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侍奉父母,孝之根本(1 / 2)

【原文】

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養曾皙,必有酒肉。將徹,必請所與;問有餘,必曰‘有’。曾晳死,曾元養曾子,必有酒肉。將徹,不請所與;問有餘,曰‘亡矣’,將以複進也。此所謂養口體者也。若曾子,則可謂養誌也。事親若曾子者,可也。”

【譯文】

孟子說:“事奉,以誰最為重大?以事奉父母最為重大。守護,以什麼東西最為重大?以守護自身的節操最為重大。不喪失自身的節操又能事奉自己父母的人,我聽說過;喪失自身的節操又能事奉自己父母的人,我未曾聽說過。誰不做事奉的事呢?但事奉父母是事奉的根本。誰不做守護的事呢,但守護自身的節操是守護的根本。曾子奉養曾晳,每餐必定有酒和肉,將要撤去時必定請示要把它們給誰,如果曾晳詢問有沒有多餘,曾子必定說有。曾晳去世,曾元奉養曾子,每餐必定有酒和肉,將要撤去時不請示要把它們給誰,如果曾子詢問有沒有多餘,曾元就說沒有了,要把它們用來再次奉呈。這叫做奉養父母的口腹和身體,像曾子那樣才可稱為奉養父母的意願。事奉父母像曾子那樣,就好了。”

【孟子的大智慧】

孟子的這段言論,體現了儒家所講的孝道中包函的兩方麵內容:一是守護自身,不使雙親因自己的不善而受辱、受累。

盂子認為,守護自身的關鍵是不喪失節操。孔子的學生有子認為“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結合二位哲人的觀點,不難發現,仁德的培養與孝的踐行是相輔相成的。也就是說,通過踐行孝道,可以培養自己的仁德情操;而仁德情操的堅守與光大,則又可以使自己的孝心更虔誠厚重,純潔無瑕。

儒家所講的孝道另一個方麵是奉養雙親,使他們身心愉快。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所以盂子認為,奉養雙親的關鍵是愉悅父母的意願,但並非說物質的奉養不重要。孟子曾說:“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其中前三種不孝側重於物質方麵,後兩種講的主要是精神方麵。

當然,曾子的作為並不是到達了孝的極點,比如孔子講的“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等。所以盂子也隻是說能做到這樣算是合格了。

【孟子大智慧的解讀】

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古有董永賣身葬父的故事,也有“父母在,不遠遊”的勵誌語,“入則孝”也時刻激勵我們不忘孝敬父母。

人生於世,長於世,源於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教給我們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辛勤養育之恩,終生難以回報。所以說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父母兒女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形成的基礎情感,是今後各種品德形成的基本前提,是人類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

相傳舜的家世甚為寒微,雖然是帝顓項的後裔,但五世為庶人,處於社會下層。舜的遭遇更為不幸,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母親很早去世。瞽叟續娶,繼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頑、母囂、象傲”的家庭環境裏,父親心術不正,繼母兩麵三刀,弟弟桀傲不馴,幾個人串通一氣,必欲置舜於死地而後快;然而舜對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順,與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沒有絲毫懈怠。舜在家裏人要加害於他的時候,及時逃避;稍有好轉,馬上回到他們身邊,盡可能給予幫助,所以是“欲殺,不可得;即求,嚐(常)在側”身世如此不幸,環境如此惡劣,舜卻能表現出非凡的品德,處理好家庭關係,這是他在傳說故事中獨具特色的一個方麵。

舜家境清貧,故從事各種體力勞動,經曆坎坷。他在曆山(今山西運城市芮城縣東)耕耘種植,在雷澤(在今山西永濟市首陽鄉)打魚,在黃河之濱製作陶器,總之生計艱難,顛沛流離,為養家糊口而到處奔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