠取錢財,隻有蕭何無動於衷,他一人進入秦丞相府、禦史府,將秦朝的法律、政令、地圖、檔案等重要資料全部清點接收,並進行分門別類的清理,從而使劉邦知道天下的地理位置、人口多少、強弱分布等,為以後奪取天下打下了基礎。

項羽進入鹹陽後,不僅不遵守“先入關中者王之”的約定,反而把劉邦分封到偏僻窮困的巴、蜀、漢中一帶為漢王。劉邦忍不下這口氣,決定發動大軍和項羽決一死戰。蕭何對他說:“雖然隻是在漢中這樣的窮地方為王,可這總比死要強得多啊!”劉邦說:“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蕭何分析說:“現在我們和項羽相比,實力懸殊,你要去和他決戰,這不是自取滅亡嗎?俗話說,大丈夫能屈能伸,我勸你還是服從項羽的分配,先去漢中為王,然後招兵買馬,不斷地擴大自己的力量。隻要臥薪嚐膽,奮發圖強,天下還能不是你的嗎?”劉邦醒悟過來,迅速帶領兵馬來到漢中,並將周圍的巴、蜀等地控製起來,此舉為劉邦日後逐鹿中原贏得了一個有力的後方根據地。

劉邦進攻關中時,蕭何留守漢中,他全力以赴,征集兵源,籌備糧餉,保證了劉邦在前線的作戰需要。劉邦攻下關中後,東出函穀關,繼續與天下諸侯爭雄。而剛占領的關中正是瘡痍滿目,蕭何又趕來進行了一係列的治理整頓,他輔佐太子劉盈,訂立規章製度,建立宗廟、社稷、宮室,設立地方政權。可以這麼說,劉邦率領將士在前方開拓疆土,功不可沒,而對所奪的疆土進行治理鞏固,應歸功於蕭何。正是由於後方的鞏固,軍備物資的充足,劉邦才能一意向前,而無後顧之憂。

蕭何的軍功得到了劉邦的肯定,劉邦稱帝後,稱蕭何為開國第一功臣,不僅賞賜遠重於別人,而且讓蕭何可以帶劍上朝,免行參拜之禮,這是封建時代做臣子的最大榮譽和最高待遇。

蕭何雖然得到劉邦的賞識,但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時時警醒自己,做事一定要注意分寸,免得功高鎮主,惹來殺身之禍。

陳豨造反的時候,劉邦親率大軍前去鎮壓。劉邦走後不久,韓信在暗中準備謀反,蕭何向呂後獻計殺了韓信。劉邦聽說此事後,派使者重賞蕭何,並為他增派了500名護衛。

大家都為此事向蕭何道賀,隻有陳平不以為然,他對蕭何說:“你可能要大禍臨頭了。

皇上給你增派500名護衛,表麵上是對你的獎賞,其實不然,這500名護衛實際上是要監視你,這大概是韓信謀反的事,使皇上對你產生了疑心,畢竟韓信是你引薦的啊,希望你不要接受皇上的封賞。為了向皇上表明你並無二心,你應該把你的全部家產都捐獻出來,作為皇上征戰的軍餉,這樣做你才會博得皇上的信賴。”蕭何自己也明白劉邦委派護衛的真實用心,正在惴惴不安,聽了陳平的話,趕緊照辦,此舉果然博得了劉邦的歡心。

不久,黥布謀反,劉邦再次出征。在打仗的時候,劉邦經常派人回長安了解蕭何的所作所為,蕭何並未察覺,仍一如既往地專心於治理國家。蕭何的一個朋友不忍心蕭何遭到不測,他對蕭何說:“我真替你擔心啊!你想一想,當年和皇上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還有幾人健在?

你現在貴為相國,可謂人臣至極了。你當相國以來,處處為民著想,深得民心,得民心對於想奪取天下的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而對於有大功的臣子來說,卻不見得是件好事。皇上現在在外對你放心不下,正是猜忌這一點。為了免除皇上的疑心,你應該買點良田,利用職權謀取些私利,顯示你胸無大誌,這雖有些擾民,但對你的安全卻是至關重要的。”蕭何依計而行。

不久,劉邦得勝還朝,不少百姓在路上向劉邦告狀,說蕭何強買強賣,霸占民宅。劉邦收下了這些狀子,心裏為有百姓說蕭何的壞話而高興。他見到蕭何後,笑著說:“我不在的時候,相國可沒少做利國利民的事啊!”他邊說邊把老百姓告蕭何的狀子全部遞給蕭何:“你自己去向老百姓們解釋這些事吧。”這隻是開玩笑而已,劉邦並沒有責怪蕭何。

蕭何一輩子廉潔自律,為了避免功高鎮主,才不得不幹些不利於民的事進行自汙,想想真是可悲。伴君如伴虎,看看跟隨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有幾個得到善終了呢?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相國雖然常與皇帝在一起,但能猜測出皇帝的內心世界卻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這時就需要別人的提醒,因為“旁觀者清”。更要防止因自己過於耀眼,而使皇權暗淡,必然招來皇帝的嫉妒,惹火燒身。

季布一諾千金

初,楚人季布為項籍將,數窘辱帝。項籍滅,帝購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乃髡鉗為奴,自賣於魯朱家。

——《資治通鑒》第十一卷

漢初將軍季布,本為楚國人,少年時即任情行俠,聞名鄉裏,後來追隨項羽,因勇武有力,又膽識過人,深為項羽器重,並委以重任。季布頗有軍事才華,率軍多次挫敗漢王劉邦的軍隊,致使劉邦很痛恨他。數年後,劉邦擊敗了項羽,就急令懸賞搜捕季布,好在有朱家(俠客)和滕公斡旋說情,劉邦才赦免了他。

季布為人為臣都正直耿介,不為豪強所屈。他曾當呂後之麵怒斥呂後同黨、上將軍樊噲,又曾於做河東太守時對漢文帝直言勸諫,都為人所傳頌、敬重,堪為一代良臣。

季布曾有個老鄉叫曹丘生,是一個行遊四方的縱橫辯士,喜歡用錢財去買通權貴,從而獲得許多方便,為此,季布很是看不起他,不願與他往來。曹丘生有段時間與權貴趙淡等人往來密切,同時又同竇皇後外戚竇長君也交往頻繁,季布知道後很不滿意,因為季布與竇長君也是好朋友,季布不想自己的好朋友與小人交往,以免將來受小人牽連。因此,季布寫信勸誡朋友竇長君說:“我早就聽說曹丘生不是一個正直真誠之人,不值得您去與他交往。我是他老鄉,我早就聽說他人品不高,竇兄你要三思才是啊!”

有一天,曹丘生從外地行遊回來,拜訪了竇長君,二人聊天時突然說到了季布。因為曹丘生是楚人,因而很想去拜訪一下這位聞名朝野的老鄉,苦於無人引薦。當得知竇長君也與季布交情匪淺時,就央請竇長君給他寫一封引薦的書信,讓他去拜訪季布。因為季布曾在竇長君麵前貶斥過曹丘生,並表示出他對曹的厭惡之情,所以竇長君不想讓朋友曹丘生去碰一鼻子灰。於是對曹丘生說:“老實說,季布對你的評價不高,他不喜歡你,大概也不願見你。我勸你還是別去了,省得自討沒趣,到時下不了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