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剛愎自用,處事大忌(1 / 2)

【原文】

孟子見齊宣王,曰:“為巨室,則必使工師求大木。工師得大木,則王喜,以為能勝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以為不勝其任矣。夫人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學而從我’,則何如?今有璞玉於此,雖萬鎰,必使玉人雕琢之。至於治國家,則曰:‘姑舍女所學而從我’,則何以異於教玉人雕琢玉哉?”

【譯文】

孟子拜見齊宣王,說:“建造大房子,就一定要叫工師去尋找大木料。工師找到了大木料,大王就高興,認為工師是稱職的。木匠砍削木料,把木料砍小了,大王就發怒,認為木匠是不稱職的。一個人從小學到了一種本領,長大了想運用它,大王卻說:‘暫且放棄你所學的本領來聽我的’,那樣行嗎?設想現在有塊璞玉在這裏,雖然價值萬金,也必定要叫玉人來雕琢加工。至於治理國家,卻說:‘暫且放棄你所學的本領來聽我的’,那麼,這和非要玉匠照您的辦法去雕琢玉石不可,有什麼不同呢?”

【孟子的大智慧】

建造大房子一定要用大木頭,如果工匠把它削得太小,木頭就不可用了。孟子的意思是,國家需要的是棟梁,而不是隻會討得國君高興的寵臣。他委婉地批評了齊宣王不用人才之長、珍愛國家不如珍愛玉石的錯誤思想,強調治國要依靠賢人,君主不能剛愎自用,全憑自己的興致胡亂指揮。

而且,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舍汝所學而從我”是用人者對所用者的不信任,或是“唯我獨尊”的心態作祟。這種用人方式必然會導致人才的流失。用才的最好方式應該是知人善用,各得其所,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

知人是用人的前提,用人既要根據人才的特點,又要結合事情的難易。用人藝術需要更加深邃的洞察力和協調手段,而且用人是以“成敗”這個硬指標來檢驗效果的。由此可見,孟子對於如何使用人才是十分明了的。

【孟子大智慧的解讀】

“剛愎”,指人個性太強、驕傲暴戾的意思。《左傳·宣公十二年》所記載的一段故事中說道:“先穀剛愎不仁。”故事是這樣的:

先穀,春秋時期晉國軍事將領,在一次對楚國的戰爭中,因為不聽從統帥的軍令,擅自行動,結果致使晉軍大敗而歸。當時,戰場形勢本來對晉軍很有利,楚軍已經開始撤退,晉軍統帥苟林父和其他將領通過判斷敵情、分析形勢後,認為不宜輕率進軍,如按照這一推斷作戰,晉軍就可以避免後來的失敗。而先穀卻悄悄帶著自己的軍隊去追擊楚軍。苟林父發覺後,已經無法製止,隻得下令全軍前進,追擊楚軍。楚軍聽說晉軍追來,大夫伍參主張回擊,令尹孫叔敖主張撤回國內。伍參直接麵見楚莊王,進諫說:“為什麼不打呢?您看,苟林父新任中軍主將,威信不高,令出不行。而‘其佐先穀,剛愎不仁’,不聽將令,其餘將領也意見不一,其士兵無所適從。如我軍回擊,必勝,而晉軍必敗。”楚莊王采納了伍參建議,令孫叔敖停止撤退,回師北進。結果,晉軍果然大敗。

“剛愎”一語經常和“自用”連在一起使用,因為“剛愎”的人往往“自用”。《金史·赤盞合喜傳》說:“性剛愎,好自用。”自用,是自以為是,固執己見而輕舉妄動的意思。《中庸》說:“愚而好自用。”《尚書仲虺之誥》說:“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左傳·桓公十三年》有一段說到莫敖屈瑕“自用”的故事。

“莫敖”,楚國官名。那是春秋時楚武王時期,莫敖屈瑕率領軍隊征伐楚國臨近的小國羅國(在今湖北宜城縣)。出兵時,大夫鬥伯比送行歸來途中,對他的車夫說:“此次出征,莫敖必敗。你看他那趾高氣揚、狂妄得意的勁兒!”原來,在此之前,屈瑕曾對鄖國的戰爭中,在蒲騷(今湖北應城縣)之役中獲得勝利。自此以後便開始驕傲起來。隨後鬥伯比進宮對楚武王說:“趕快給莫敖屈瑕增加援軍吧,否則打不了勝仗。”楚武王聽後深感納悶,這仗還沒打,怎麼便需要增兵了?再說楚國國內可以用來出征的軍隊幾乎都被屈瑕帶走了,這鬥伯比是知道的呀。楚武王不解鬥伯比所言之意,就問王後鄧曼,王後略加思索說:“大夫鬥伯比說的話,主要用意恐怕不在於‘增援’,而是要告訴大王您莫敖屈瑕這次要打敗仗了。的確,莫敖自蒲騷之役後,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將自用也,必小羅’(將要自以為了不起,不聽勸告而小看羅國)。……”楚武王急忙派人追趕屈瑕,令他務必要虛心謹慎。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屈瑕正在號令全軍:“不得亂提意見,違者處斬!”部隊剛過鄢水,就被羅國和盧戎國聯軍兩麵夾擊,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狽而逃,屈瑕自殺身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