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尊老愛幼,人之美德(1 / 2)

【原文】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詩》雲,‘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禦於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

【譯文】

孟子說:“敬愛自己的老人,並由此推廣到敬愛別人的老人;關愛自己的孩子,並由此推廣到關愛別人的孩子。這樣,國家就可以治理得很好了。《詩經》上說,‘先給妻子做榜樣,再給兄弟好影響,憑這治家和安邦。’意思就是將這種心態推廣到其他人身上。因此,推廣恩德足以使國家安定,不推廣恩德連自己的妻子兒女都保護不了。古代的賢明君主之所以遠遠超過一般人,沒有其他原因,隻是善於將他們所做的推廣開去罷了。”

【孟子的大智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孟子的經典名句,也是孟子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之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個‘老’字是動詞‘贍養’、‘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個‘老’字是名詞‘老人’、‘長輩’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個‘幼’字是動詞‘撫養’、‘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個‘幼’字是名詞‘子女’、‘小輩’的意思;兩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話的意思是“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會時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與孔子對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孟子大智慧的解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夫子這句話告訴我們,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關愛自己的子女,進而推廣到關愛別人的子女。如果以這樣的準則治理國家,就很容易了。

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尊老愛幼起始於原始社會,當時生產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內部為了人類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續,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和尚無勞動與生活能力的小孩都一樣分配勞動果實,實行義務撫養。由此逐漸形成的這種樸素的道德觀念,被繼承下來。從原始的社會,就已有了尊老愛幼的思想,這使人聽起來感到非常的高興,從中也可看出人性的善良。後來,尊老愛幼作為一種美德,不斷的被曆朝曆代的人們所傳承,所發揚。

有一天,張良來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橋上散步,在橋上遇到一個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那老人的一隻鞋掉在橋下,看到張良走來,便叫道:“喂!小夥子!你替我去把鞋揀起來!”張良心中很不痛快,但他看到對方年紀很老,便下橋把鞋撿了起來。那老人見了,又對張良說:“來!給我穿上!”張良很不高興,但轉念想到鞋都拾起來,又何必計較,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話沒說就走了。

張良愣愣地望著老人的背影,猜想這老人一定很有來曆,果然,那老人走了裏把路,返身回來,說:“你這小夥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後的早上,請到橋上來見我。”張良聽了,連忙答應。 第五天早上,張良趕到橋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氣地說;“跟老人約會,應該早點來。再過五天,早些來見我!”

又過了五天,張良起了個早,趕到橋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說:“你又比我晚到,過五天再來。”又過了五天,張良下決心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於是他剛過半夜就摸黑來到橋上等候。天蒙蒙亮時,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橋來,趕忙上前攙扶。老人這才高興地說;“小夥子,你這樣才對!”老人說著,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給張良,說:“你要下苦功鑽研這部書。鑽研透了,以後可以做帝王的老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