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回答惠子說:“宇宙間本來就沒有生,也無所謂形和氣,以後從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生又變而到死,這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一樣。現在,我的妻子正安然地回到宇宙這個大自然中去,我為啥要為她傷心痛苦呢?”惠子啞口無言。

一次,莊子在濮水上釣魚,來了兩個楚王的使者請他去做官。莊子對使者說:“我聽說楚國有個神龜,死了3000多年了,楚王把它珍藏在廟堂之上。就這個龜來說,是願意死後使它的骨甲得到珍重,還是願意活著拖著尾巴在泥土中爬行呢?”使者回答說:“寧願拖著尾巴在泥土中爬行。”“你們回去吧。”莊子說,“我寧願做個拖著尾巴在泥土中爬行的龜。”莊子就這樣回絕了楚王的盛情。他這種視生不如死、視富貴不如在泥土中拖尾爬行的思想,以及對生死、貴賤的看法,似乎很超脫,其實是他在現實鬥爭中失敗後無可奈何的哀鳴。

莊子家境貧寒,他曾到監河侯那裏借過半鬥糧食,但卻視權貴如糞土,不追求功名利祿。

一次,莊子去見魏王,翻遍衣櫃也沒找出一件像樣的衣服,於是穿著其中一件最新的衣服去見魏王。魏王看到他衣服上的補丁說:“先生怎麼這麼狼狽?”莊子回答說:“處在現在這樣一個上昏下亂的時代,怎能不狼狽呢?”對魏王進行了有力的譏諷。

莊子廣泛傳播自己的“無為”思想,盡管他生活在貧困交加的情況下,還是為後世留下了一部巨著——《莊子》。這部書在我國學術思想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且其文字優美、生動、繪聲繪色,在古代文學史上也占有突出的地位。莊子在這部著作中,闡述了自己的思想精華,對“道”的觀點、態度,以一個個小故事加以闡發。其文筆優美,想象豐富,比喻生動,善於用講故事的形式來闡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成語“庖丁解牛”、“東施效顰”、“朝三暮四”等皆出於此書。

“無為”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我國古人獨有的概念,已經成為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融入了我們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更成為人們自覺或不自覺的處世方式,甚至被統治者消化、吸收、改造、利用,成為一種治國之策。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

何謂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陳涉無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後,鄉曲之譽,非有孔、曾、墨子之賢,陶朱、猗頓之富也。然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天下從風。

——《資治通鑒》第十八卷

墨子名翟,戰國初期魯國人,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出身於社會下層,以墨為姓。

據說,墨姓本來是孤竹君的後人,姓墨台,後來才改姓單字墨。

墨子具有豐富的科技知識,與當時有名的工匠公輸班齊名。一次,他花了3年時間用木料做成了一個“飛鳶”在天上飛行了一天才落下來。另外,他還能用很細小的木塊、木條,做成“車轄”,能夠載重30石。傳世《墨子》一書中的《經》、《經說》,還探討了諸如光學、力學、數學等方麵的問題。

墨子早年曾“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由於他與孔子的學術見解不一致,便離開了儒學,創立了墨家學派。當時,墨家學派與儒家學派齊名,成為顯學。

在先秦諸子中,墨子的學說思想是比較接近勞動人民的,當時的貴族說他的學說是“賤人之所為”,荀子也批評他的學說是“役夫之道”。

墨子針對當時的社會弊病,提出了“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等主張。

墨子對其弟子說:“凡是到某一國的人,必須根據自己的個人才學,結合所在國的特點,應有所作為。如果國家處於紛亂、國君昏庸無道,那麼就要讓這個國家的執政者尊重、重用有才能的人,盡量讓大家保持一致意見,要互相取長補短,達成共識;如果這個國家很貧窮,那麼,就告訴這個國家的執政者要節儉、節約,不要搞厚葬;如果這個國家的執政者整天沉湎於聲色犬馬,那麼就告訴他不要過分沉湎於聲色犬馬,而應擔負起治理國家的使命;如果這個國家處於荒遠的地方,人們沒有禮節,那麼就告訴他們要知道尊重上天,要祭祀鬼神;如果這個國家經常發動侵略戰爭,那麼就告訴他們的國君,要知道愛護每一個人,要知道不發動戰爭是正確的,是行道義。”

墨子學說的中心是“兼愛”,“兼愛”就是提倡無差別的愛。墨子認為當時社會一切禍害,如“大國之攻小國”,“大家之舌小家”,“強之劫弱”,“寡為眾暴,詐之謀愚,貴之傲賤”,“為人君者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今之賤人,執其兵刃毒藥水火以交相虧賤”,都是由“別”引起的緣故。

