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 / 2)

“戰必勝矣”的主要原因,正是“得其心”,正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在古代,幾乎所有的開國皇帝都是從馬上奪得天下。他們或有良相賢臣輔助,或是自己本身就是有勇有謀。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其中的一個。

元朝末期,各地都有人領兵起義。朱元璋經過無數次的廝殺,終於占據了江蘇、安徽、浙江三省的部分地區,作為根據地,進行反元的大業。此時,在江南還有一支強大的起義軍,這支軍隊的領導人就是陳友諒。陳友諒本來是農民起義領袖徐壽輝的部下,後來他謀劃殺害了徐壽輝,自己篡奪了這支農民隊伍的領導權,自立為王,國號“大漢”。為了能獨霸江南,他一心想消滅朱元璋。於是,各自進行反元戰爭的朱元璋和陳友諒互相之間,也有衝突。

當時陳友諒占據著江西、湖南、湖北三省的全部地區,他仗著兵多將廣,實力雄厚,並且聯合占據著江蘇東南麵的張士誠合攻應天(今南京市),企圖一舉消滅朱元璋。

而這時候的朱元璋以應天為根據地,經過幾場戰鬥,力量一天天發展壯大,地盤一天天擴大,形勢的發展越來越有利。最後朱元璋和陳友諒之間終於進行了一場生死大戰——鄱陽湖之戰。

公元l363年,陳友涼出動全部軍隊,號稱六十萬,浩浩蕩蕩向洪都(今江西南昌)進發。

陳友諒軍隊到達洪都後,就下令攻城。攻守雙方的戰鬥進行得十分激烈,一直打了八十五天,傷亡都很慘重。隨後,朱元璋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援救,陳友諒才不得已把部隊從洪都撤離,並把大軍開到鄱陽湖去迎戰朱元璋。

朱元璋在這場戰役中,一直都是親自指揮戰鬥,即使身邊的衛士都戰死了,他也仍然不肯後退一步。後來,又經過了幾次激烈的戰鬥,陳友諒的軍隊一敗再敗,並且糧食也已經吃光,實在堅持不下去了。陳友諒就帶著殘兵敗將開始突圍,不料在突圍的時候被飛箭射死。他的部將張定邊用船裝載陳友諒的屍首,和太子陳理一起,連夜逃回武昌。第二天,陳友諒的副丞相陳榮等集中全部殘餘水軍五萬多人,向朱元璋投降。

鄱陽湖戰役,最終以朱元璋勝、陳友諒敗而結束了。這場戰役的勝利也為朱元璋平定江南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他進一步北上滅元和最終統一中國做了必要的準備。

戰後,朱元璋分析了雙方勝敗的原因,他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追根究底,打仗要靠人。我軍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是因為既掌握了時機,又能將士一心,得了人和。陳友諒雖然兵多將廣,但是內部不團結,人各一心,上下猜疑,而且連年用兵,老是打敗仗,不會蓄積力量,不善於捕捉有利戰機,所以最後失敗了。

的確,朱元璋的勝利,正是勝在他的“人和”,勝在他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其實,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者不論是對作戰、從政、經商,都是非常重要的。天時、地利都是客觀因素,而人和則是主觀因素,也是這三者之中的核心。人和就是團結,這種團結所爆發出來的能量,可以以一當十,以一當百。它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

【家長裏短說孟子的大智慧】

曾國藩說過:“成大事者必以多得助手為第一要義。”怎樣才能多得助手呢?答案就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用今天的話說,其意思就是,如果你懂得真正的管理之道,就會有很多人忠誠地支持你,幫助你,甚至連全天下的人都願意追隨在你的身後;否則,就不會有多少人對你忠誠,和你一起並肩為共同的目標奮鬥。這種情況下,想要做大事是不可能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