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胸懷天下,可有作為(2 / 2)

1040年,範仲淹和大將韓琦同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抗擊西夏。他改革軍製,修築城堡,實行屯田營兵的持久計策,使得延州一帶的防守力量大大加強。西夏軍隊見他的防守嚴密不敢進犯。西夏的將領相互戒告說,範仲淹“胸中自有數萬甲兵”。那時候的延州流傳著這樣的一首民謠:“軍中有一韓(韓琦),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範(範仲淹),西賊聞之驚破膽。”從這首民謠中,足可以看出範仲淹在抵禦西夏侵擾時的功績了。著名的愛國將軍馮玉祥先生,在1934年謁範文正公祠時,曾親筆題寫了這樣一副讚佩他的對聯:

兵甲富胸中,縱教他虜騎橫飛,也怕那範老夫子;

憂樂關天下,願今人砥礪振奮,都學這秀才先生。

1043年,範仲淹受到歐陽修等在朝諸臣的推薦,擔任參知政事。他針對當時的政治弊病,提出了十項改革方案,決心整頓吏治,加強軍備,發展生產,減輕徭役。宋仁宗采納了這些建議,並下令在全國施行。這一年是宋仁宗慶曆三年,曆史上把範仲淹的改革措施成為“慶曆新政”。

當時,政府機構臃腫,人浮於事,好多官員又為非作歹,無惡不作。範仲淹為了貫徹新政,派了一批按察使,到各地區視察。然後根據按察使送來的報告,把那些不能勝任的官員,從登記簿上除名。他的好友富弼看到他勾掉那麼多官員的名字,非常吃驚,對他說:“勾掉一個名字很容易,但是被勾掉名字的一家人都得哭了。”

範仲淹回答:一家哭怎麼比得上一路哭啊!(宋代的“路”相當於現代的“省”)這句話說的十分深刻,也表明了範仲淹改革的態度和決心。

那時候,社會上最主要的矛盾是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範仲淹的改革並沒有解決這個根本問題。盡管這樣,由於在實行的過程中觸動了一些封建貴族的切身利益,因此遭到了許多保守官僚的反對,“慶曆新政”推行不到一年就失敗了,範仲淹也被貶職到地方做了知州,而那篇大家耳熟能詳的《嶽陽樓記》就是被貶職時寫出來的。

很多人都到嶽陽樓去過,很多人都寫過嶽陽樓記,範仲淹怎麼寫的呢?他就抓住了由嶽陽樓記一個悲、一個喜,比如說“陰風怒號,濁浪排空”,那時候你感到很悲涼;第二個就是“春和景明,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就很喜,他抓住悲、喜兩個字,不是景物讓我們喜,是天下事讓我們憂,讓我們喜。最後他就歸結到一點,就是“進也憂,退也憂”。什麼時候才能快樂呢?他就得出一個結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實際上就在封建時代給所有的封建士大夫提出一個憂樂標準,也就是給我們現在說的“為天下老百姓而憂愁,為人民的幸福而歡樂。”所以這句話已經1000多年了,已經成為勉勵每一個知識分子的座右銘和格言。

範仲淹是封建統治階級中,一個難得的在文治武功方麵都有建樹的人物。他關心國家命運和百姓的疾苦,努力改革朝政,這些事跡都是值得稱頌的。如今的我們,雖然不能像他們一樣馳騁疆場,但也要立下遠大的誌向,承擔起曆史賦予我們的重任,胸懷天下,誌存高遠。

在現今和諧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所處的開放與變革的時代也要求我們胸懷天下,誌存高遠。隻有直接參與到中國改革開放與民族複興的偉大進程之中,隻有直接參與到國際合作與競爭之中,我們才能承擔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與責任,才能把握發展的機遇,有所作為。

【家長裏短說孟子的大智慧】

胸懷天下的人,必定是誌存高遠的人。“胸懷天下”是人的一種品格與精神,“誌存高遠”是人的一種理想與追求。古代孔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陳勝“燕雀安置鴻鵠之誌”,近代李惺“身無分文,心憂天下”、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等,都是胸懷天下的體現。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