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若盡信書,不如無書(1 / 2)

\/>�\u0018【原文】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譯文】

孟子說:“完全相信《尚書》,不如沒有《尚書》。我對於《尚書》中的《武成》篇,就隻取其中二三處罷了。仁人無敵於天下,憑武王那樣最仁的人去討伐商紂那樣最不仁的人,怎麼會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棒都漂起來呢?”

【孟子的大智慧】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載體,傳承著文明和文化。古往今來,人們關於書已不知有過多少禮讚。的確,書是我們人類擁有的寶藏,對很多人來說,還是他們崇拜的神聖對象。但是,如果我們完全信書,唯書本是從,輕則使個人成為書呆子,重則形成所謂“本本主義”、“教條主義”和“唯書”的作風,誤人子弟,貽害無窮。

當今,我們主張“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說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似乎也已經是淺顯而容易明白的道理了。但在孟子的時代,卻是空穀足音的。其實,還用不著推得那麼遠,隻需要想想那些“唯書”、“唯上”的時代,孟子這話也足以體現他的睿智和勇氣。

孟子談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時,所舉的例子是《尚書》中《武成》篇的內容,而眾所周知,《尚書》作為儒家經典之一,在孔孟的時代也是有著極其權威性地位的。因此,孟子這種對於權威著作,對經典保持獨立思考,勇於懷疑的精神,尤其難能可貴,體現出聖賢人物的治學風範。即便是對於兩千多年後的我們來說,也是值得學習的。

【孟子大智慧的解讀】

眾所周知,書是知識的載體,是思想和經驗的總結。但是,任何知識都具有相對性,隨著時代變遷和客觀條件的變化,以及人類認識的更新和實踐活動的深入,舊的學說也有它的局限性,原來證明是正確的,不一定永遠正確,在新的條件下有可能就是錯誤的。所以,盡信書不如無書。

有這樣一個發人深思的小故事。

在課堂上,哲學家蘇格拉底拿出一個蘋果,站在講台前說“請大家聞聞空氣中的味道”。

一位學生舉手回答:“我聞到了,是蘋果的香味!”蘇格拉底走下講台,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個學生麵前走過,並叮囑道:“大家再仔細的聞一聞,空氣中有沒有蘋果的香味?”

這時已有半數學生舉起了手。蘇格拉底回到了講台上,又重複了剛才的問題。這一次,除了一名學生沒有舉手外,其他的全都舉起了手。蘇格拉底走到了這名學生麵前問:“難道你真的什麼氣味也沒有聞到嗎?”那個學生肯定的說:“我真的什麼也沒有聞到!”這時,蘇格拉底向學生宣布:“他是對的,因為這是一隻假蘋果。”這個學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哲學家柏拉圖。

的確,學貴有疑,有疑才能在知識和學問上獲得新的成果和突破。古今中外的許多大哲學家、大學問家都是在懷疑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學說的。

南宋時期的朱熹是中國的一個大思想家、理學家。朱熹從小就聰穎好學,愛好思考,廣泛地學習各種知識,這為他後來成為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理學家奠定了基礎。

朱熹在學習曆史時,主張一定要獨立思考,不能完全相信書上所說的。他認為,對於那些明顯的不合情理的曆史記載要勇於懷疑,這是因為古人有時也會把傳聞當做真實的曆史。朱熹一直對漢朝的大曆史學家司馬遷很佩服,但是他對《史記》裏的某些記載卻還是有些懷疑。例如《史記》中記載,戰國末期,秦軍在長平坑殺了趙軍四十萬,朱熹認為這是很值得懷疑的,肯定有什麼漏洞。他說,長平坑殺四十萬人,這是司馬遷有些太誇張了,不可信。朱熹認為,趙國打了敗仗是肯定的,但是趙國兵將都是身經百戰的戰士,難道四十萬大軍都肯去受死嗎?又如史書上記載,唐太宗李世民殺了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他的父親李淵目睹慘禍之後,卻還心安理得地去泛舟作樂。朱熹認為這也是不可信的。他說,兄弟相殺,這是一件多麼殘酷的事情啊。當父親的又怎麼可能會若無其事呢?

朱熹的這種獨立思考,不完全相信古人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是值得後人學習的。

讀書貴在敢於懷疑。沒有懷疑就沒有超越,沒有懷疑就沒有創造。懷疑是一種基本的讀書態度,也是一種勇敢的讀書精神。讀書時,要對書中的知識敢於懷疑,認真分析,這樣才既能進入書中,又能跳出書外;既不盲目信古,也不輕信新學說。尤其是不能人雲亦雲,而要批判揚棄。古人曾這樣總結:“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啟信。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