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人心向背,左右大局(1 / 2)

【原文】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譯文】

齊國攻打燕國,戰勝了燕國。齊宣王問道:“有人對我說不要吞並燕國,有人對我說吞並燕國。以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去攻打另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五十天就打了下來,僅憑人力是做不到的。不吞並它,必定會有上天降下的災禍。吞並它,怎麼樣?”

孟子回答說:“吞並了,燕國人民高興,那就吞並它。古代有人這麼做過,武王就是這樣。吞並了,燕國人民不高興,那就不要吞並。古代也有人這麼做過,文王就是這樣。以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去攻打另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百姓帶著酒食來迎接大王的軍隊,難道有別的要求嗎?隻是想避開水深火熱的環境罷了。如果水更深,火更熱,百姓也就隻有轉望別人去解救他們了。”

【孟子的大智慧】

齊圍之所以伐燕,是由於燕國當時出現了內亂。公元前315年,燕王子噲要學堯舜,把王位讓給了國相子之,燕國人不服,將軍市被、太子平兩人進攻子之,燕國發生內亂。在這個時候齊國趁機攻打燕國,燕人根本就沒有什麼抵抗,齊國大獲全勝,於是才有了齊宣王問孟子要不要吞並燕國的這一幕。

孟子的意見是吞並不吞並,這要看燕國的百姓了,這裏他又拿周文王和周武王來做比喻。孟子沒有明確表態,但是意思很清楚“燕民不悅而取之”才是真正的“必有天殃”。在這裏還是主張以民本思想為主。

孟子認為,齊國僅僅用了五十天就打敗燕國,這不是天意,而是民心,齊國取勝,是因為客觀上順應了燕民之心。可見,孟子並不是一味地反對戰爭,隻要是正義的,符合任命利益和願望的戰爭,他也是支持的。

【孟子大智慧的解讀】

戰國時,著名思想家荀況在他的不朽著作《荀子?王製》篇中,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載舟,水者覆舟。”意思是說:統治者像是一條船,而廣大的民眾猶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載負起來,也可以將船淹沒掉。

唐貞觀後期,魏征在著名的《諫太宗十思疏》中說:“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說:怨恨不在於大小,可怕的隻在人心背離。水能載船也能翻船,所以應該高度謹慎。

唐太宗對荀子和魏征的這一觀點十分欣賞,在與君臣討論國家的治理問題時,多次引用和發揮了這一觀點。他在《論政體》一文中說:“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荀子、魏征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極其偉大的,十分強調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們的這一光輝思想,為曆代統治階級所接受。對曆代統治者尊重民情民意,執政為民,起到了積極參與的促進作用。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古今中外的執政鐵律。對於古代統治者來說,所謂“得民心”,是指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而不僅僅是少數人的支持和擁護;是真心實意的支持和擁護,而不是迫於壓力、言不由衷的支持和擁護。雖然曆史上許多執政者都懂得“得民心”的重要性,但並沒有擋住其政權的垮台。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一隊開赴漁陽(今北京密雲)的閭左戍卒九百人,遇雨停留在大澤鄉(今安徽宿縣境),不能如期趕到漁陽戍地。秦法規定“失期當斬”,戍卒們麵臨著死刑的威脅。於是,在陳勝、吳廣的領導下,在大澤鄉舉起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的旗幟。

陳勝,即陳涉,陽城(今地有異說,在河南境內)人,雇農出身;吳廣,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也是農民。他們都是戍卒的屯長。為了發動起義,他們在帛上書寫“陳勝王”三字,置魚腹中,戍卒買魚得書,傳為怪異。吳廣又於夜晚在駐地旁叢祠中燃篝火,作狐鳴,發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呼聲。接著,陳勝、吳廣殺押送他們的秦尉,率領戍卒,用已被賜死的秦公子扶蘇和已故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農民反秦。附近農民斬木揭竿紛紛參加起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