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人心向背,左右大局(2 / 2)

起義軍分兵東進,主力則向西進攻,連下今豫東、皖北的銍、酂、苦、柘、譙(分別在今安徽宿縣,河南永城、鹿邑、柘城,安徽亳縣境)諸縣。當他們推進到陳(今河南淮陽)的時候,已是一支數萬人的聲勢浩大的隊伍了。

在起義軍的影響下,許多郡縣的農民殺掉守令,響應陳勝;特別是在舊楚國境中,數千人為聚者到處可見。一些潛藏民間的六國舊貴族、遊士、儒生,也都乘機來歸,憑借舊日的地位在農民軍中發揮影響。遊士張耳、陳餘甚至勸陳勝派人“立六國後”,被陳勝斷然拒絕。於是,陳勝自立為“張楚王”,分兵三路攻秦:吳廣為“假王”,西擊滎陽;武臣北進趙地;魏人周巿攻魏地。吳廣軍在滎陽被阻,陳勝加派周文西擊秦。周文軍很快發展到車千乘,卒數十萬人,進抵關中的戲(今陝西臨潼境),逼近鹹陽。

秦二世慌忙發修驪山陵墓的刑徒為兵,以少府章邯率兵應戰,打敗周文軍。武臣占領了舊趙都城邯鄲後,在張耳、陳餘慫恿下自立為趙王,陳勝勉強予以承認。武臣抗命不救周文,卻派韓廣略取燕地。韓廣在燕地貴族的慫恿下,也自立為燕王。周巿進到舊魏南部和舊齊境內。舊齊貴族田儋自立為齊王,反擊周巿。周巿在魏地立舊魏貴族魏咎為魏王,自為魏丞相,並派人到陳勝那裏迎接魏咎。舊貴族的勢力很活躍,渙散了農民起義隊伍。陳勝缺乏經驗,決心不夠,眼看著分裂局麵的形成。陳勝周圍也出現了不團結的現象。

秦將章邯軍連敗周文,周文自殺。章邯又東逼滎陽,吳廣部將田臧殺吳廣,迎擊章邯,一戰敗死。章邯進到陳,陳勝敗退到下城父(今安徽渦陽東南),被叛徒莊賈殺死,陳縣失守。陳勝部將呂臣率領一支“蒼頭軍”英勇接戰,收複陳縣,處決了莊賈。陳勝作為反秦的先驅者,領導起義隻有半年就失敗了,但是反秦的浪潮卻被他激起,繼續不斷地衝擊秦的統治,後來在項羽領導的起義軍的打擊下,秦王朝很快覆滅。

就這樣,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就因其大失民心的殘暴統治而草草結束,前後曆時僅十餘年就推出曆史舞台。

近現代史上,也有很多關於人心向背,決定成敗的例子。在著名的淮海戰役上,“人心向背”更是有著淋漓盡致的展現。

淮海戰役地涉廣闊,戰事波及數萬平方公裏,時間長達2個月,參戰部隊數十萬。戰前,國民黨方麵以為,大規模會戰絕不是沒有後方補給線的解放軍所能勝任的。但現實情況卻是,華東、中原、華北地區的500多萬民工,克服道路河川阻隔、飛機轟炸等自然或人為的困難,利用20多萬副擔架,80多萬輛大小車,70多萬頭牲畜,8500餘艘民船,運送了大量糧食和軍需物資,並將前線l0多萬名傷員轉運後方。

當時民工中有句口號:“隊伍打到哪裏,支前就跟到哪裏”,這不僅對作戰部隊帶來單純的物質上的支持,也讓軍隊更加靈活機動。不管是華野、中野的部隊采取什麼樣的行軍路線,或者路過什麼樣的地形,民工都能跟上。

淮海戰役領導人之一的陳毅曾經感歎,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當數百萬人手推肩扛踴躍支前、數十萬輛人力車穿行於塵土飛揚的淮北大地時,還有什麼會比如此壯觀的場景更能說明“人心向背”。

得民心者得天下 悠悠中華五千載,我們的祖先在中華大地上生息、繁衍,創造出一段又一段的輝煌,為後人所讚頌。分析曆史,我們不難發現,每一段輝煌之中,都毫無例外地閃現著一個盛世明君的身影,像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康熙帝玄燁……他們為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繁榮穩定,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在不同的時代創造了一番偉業,他們的豐功偉績印證了同一個道理:民心是成敗的關鍵。

【家長裏短說孟子的大智慧】

“以史為鏡,可以知古今。”縱古觀今,我們不難看出,成就大業,一統天下,與老百姓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也告訴生活中的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從身邊人的角度出發,從多數人的角度出發,學會以他們的處境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更容易獲得成功。否則,隻會自取其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