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匹夫之勇,難成大事(1 / 2)

【原文】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對曰:“王請無好小勇。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詩》雲:‘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祜,以對於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書》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誌?’一人衡行於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譯文】

宣王說:“先生說得太有道理了!不過我有個缺點,我喜歡勇武。”

孟子答道:“大王請不要好小勇。一個人按劍瞪眼說:‘他怎麼敢抵擋我!’這隻是逞匹夫之勇,隻能對付一個人罷了。大王應該有更大的勇!《詩經》上說:‘文王勃然大怒,旋即整軍備戰,以抵抗侵犯莒國的敵人,增加我周朝的威福,不辜負天下百姓的期望。’這就是文王的勇武。文王一怒而使天下的百姓得到了安寧。《尚書》上說:‘上天降生於萬民,並為他們設立君主,設立師長,這些君王和師長的惟一責任,就是協助上天來愛護百姓,天下有罪和無罪的,都由上天來負責,天下誰敢超越它的本分?’有一個人橫行天下,武王就感覺到恥辱。這就是武王的勇武。而武王也是一怒就使天下的百姓得到了安寧。如果現在大王也一怒就使天下的百姓得到安寧,那麼百姓就會唯恐大王不喜歡勇武了!”

【孟子的大智慧】

“勇氣”,有大勇和小勇之分。不講仁義和智慧,而逞匹夫之勇是小勇;而真正的勇,是鬥誌不鬥力,是鬥理不鬥血氣。我們需要的是大智大勇,而非一時之小勇。

君王之怒,君王之勇有別於匹夫之怒,匹夫之勇。匹夫之怒,匹夫之勇隻匹敵一人,不足以為怒,不足以為勇。君王之怒,君王之勇則足以安定天下,使百姓得過太平生活。

因此,即使如宣王所說的“我有缺點,我好逞勇。”隻要能夠像武王那樣一動怒而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如果宣王也一動怒而安定了天下的百姓,那麼百姓真的隻怕宣不好勇啊。

孟子真是所謂能言,以大小相比較,以《詩經》來印證,足以說動宣王,如果宣王不聽,則是宣王之智力與心理的問題,那是怪不得孟子的。

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在《留侯論》開篇中說:“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可以說,這是對孟子“勇氣”論的最佳闡釋,是對這種智慧的繼承和發揚。

【孟子大智慧的解讀】

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謀,單憑個人勇氣行事的行為。

孟子說,像一個人手握利劍,瞪大眼睛,高聲吼道:“誰敢抵擋我!”這就是匹夫之勇,是隻能對付一人的小勇。而當國家而臨強敵和霸權時,像周文王周武王敢於一怒而率眾奮起抵抗,救民於水火之中,所謂“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這就是大勇。

從孟子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匹夫之勇,是無原則的衝動,是隻憑拳頭和武力的血氣之勇。而大勇則是孔子所說的義理之勇,也就是基於正義的勇敢;隻要正義存於我方,對方即使有千軍萬馬,也會勇往直前,大義懍然,無所畏懼。

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僅有匹夫之勇是遠遠不夠的,而要有大智、大勇。

明代曹臣所編《舌華錄》中曾收錄了這樣一則故事:宋朝和州士人杜默多次參加科舉而不得成名,一日過烏江,順便拜謁項王廟,因實在喝多了點兒,竟然在焚香叩拜之後爬上神桌,摟著項羽神像的脖子,拍著神像的腦袋大哭而言曰:“大王好虧呀!像大王這樣英雄蓋世竟不能得天下;像我杜默這樣文章滿腹竟撈不著一官半職,我也好虧呀!”言罷淚如泉湧。旁人忙把他拉下來,再一看神像的眼睛裏,竟也有熱淚噴湧而出。

的確,說起項羽,人們馬上會想到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形象,會想到項羽著名的詩句《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更會想起李清照的詩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或者還會想到傳統劇目和屠洪剛新歌《霸王別姬》。千百年來,不管是司馬遷把他列入皇帝資格的《本紀》,還是後世戲劇評論,項羽都是不折不扣的英雄形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