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勇於納諫,有過則改(2 / 2)

齊威王的這一番作為,真可謂是“一鳴驚人”呀!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就在於他的善於納諫,有過則改。

我國曆史上最善於納諫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627~649在位)是唐高祖李淵的次子,626年他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迫使李淵退位,從而當了皇帝,年號貞觀。

唐太宗即位時,唐朝雖已建立十年,但由於隋煬帝的殘暴統治和嚴重戰亂的破壞,社會經濟凋敝不堪。然而,在唐太宗即位後的不長時間內,社會經濟便得到了恢複和發展。出現了政治比較清明、社會秩序相對穩定、國家逐步強盛的局麵,使貞觀時期成為中國封建曆史上的“盛世”。唐太宗能夠取得這樣大的政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在貞觀前期和中期善於納諫。

唐太宗曾說過。我少年時就喜愛弓箭,後來我用弓箭定天下,還不能真正懂得弓箭的好壞;何況天下的事務,我怎麼能都懂得?這說明他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承認自己並非一切都懂,無所不能。據此,他清醒地認識到,如果臣下對自己隱惡揚善,一味順從、奉承,“則國之危亡,可立而待也”。為了穩固他的統治,唐太宗告誡下屬:“君有違失,臣須直言。”並且也確實采納了不少正確的勸諫。

比如,630年(貞觀四年)唐太宗打算大興土木,興建洛陽乾陽殿。給事中張玄素說,在國家還未恢複元氣的時候,您這樣做的過失比隋煬帝還大,甚至會得到同桀、紂一樣的下場。對如此尖銳的言辭,唐太宗非但沒有動怒,而且接受了意見,下令緩建,還重賞了他。又有一次,唐太宗一氣之下要判處一名偽造資曆的人死刑,大理寺少卿戴胄堅決反對,認為依法應判處流放。唐太宗受到頂撞,十分生氣,戴胄仍然據理力爭,說:法令是國家取信於天下的憑借,皇帝不能因一時憤怒而殺人。爭辯的結果,唐太宗折服了,並且稱讚戴胄秉公執法。至於以“犯顏直諫”著稱的大臣魏征,更是常常與唐太宗麵諫廷爭,有時言辭激烈,引起唐太宗的盛怒,他也毫不退讓,往往使唐太宗感到難堪,下不了台。不過事後唐太宗能認識到,魏征極力進諫,是為了使自己避免過失。因而先後接受了魏征二百多次批評規勸,還把他比作可以糾正自已過失的一麵鏡子。魏征病死時,唐太宗非常悲傷,痛哭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

由於唐太宗鼓勵進諫,而且願意納諫,所以當時的朝臣一般都直言敢諫。大臣裴矩,原是隋煬帝的寵臣,由於隋煬帝殘暴拒諫,他便處處阿諛逢迎,還為隋煬帝出過遠征高麗等一些禍國殃民的主意。但在貞觀時期,同樣是這個裴矩,卻能夠勇於諫爭,他由隋朝的佞臣成為唐朝的淨臣,前後判若兩人。裴矩能有這樣大的變化,根本原因在於唐太宗善幹納諫。

唐太宗李世民從維護自己的統治利益出發,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對臣下的意見能夠認真聽取,擇善而從,甚至有時抑製住皇帝的虛驕心,不計較言辭的冒犯而納諫,這在中國曆代的封建皇帝中是無人可比的。

善於納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比較難。這裏最重要的就是要摘掉“變色眼鏡”,不要在主觀上有意識地分親論疏。隻要符合客觀實際,方法措施可行,就應當采納,並給於進諫者以鼓勵,創造一個有利於進諫的良好環境。否則,就有可能影響進諫者的積極性,因而聽不到真實的情況和合理化的建議。

韓非子在其《說難》中曾經寫過一個故事,說是宋國有位富人,因為天下雨,院牆被淋壞倒塌。他的兒子就說:“如果不修築好,就會有盜賊來偷盜。”他的一位鄰居老頭兒也提出了同樣的忠告。夜晚,富人家果然被盜,丟失了很多財物。這位富人誇他的兒子聰明,卻懷疑鄰居老頭兒。同樣的一句諫言,同樣的一個結果,隻是由於親疏關係的原因,就載上了“變色眼鏡”,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納諫者若持這種態度和思想方法,豈能不冷進諫者的心寒?韓非子由此得出一個結論,則非知之難也,處知則難也。他接著指出秦人繞朝的話是正確的,在晉國被奉為聖人,在秦卻被殺戮,教訓是十分深刻的。從中也可以看到納諫者的胸襟和眼光是何其重要。

【家長裏短說孟子的大智慧】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領導者善不善於集思廣益接納基層群眾和領導人員建議,是決定一倍領導人是否會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同時這也決定作為領導人會不會達到他一生領導事業的最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