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解決問題,抓住根本(1 / 2)

【原文】

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誌,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嚐試之。”

曰:“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製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製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

【譯文】

宣王說:“我頭腦有點昏亂,對你的說法不能作進一步的領會。希望先生開到我的心智,更明確的教我。我雖然不聰敏,也請讓我嚐試一下。”

孟子說:“沒有固定的產業,卻有穩定不變的道德觀念,隻有士人能做到。至於百姓,沒有固定的產業,也就不會有固定的道德觀念。一旦沒有固定的道德觀念,就會胡作非為,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等到他們犯了罪,然後才去加以刑罰,這等於是陷害他們。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理的呢?因此,賢明的君主在規定百姓的產業時,一定要使他們上足以贍養父母,下足以撫養妻子兒女;好年成能豐衣足食,壞年成也不至於餓死。然後再督促他們一心向善,這樣百姓也就樂於聽從了。而現在規定的百姓的產業,上不足以贍養父母,下不夠養活妻子兒女,好年成尚且艱難困苦,壞年成更是性命難保,這就使百姓連維持生命都怕來不及,哪有工夫去講求禮義呢?大王如果想行仁政,為何不從根本上入手呢?”

【孟子的大智慧】

人的道德生活是和人民的物質條件相互聯係的,當生命受到饑餓威脅的時候,多數人就難以堅持他們自身的廉恥觀了,更別說禮節了。孟子對宣王的答複,簡單來說就是這個意思。

《論語?子路》載,有一次孔子到衛國去,弟子冉有替他駕車。他在車上看到衛國的老百姓很多,就讚歎了一聲,“庶矣哉!”冉有就問,“人口多了後,又該怎麼辦呢?”他回答,“富之。”冉有又問,“已經富了,又該怎麼辦呢?”他回答道,“教之。”這就是孔子著名的先富後教的主張。

後來諸家,多有繼續發揮這一主張的。《孟子?梁惠王上》說,“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管子?治國》也認為“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史記?貨殖列傳》則進一步聲言,“故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富者得勢益彰,失勢則客無所之,以而不樂。夷狄益甚。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先富後教,禮生於有而廢於無,強調的是物質性的基礎對於禮樂教化的支撐性作用。這就是孟子對於宣王疑問所做解答的根本所在。它告訴宣王,要想解決問題,就要從施行仁政、安民富民的根本做起。

【孟子大智慧的解讀】

有這樣一個哲理故事:

從前有一對夫婦,家裏有3個餅。夫婦倆一起分著吃,你一個,我一個,最後還剩下一個。他倆相約說:“從現在起,如果誰先開口說話,就不能吃這個餅了。”從此,為得到那個餅,倆人誰也不願先開口說話。有天晚上,一個盜賊溜進屋裏,偷了他們家的財物。直到盜賊把東西全部偷光,夫婦倆因為先前有約,眼睜睜看著財物丟光。誰也不願開口講話。盜賊看到沒人說話,便當著丈夫的麵侮辱他的妻子,可丈夫瞪著兩眼還是不肯講話。妻子急了,高聲叫喊有賊,並惱怒地對丈夫說:“你怎麼這樣傻啊!為了一個餅,眼看著鬧賊也不叫喊。”丈夫高興地跳了起來,拍著手笑道:“啊,蠢貨!最先開口講的話,這個餅屬於我了。”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不同的事物,包含著不同的矛盾,即使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階段,矛盾的具體情況不同,事物在發展中的作用也不同。其中必有一種矛盾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規定和影響其它矛盾的存在和發展,即主要矛盾。而其他的矛盾則屬於次要和服從的地位,也就是次要矛盾。抓住並正確解決主要矛盾,就可以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推動事物發展。

在這個故事中,夫婦二人之所以落得財失家破的結果,是因為夫婦倆沒能正確處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係。當兩人打賭爭餅時,誰遵守賭約,閉口無言是雙方的主要矛盾。應著力解決。可是,當盜賊進屋盜竊財物時,如何聯手趕走盜賊,保護家中財產,則成為主要矛盾,賭餅約定就成為次要矛盾。此時此刻,夫婦二人就應該抓住主要矛盾,齊心協力,抓住盜賊,保護財產。然而,夫婦二人因為牢記賭約,對盜賊不予理睬,讓盜賊有了可乘之機,將財物盜走,從而喪失了抓賊的大好時機,落得家破財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