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背離仁義,自取滅亡(1 / 3)

【原文】

孟子曰:“仁則榮,不仁則辱。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居下也。如惡之,莫如貴德而尊士,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閑暇,及是時,明其政刑,雖大國必畏之矣。《詩》雲:‘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今國家閑暇,及是時,般樂怠敖,是自求禍也。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詩》雲:‘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譯文】

孟子說:“仁就獲得尊榮,不仁就招來恥辱。現在有人厭惡恥辱卻又安於不仁,這就像厭惡潮濕卻又安於居住在低窪的地方一樣。如果真的厭惡恥辱,就不如崇尚道德、尊重士人,讓賢人在位做官,讓能人在職辦事。國家太平無事,趁這時修明政教刑法,這樣國家就可以長治久安。《詩經》上說:‘趕上天氣沒陰雨,取來桑皮拌上泥,窗洞門戶細修葺。從今下邊的人,有誰再敢把我欺?’孔子說:‘這篇詩的作者,真懂得道啊!能治理好他的國家,誰還敢來侵犯呢?’如果國家太平無事,趁這時尋歡作樂,怠惰傲慢,這就是自找災禍。禍與福,沒有不是自己找來的。《詩經》上說:‘永遠順應天命,自己求福才能多福。’《太甲》說:‘上天降下災禍,還有辦法可躲;自己造下罪孽,那就別想再活。’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孟子的大智慧】

孟子在此論述了仁政的重要性。他認為,如果執政者能夠講義氣,做仁人,施仁政,那麼國家就能獲得長治久安。接著,他又從榮辱禍福這個角度出發,加以論述,指出“仁則榮,不仁則辱”,並進一步指出該如何施行仁政,即要“貴德尊士”,讓“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在國家還未出現禍亂前,就要未雨綢繆,“明其政刑”,使政治清明,法典完備。這些論說,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孟子的這句話,等於是給當時的人甚至後人都敲起了警鍾。它時刻在提醒著人們,待人處事一定要有一顆仁義之心。

【孟子大智慧的解讀】

“仁”與“義”,原來是兩個概念:仁者,人也,人之所以為人而不為禽獸;義者,宜也,人應該怎樣為人才符合情理。孟子始將“仁義”並稱,以概括儒家的核心價值。他拜謁魏國梁惠王,惠王問:“老人家不遠千裏而來,將有什麼高見可以利吾國?”孟子答雲:“陛下何必曰利?我隻有仁義而已。”惠王問的是“利”,孟子卻跟人家講“仁義”,好像風馬牛不相及。其實,這正是孟子超越流俗的遠見卓識。

孟子所處的時代,七國爭雄,互相攻伐,戰爭連年,不是“中國內戰”,而是“世界大戰”。各國的發展主題,就是富國強兵,開疆擴土。但對普通百姓能有什麼好處呢?無非是賦稅更重,死人更多。

因此,孟子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人民至上,而非國家至上,更非君王至上,所以他反對戰爭,說“春秋無義戰”,說“不嗜殺人者能定天下”。他勸君王施行“仁義之政”:省刑罰,薄稅斂,使人民不饑不寒,養生喪死無憾,然後好好辦一些學校,教以孝悌之義,使百姓懂得尊老敬長。如果能這樣,天下的知識分子都想到貴國來發揮聰明才智,農民都想來貴國耕田種地,商家都想來貴國做生意,各國痛恨本國君王的人都想到貴國來尋求正義。仁者無敵,自然而然就令天下歸服了。

孟子這種仁義治國的觀點,在曆史上有很多史實可以證明。

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是西漢文帝,景帝兩代40年左右的時間政治穩定、經濟生產得到顯著發展的“盛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