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譯文】
孟子說:“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兩樣無法同時得到,我就舍棄魚而選擇熊掌。生命是我想擁有的,正義也是我想擁有的;如果兩樣無法同時得到,我就舍棄生命而選擇正義。”
【孟子的大智慧】
孟子認為,人一生想要得到的東西有很多,但無論是什麼,都要懂得選擇,並保留一顆“仁義”的本心。例如,孟子認為相對於生命來說,“義”顯得更為重要,所以,他會做到“舍生而取義”。
殺生成仁,舍生取義,自古以來,有誌向和仁德的人就將義看得重於自己的生命。
明代名士方孝孺因舍生取義而名垂史冊。作為一名憂國憂民的誌士,方孝孺一介書生,手無束雞之力,麵對專製君主明成祖的屠刀,堅決拒絕起草詔書,並穿著喪服當庭大哭,聲徹殿庭,成祖恨其嘴硬,叫人將方孝孺的嘴角割開,撕至耳根,大捕其宗族門生,每抓一人,就帶到他麵前,但方根本毅然抗節不屈,受到後人的無限敬仰和讚頌。
舍義取生,是懦夫與小人的行為,舍生取義的行為,是勇者與君子的美德,千古多少文人在封建專製的重壓下卻都能保住氣節,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今天,在商品化的浪潮中,利益的誘惑無處不在,我們更應該守住仁義的淨土,發揚古代文人的這種崇高氣節。
【孟子大智慧的解讀】
世人都明白一句話:“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意思即是好東西通常是無法全部得到的,必須作出選擇。選擇了這個就不能得到那個,選擇了那個就無法得到這個。既然兩者不可兼得,那麼,究竟應該選擇這個,還是選擇那個呢?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年,齊國發生了一次嚴重的饑荒,一大批窮人由於缺糧少食,而被活活地餓死。
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貴族奴隸主在大路旁擺上一些食物,等著餓肚子的窮人經過,施舍給他們。
一天,一個餓得不成樣子的人用袖子遮著臉,拖著一雙破鞋子,搖搖晃晃地走過,黔敖看到後,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湯,傲慢地吆喝道:“喂!來吃吧!”那個餓漢抬起頭輕蔑地瞪了他一眼,說道:“我就是因為不吃這種‘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的。”黔敖也覺得自己做得有點過分,便向餓漢賠禮道歉,但那餓漢最終還是不肯吃而餓死於路旁。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當我們麵對這種二難選擇時,我們應該如何取舍。
孟子認為,不管我們要取什麼,或者舍棄什麼,都不能夠“失其本心”,這樣我們才能在社會中立足。
中國曆史上能舍生取義者,不勝枚舉,漢朝的蘇武、南宋的文天祥、清朝的譚嗣同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出名的,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以及一些不為人知的。三國時期的太醫吉平,就是其中一個。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五月,劉表、馬騰起兵伐曹。許呂空虛,董承等預備起事。太醫吉平知道此事後,就獻計趁曹操治病的時候以毒藥鴆殺曹操,但是他們的計劃卻被董承的下人所告發。次日,曹操就詐患頭風,召吉平用藥。吉平於是暗中下了毒藥,但是卻被曹操點破。吉平知事情已泄漏,於是縱步向前,扯住曹操的耳朵想強行給他灌下去。曹操把藥推潑到地上,曹操的侍衛隨即把吉平給製服了。之後就是嚴加拷問,吉平麵不改色,毫不畏懼。罵曹操道:“你是個欺君罔上的賊子,天下的人皆欲殺你,又何止是我一個?”曹操再三地折磨他,想問他的同黨是誰。吉平怒日:“我自己想要殺你,又要什麼人來指使我呢?今天既然事情敗露,隻有死了而已!”
數日後曹操到董承的家裏去,把吉平推至階下。又問吉平道:“是誰讓你來用藥害我?快快招供。”吉平說道:“是上天讓我來殺你這個逆賊的。”曹操聽後就叫侍衛打他,打得吉平體無完膚。曹操又問吉平道:“你原有十根指頭,現在為什麼隻有九根指頭?”吉平說:“我砍下了一根作為要誓殺國賊的憑證。”曹操叫侍衛把刀取來,把吉平所剩下的九根手指全部砍掉,並且說:“全部都砍了。”吉平又說道:“我還有口,可以吞逆賊;還有舌頭,可以罵逆賊。”曹操又下令把吉平的舌頭割掉。吉平突然說:“先別動手,我現在熬不過你的刑法,所以隻得招供。可以為我鬆綁嗎?”曹操說:“給你鬆綁有什麼困難?”於是讓侍衛鬆綁了吉平身上的繩索。吉平起身朝著皇宮的方向拜了拜,說道:“臣不能為國家鏟除逆賊,這是天數啊。”拜完後,吉平撞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