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解決問題,抓住根本(2 / 2)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想問題、辦事情,應該牢牢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麵,不能主次不分,因小失大。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堅持矛盾的客觀性,就是要弄清當時當地客觀存在的矛盾是什麼,從而采取正確的解決方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遼沈戰役中,林彪指揮東北野戰軍以70餘萬對國民黨軍55萬,在兵力上占絕對優勢,殲滅國民黨軍47.2萬人。從戰役的設想到戰役的實施,毛澤東一開始即盯著錦州,以關住東北的陸上大門,將東北國民黨軍就地殲滅。而林彪對錦州這個戰局關鍵的認識是比較滯後的。

早在1948年7月30日,毛澤東即電示林彪攻占錦州,電報說:“關於你們新的作戰計劃,我們覺得你們應當首先考慮對錦州、唐山作戰,隻要有可能就應攻取錦州、唐山。”一個月後,毛澤東又指示林彪確立兩個“決心”,即“確立攻占錦(州)、榆(關)(山海關)、唐(山)三點並全部控製該線的決心”,“確立打你們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的決心”。

林彪則在攻打錦州還是攻打長春問題上多次猶豫,毛澤東於10月3日連發兩份措辭嚴厲的電報予以批評,其中17時電稱:“在五個月前(即四、五月間),長春之敵本來好打,你們不敢打;在兩個月前(即七月間),長春之敵同樣好打,你們又不敢打。現在攻錦部署業已完畢,錦西、灤縣線之第八第九兩軍亦已調走,你們卻因新五軍從山海關、九十五師從天津調至葫蘆島一項並不很大的敵情變化,又不敢打錦州,又想回去打長春,我們認為這是很不妥當的。”

10月4日,毛澤東又致電林彪:“你們決定以4縱和11縱全部及熱河兩個獨立師對付錦西、葫蘆島方麵之敵,以1、2、3、7、8、9共六個縱隊攻錦州,以5、6、10、12共四個縱隊對付沈陽援錦之敵,以九個獨立師對付長春之敵,這是完全正確的。你們這樣做,方才算是把作戰重點放在錦州、錦西方麵,糾正了過去長時間內南北平分兵力沒有重點的錯誤(回頭打長春那更是絕大的錯誤想法,因為你們很快就放棄了此項想法,故在事實上未生影響)。我們過去一個月中曾有多次電報叫你們如此做,你們到現在才想通這一重要點,不是平分兵力,而是以主力放在兩錦方麵。雖然在時間上應當一開始就如此做,從你們部隊開始行動起到今天差不多已有一個月之久,你們才把攻擊重點問題弄清楚,重新增加兩個縱隊到兩錦方麵去,可能對於作戰要受一些影響(是否有影響及影響之大小,要看作戰結果如何才能定),但是平分兵力的錯誤算是糾正了。從這件事你們應取得兩個教訓:第一個教訓是,你們的指揮所應先於部隊移動到達所欲攻擊的方向去(這一點我們在很早就向你們指出了),由於你們沒有這樣做,致使你們的眼光長期受到限製;第二個教訓是,在通常的情況下必須集中主力攻擊一點,而不要平分兵力。”

此後,林彪才率軍於10月5日至15日攻克錦州。東北野戰軍副政委陳雲在1983年8月9日的一次談話中指出:“如果按照林彪的打法,主力圍困長春不得南下,以後占領了義縣又不打錦州,而要回師長春,那就不會有遼沈戰役,東北的勝利就不可能來得這麼大,這麼快。”

抓主要矛盾,就是抓住問題的關鍵,抓住問題的根本。正如毛澤東在給林彪的電報中所說:“隻要打下錦州,你們就有了戰役上的主動權,而打下長春,並不能幫助你們取得主動,反而將增加你們下一步的困難”,隻要將這個根本性的問題抓住了,解決好了,後麵的其他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家長裏短說孟子的大智慧】

哲學的辯證法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說,我們應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這已經上升為科學的理論。現代社會紛繁複雜,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難題,我們時刻都應當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銳利的眼光,抓住問題的根本。一旦我們學會抓住根本,就抓住了成功的尾巴,離真正的成功也就不遠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