因此,他要“兼以易別”。他說:“如果把父母、兄弟以及君王看成自己本身,那又怎會不孝敬呢?如果把自己的兒子、女兒以及臣子看作是自己本身,又怎能對他們不仁慈呢?把別人的家看成自己的家,誰還去偷呢?把別人看成是自己本身,誰還會去搶劫別人呢?把別人的家園看成自己的家園,誰還會去興風作浪呢?把別人的國家看成自己的國家,誰還去進攻別國呢?所以說,如果大家相互友愛,那麼天下就太平了,如果相互攻擊,那麼天下就會紛亂。”

但是墨子的這些進步主張沒能被諸侯所采納。

墨子認為,戰爭是最大的不相愛,所以他提出“非攻”,反對當時連綿不斷的攻伐兼並戰爭。

墨子創立的墨家學派是一個有著嚴格紀律的團體,首領稱為“钜子”。凡是加入這一團體的人,都要服從他的指揮,其言行不得違背墨家的基本主張,否則就不承認他是墨者。服兵役的墨家弟子,在作戰中表現突出,可以為國赴湯蹈火,死不回頭。

有一次,楚國要進攻宋國,並請公輸班製造了一批攻城的戰具。墨子聽說這個消息後,就派弟子禽滑厘等300人,帶著他製造的器械到宋國去守城。他自己也從魯國前往楚國去勸阻楚王,走了10天10夜,腳上長滿了繭皰。到了楚國,他說服了楚王,還在楚王麵前與公輸班演習了攻守的各種戰法,使公輸班技窮認輸。墨家這種“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的精神,是被諸子各家所普遍承認的。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等主張。“兼以易別”是他的社會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體行動綱領。他認為隻要大家“兼相愛,交相利”,社會上就沒有強淩弱、貴傲賤、智詐愚和各國之間互相攻伐的現象了。他對統治者發動戰爭帶來的禍害以及平常禮俗上的奢侈逸樂,都進行了尖銳的揭露和批判。

在用人原則上,墨子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

他還主張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正長,都要“選擇天下之賢可者”來充當,而人民與天子國君,則都要服從天誌,發揚兼愛,實行義政,否則,就是非法的。

墨子的學說思想,直至漢初仍有一定的影響,後來,墨家學派就衰落了。墨家學派對後世的俠義精神有一定的影響。

來來往往和氏璧

以問藺相如,對曰:“秦以城求璧而王不許,曲在我矣。我與之璧而秦不與我城,則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臣願奉璧而往,使秦城不入,臣請完璧而歸之!”

——《資治通鑒》第四卷

趙惠文王在位的時候,得到了稀世之寶和氏璧。秦昭王聽說後,很想得到它,於是派人送信給趙王,說希望用15座城池與趙國交換和氏璧。趙王和大將軍廉頗等大臣商議對策:假如把和氏璧給了秦國,恐怕未必能得到秦國的15座城池,白白被騙上當;假如不給的話,又怕由此招致秦軍侵略,因此,始終拿不定主意。於是想找個合適的人出使秦國,但一直沒找到。

這時太監總管繆賢說:“可以讓我的門客藺相如去。”趙王問道:“你怎麼知道他能勝任呢?”

繆賢回答說:“有一次我犯了罪,當時我想逃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勸我說:‘您怎麼知道燕王會收留您?’我說:‘有一次我跟隨趙王和燕王在邊境上會晤,燕王私下裏握著我的手說希望和我成為朋友。’由此我知道燕王會收留我,所以我打算投奔他。藺相如對我說:‘當時趙國強大而燕國弱小,而您又是趙王手下的寵臣,所以燕王才想和您交朋友。現在您要從趙國逃到燕國,燕國害怕趙國,肯定不會收留您,反而會把您捆綁起來交還給趙國。您不如光著背、背著斧子向大王請罪,說不定倒能獲得寬恕。’我聽從了他的勸告,幸好大王您開恩赦免了我的罪,所以我認為藺相如是個賢人,足智多謀,應該擔當得了這個使命。”

趙王一聽,趕緊召見藺相如,問他說:“秦王拿15座城池來換我的和氏璧,你看能不能給他?”藺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給不行。”趙王說:“如果秦王拿走了和氏璧而不給我們城池,我們該怎麼辦呢?”藺相如說:“秦國要求用城池換我們的璧,如果我們不答應,我們就會理虧;我們給他和氏璧,而秦王不給我們城池,那麼理虧的就是秦國了。比較這兩種情況,我們寧肯答應他而冒險被騙,也要叫他們承擔理虧的責任。”趙王說:“好,有道理,那誰能出使呢?”藺相如說:“大王如果實在沒有合適的人選,我可以帶著璧出使秦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