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薦

毛遂左手持盤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等相與歃此血於堂下!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已定從而歸,至於趙,曰:“勝不敢相天下士矣!”遂以毛遂為上客。

——《資治通鑒》第五卷

戰國時有四個著名的公子:齊有孟嚐君田文,趙有平原君趙勝,魏有信陵君魏無忌,楚有春申君黃歇,他們都以禮賢下士、善待賓客、廣羅人才而聞名於世。

平原君趙勝是趙惠文王和孝成王時候的人,出任趙國的丞相。公元前259年,秦國派上大夫王陵率兵圍攻邯鄲,趙王委任平原君謀求與楚合縱抗秦。平原君召集門客,對他們說:“這次去楚國合縱,最好能以言辭說動楚王,實在不行,也可與楚王歃血為盟,以求信任,務必要完成合縱的使命。士無須外求,從我的門客中選派20人前去即可。”誰知挑選了一陣子,隻選出19個合適的人才,另一個再也挑不出來了。這時有一個叫毛遂的門客,走上前來,對平原君自薦說:“與楚合縱的20人未滿,我願充任一個。”平原君說:“先生您到我門下做食客幾年了?”毛遂說:“3年了。”平原君笑道:“有賢能的人在世上,就好比把錐子放進布袋裏,它的尖一下子便露了出來。如今您到我門下已經3年了,我從未聽到有人稱頌您有什麼才能,我甚至對您都沒有一點印象,說明您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您是去不得的,請留下吧。”毛遂說:“臣今日請您把我這錐子放進布袋裏去!您要是早這樣做,我這錐子早就紮破布袋,整個露在外麵,何止隻是一個錐尖!”平原君聽了,大為歎服,便準許毛遂一同前去,另外19個人互相遞眼色,差點沒笑出聲來。

毛遂到了楚國,一路上與其他19個人論辯商談,令那19個人十分佩服。平原君與楚王商談合縱之事,從早上開始,直到中午都沒有結果。19個人對毛遂說:“先生,輪到您了。”

毛遂便手按著劍柄登上了台階,對平原君說:“合縱的利益、弊端,兩句話就能說明白,如今太陽出來就開始商議,到日至中天還沒談完,為什麼?”

楚王問平原君:“這是什麼人?”平原君說:“是我的門客。”楚王嗬斥道:“還不快退下!

我在跟你主子談事情,你來幹什麼?”毛遂按著劍上前說:“大王之所以如此高聲地嗬斥毛遂,是仗著楚國的兵多人多。如今我離您隻有不到十步的距離,再多的人對您恐怕也是沒用。您的命現在就在我手上。我的主子就在跟前,您幹什麼這麼大聲嗬斥我?並且,我聽說,得了天下的商湯起初隻有70裏土地,而文王使諸侯稱臣時也不過隻有區區百裏疆壤,他們哪裏是靠著人多兵多!他們能依靠自己的優勢發揚光大,這就是他們的高明之處。楚國有5000裏土地,百萬精兵,這是足以稱霸的資本,以楚的實力,恐怕整個天下都不是對手。秦將白起跟一個小流氓沒什麼兩樣,帶著那麼幾萬人,也敢來跟楚打,並且還居然一勝再勝,先是奪走了楚的鄢、郢二城,又放火燒了夷陵,最後還羞辱了您的先人!這百世洗不清的羞恥,連趙國都看不下去了,您難道一點都不在意嗎?合縱是為楚的利益,不是為趙的利益!如今當著我主子的麵,您斥罵我幹什麼呢?”

楚王被他說得狼狽不堪,滿頭是汗,連說:“好,好,就聽先生您的,楚願意拿整個國家與趙合縱。”毛遂說:“合縱一事就此定了?”楚王說:“定了,定了。”毛遂便對楚王的左右侍臣說:“拿雞、狗、馬的血來。”毛遂拿著裝有三牲之血的銅盤跪著端到楚王麵前,說:“楚王、我主平原君、毛遂,三人當為合縱之事歃血為盟。”

合縱之事便當堂定了下來。毛遂走下來後,左手持著盤血,右手招呼那19個人,說:“合縱一事定了。你們這些庸人,正是事在人為,鬥膽去做,沒有不贏的。”

平原君一行人回到趙國後,平原君深有感慨地說:“趙勝不敢再相看人才了!趙勝相看過的人才,多說上千,往少裏說也有幾百,自以為天下的有才之士不會漏過我的眼睛,而居然把毛先生給漏掉了!毛先生去了一趟楚國,使趙的氣勢威望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的三寸之舌,比百萬軍隊還要厲害,趙勝再也不敢自以為善相人才了。”

從此,毛遂成為平原君趙勝的一等賓客。毛遂自薦的故事,至今仍有很好的教育意義:自薦要把握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自薦要克服膽怯的心理,勇於展現自身能力。

毛遂自薦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值得發揚。但不同場合、不同時間,每件事情的本質都不一樣,因此,我們應根據所處對象的情況,靈活掌握、區別對待!不可遇事就盲目自薦,這樣反而會得不償失、貽笑大方。

廉頗老當益壯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功。藺相如素賤人,徒以口舌而位居我上,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

——《資治通鑒》第四卷

戰國後期,秦國已成為7個諸侯國中最強大的一個,連續攻占了楚、魏、韓等國的大片國土。當時趙國因有幾個良將守邊,不斷地抗擊秦軍的進犯,使得秦軍想消滅趙國的野

心多次落空。秦國認為趙國是它完成統一霸業的大障礙,發誓要攻下趙國。

公元前262年,秦國派左庶長王齙率領大軍進攻趙國,一舉攻下了趙國4座城池。翌年,秦又乘勝利之師去進攻趙國重鎮長平。趙孝成王聽到消息,忙派老將廉頗率兵阻擊。

廉頗是一個有智有謀有勇的大將,他知道目前秦軍氣勢正旺,不宜硬碰硬,便占嘉長平,堅守不戰,以拖延時間來瓦解秦軍。果然秦軍多次猛攻均未能奏效,兵員、糧草也都消耗甚大,弄得秦軍主帥焦躁不安,也軍心渙散,對攻下長平失去了信心。

