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胸懷天下,可有作為(1 / 2)

【原文】

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譯文】

齊宣王在雪宮召見孟子。宣王問道:“聖賢人也有在這種舒適宮殿裏生活的快樂嗎?”

孟子回答:“有。人們如果得不到這種快樂,就會抱怨他們的君主。得不到就抱怨他們的君主,這是不對的;作為百姓的君主卻不與百姓同樂,也是不好的。君主把百姓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君主把百姓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樂,同天下人一起樂,憂,同天下人一起憂,這樣還不能做天下的王者的,是從來沒有過的。”

【孟子的大智慧】

在《梁惠王上》篇裏孟子見梁惠王於沼上時已經談到過“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的問題。在本篇中,孟子再次與齊宣王討論到“與民同樂”的問題。而且,這一次討論的特點是不僅說到樂,而且還從樂說到憂,所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更為完整地顯示了孟子政治學說中的民本主義思想。

孟子作為兩千多年前的思想家,就開始把百姓的“憂、樂”與統治者的統治思想聯係起來,並且將“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以民為本的思想鄭重的擺到統治者的麵前。這不僅僅隻是對“君”而言,同時還是對為“官”者的一個警示。他認為實行“仁政”,首先要爭取“民心”,統治者應以“仁愛之心”去對待民眾,這樣才能得到民眾的支持,使國家強盛,使人民富裕,君主的地位也能更加穩固,更容易成就一番偉業。

可見,孟子這位身在把人不當人看的奴隸社會的思想家,有這樣的造詣真無愧於“聖人”這個稱號。

不過,“樂以天下,憂以天下”這幾個字也帶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自我犧牲的精神,而且,也更具有一種濃厚的悲劇意識。所以,它能更為激動人心地為人們所傳誦。直到今天,當我們說到什麼人為人民大眾的利益而犧牲時,還會想到這兩句名言。

【孟子大智慧的解讀】

《三國演義》中,曹操在於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時說:“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者也。”然後手指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的確,古往今來,凡取得重大成就的仁人誌士,都胸懷天下之誌;但凡垂名青史的愛國誌士,都誌存高遠。他們或兼濟蒼生,或成就偉業,或視死如歸,或為國捐軀。

誌向高遠的人,一定會有驚人的成就。胸懷天下,心存濟世的人,也一定能取得非凡的業績。擁有宏博奇偉胸襟的人,必定會有明確而堅定的人生目標,並由此產生出天賦神授一般的精神力量和旺盛鬥誌。因此,這類人既不會接受失敗,也不會承認失敗,失敗反而會激發出他潛在於體內的巨大勇氣和超人毅力,並推動、鼓勵著他去克服阻力、戰勝困難。這樣的人也才有底氣、有勇氣、有智慧,並在奮鬥中獲得機遇、走向成功。

範仲淹,字希文,江蘇吳縣人,公元989年出生在今河北石家莊市正定縣,當時他父親範墉為北道重鎮真定府(即今天的正定縣)成德軍節度掌書記。

兩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境十分的貧寒,母親隻好帶著他改嫁到長山一個姓朱的人家。

範仲淹從小就很有誌氣,發奮讀書。十幾歲的時候,他借住在長山一座寺院的僧房裏讀書,過著艱苦的生活。他每天隻燒一鍋粥,等粥涼了凝固成塊以後,用刀劃成四塊,一天吃兩餐,早晚各取兩塊,吃的菜也隻是幾根鹹菜。後來人們稱他這種生活為“斷齏畫粥”,齏指的是鹹菜,並傳為曆史上刻苦學習的佳話。

1015年,範仲淹考中進士,開始做官。早年的貧困生活使得他了解並且同情民間的疾苦。決心為國家和黎民百姓做出一番事業。他不計較個人的榮辱得失,接連上書建議,因為彈劾當時守舊派,觸怒了宰相呂夷簡而兩次遭到貶官外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