秦王知道不除掉廉頗,休想攻下趙國,便派人去趙國搞離間計,想使趙王撤換廉頗,派別的人去守邊。

趙孝成王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君王,他早就對廉頗不滿,認為他堅守長平,不敢出戰,是軟弱無能、膽小無謀的表現,便撤換了廉頗,派書生趙括接替了廉頗。

廉頗知道君王中了秦國的離間計,一氣之下,摔下戰袍,到魏國去了。他對人說:“趙括隻是一個死讀兵書的小娃娃,他怎麼能率兵打仗?趙國的軍隊非斷送在他手裏不可!”

果然,趙括這個隻會紙上談兵的書生,到長平後,改變廉頗堅守不戰的策略,與秦軍正麵交鋒,結果被秦軍打得大敗,使得趙軍40萬人馬全部被斷送,他自己也中箭而亡。廉頗聽到這個消息,痛不欲生,號啕大哭了幾天。趙孝成王這才後悔不該撤換廉頗,讓趙軍白白慘遭覆滅。

廉頗在魏國住著,心裏還是一直懷念著趙國,為趙國的安危擔心。他聽說趙國好幾次被秦軍打敗,心中悶悶不樂。有一天,忽然從趙國來了一位使者要見他,他高興地把那個使者讓進屋裏,交談起來。

原來,趙王也在想念廉頗,特地派使者到魏國看望這位老將,說如果他身體還健壯,準備再次讓他統率軍隊。

使者說明來意,廉頗十分高興,馬上擺上酒飯,款待使者。這天,他的食欲特別好,吃了一鬥米的幹飯、十斤肉,還喝了酒。吃完飯,廉頗起身披甲戴盔,揮戈躍馬在門前奔跑起來。他在馬上拉開硬弓,表演了超人的騎射功夫,那樣子,一點也不像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將。

練武已畢,廉頗拉著使者的手說:“你看,我的武功不差吧?你回去對大王說,我廉頗沒有忘了報效趙國呀!”

廉頗說著,眼圈都紅了,使者安慰說:“老將軍威風不減當年,我一定報告大王重用您。”

廉頗哪裏知道,這個使者說的不是真心話。廉頗有個仇人叫郭開,郭開怕廉頗回來對自己不利,就事先買通了使者,叫他編了一套假話欺騙趙王。使者回來以後,昧著良心向趙王報告說:“老將軍滿麵紅光,吃得多喝得多,看上去倒是不錯。可他畢竟老了,我在那兒待了一頓飯的工夫,就看他拉了3次屎。”

趙王聽了,連連搖頭歎氣,往後就再也沒有提起過廉頗。

廉頗左等右等,總不見趙王派人來召見自己,知道自己報效趙國的願望落空了。

後來,楚王把他請去,給他優厚待遇,讓他做將軍,但廉頗心中隻裝著趙國,無意為楚國效力,還期待著有朝一日能率領趙國將士抗禦強敵。

廉頗的願望始終沒有實現,最後帶著滿腔的憂國之憤,死在了楚國。

能吃在當時來說是考察一個人身體狀況很重要的指標,而廉頗“雖老尚能飯五鬥,然則一飯三遺矢焉”就是說廉頗雖然老了,但尚且能吃很多,不過在吃飯的過程中卻幾次大便,說明身體狀況已不如從前。這種考察人、起用人的方式有待商榷。

圖窮匕首見

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已首,使工以藥粹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裝為遣荊軻,以燕勇士秦舞陽為之副,使入秦。

——《資治通鑒》第二百五十九卷子楚死後,他的兒子即位,這就是秦王嬴政,他繼承先帝的遺誌,一心想統一中原,不斷向各國進攻。他拆散了燕國和趙國的聯盟,使燕國丟了好幾座城池。

燕國的太子丹原來留在秦國當人質,他見秦王政決心兼並列國,又奪去了燕國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國。他恨透了秦國,發誓要替燕國報仇,但他既不操練兵馬,也不打算聯絡諸侯共同抗秦,卻把燕國的命運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產全部拿出來,找尋能刺秦王政的人。

後來,太子丹物色到了一個很有本領的勇士,名叫荊軻。他把荊軻收在門下當上賓,把自己的車馬給荊軻坐,自己的飯食、衣服讓荊軻一起享用,荊軻當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過了兩年,秦國大將王翦占領了趙國都城邯鄲,一直向北進軍,逼近了燕國。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荊軻。太子丹說:“拿兵力去對付秦國,簡直像拿雞蛋去砸石頭;要聯合各國合縱抗秦,看來也辦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見秦王,挨近秦王身邊,逼他退還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應了最好,要是不答應,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荊軻說:“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邊,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們是向他求和去的。聽說秦王早想得到燕國最肥沃的土地督亢(今河北涿州一帶),還有秦國將軍樊於期的人頭,現在樊於期正流亡在燕國,秦國在懸賞通緝他。我要是能拿著樊將軍的頭和督亢的地圖去獻給秦王,他一定會接見我。這樣,我就可以對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為難,說:“督亢的地圖好辦,樊將軍受秦國迫害來投奔我,我怎能忍心傷害他呢?”

荊軻知道太子丹心裏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跟樊於期說:“我有一個主意,能幫助燕國解除禍患,還能替將軍報仇,可就是說不出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