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與其獨樂,不如眾樂(2 / 2)

死海則不一樣,雖然它的水質和湖水一樣,但它沒有出水口,它不付出隻是保留,所以它讓人感到恐怖,整個死海也因此汙濁不堪,是不折不扣的死水一潭。

這就是無私者和自私者質的不同。

雖然所有的人都想讓生活充滿歡樂和祝福(因為上帝賦予了我們這樣的權力),但隻有一部分人在時刻準備給予他人,就如同太巴列湖一樣,而另一些人則隻知道獲取,就如同死海和峨摩拉城的鹽湖一樣。

你既然想分享別人奉獻的成果,你就有責任也有義務付出同樣的東西。你既然是社會的一分子,為社會做出奉獻就是你的責任。

如果你想要用愛或其他有價值的事物充實人生,也是同樣的道理。付出和回收是一體的兩麵。如果你想要更多的愛、樂趣、尊重、成功或任何東西,方法很簡單:付出。不要擔心任何事情,人在做天在看,你所付出的一切都會帶著利息一起回來。

約翰?伍登說過:“為那些永遠不能報答你的人做些事,你的每一天會過得更加完美。”無意識的善意行為將快樂傳播,當你自己感到愉快時,你也就能和善地對待別人。如果你不能使別人快樂,你自己也不會快樂。通過與別人一起分享你的財富,你將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一旦你勇敢地去發展與他人分享的這種能力,你就會發現生活的偉大內涵。在生活中我們應遵循下麵的原則:最值得我們擁有的財富是那些經過分享而不減少的東西,是那些越分享、越加倍的東西;最不值得我們擁有的,是那些一經分享就消散的東西。當我們把自己充沛的體力、敏捷的思維、富有魅力的個性和崇高的精神拿來與人共享時,它們會相應地成倍增長。

一位教授對他的學生說過:“城市是由少數人建成的,住在城裏的卻是絕大多數人;地鐵是由少數人修建的,乘坐在裏麵的卻是絕大多數人;摩天大樓和工廠是由少數人建成的,絕大多數人卻在裏麵辛苦地工作。”

這是因為他們知道,成就並不完全是一個人造就出來的。當一個人能公開對自己及他人承認,並非自己能獨立獲得這些成就,所以不能獨享榮耀時,一種完美和諧的感覺會在其內心和人際關係中逐漸浮現。相互的感激與溫暖的友誼使彼此不但共享成功的果實,且借由相互鼓勵而不斷地成長。

貝爾太太是一位有錢的婦人,她的花園又大又美,吸引了許多遊客。許多遊客便總是毫無顧忌地跑到貝爾太太的花園裏遊玩。

年輕人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小孩子紮進花叢中捕捉蝴蝶;老人蹲在池塘邊垂釣;有人甚至在花園當中支起了帳篷,打算在此過他們浪漫的盛夏之夜。貝爾太太站在窗前,看著這群快樂得忘乎所以的人們,看著他們在屬於她的園子裏盡情地唱歌、跳舞、歡笑。她越看越生氣,就叫仆人在園門外 掛了一塊牌子,上麵寫著:私人花園,未經允許,請勿入內。可是這一點也不管用,那些人還是成群結隊地走進花園遊玩。貝爾太太隻好讓仆人前去阻攔,結果發生了爭執,有人竟拆走了花園的籬笆牆。

後來貝爾太太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她讓仆人把園門外的那塊牌子取下來,換上了一塊新牌子,上麵寫著:歡迎你們來此遊玩,為了安全起見,本園的主人特別提醒大家,花園的草叢中有一種毒蛇。如果哪位不慎被蛇咬傷,請在半小時內采取緊急救治措施,否則性命難保。最後告訴大家,離此地最近的一家醫院在威爾鎮,驅車大約50分鍾即到。

這真是一個絕妙的主意,那些貪玩的遊客看了這塊牌子後,對這座美麗的花園望而卻步了。可是幾年後,遊人再往貝爾太太的花園去,卻發現那裏因為園子太大,走動的人太少而真的變成雜草叢生,毒蛇橫行,幾乎荒蕪了。孤獨、寂寞的貝爾太太守著她的大花園,懷念著那些曾經來她的園子裏玩的快樂的遊客。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如果我們願意讓別人在此種植快樂,同時也讓這份快樂滋潤自己,那麼我們心靈的花園就永遠不會荒蕪。

不要讓心靈被財富俘虜而忘了仁愛,財富的意義並不是自己完全占有,如果要得到快樂和幸福,還要有一顆仁愛的心。將自己的財富適當地與他人分享,仁愛可以讓地獄變成天堂,仁愛能讓心中的花園永遠美麗。

【家長裏短說孟子】

人隻有在給別人快樂時自己才會真正感覺到快樂。關心愛護周圍的人,多為別人著想的人,心中的幸福感覺是最多的,因為看到別人幸福的微笑,我們心中自然也會感到強烈的幸福快樂。此外,助人為樂時給別人帶來方便,自己也會感覺非常快樂,因為你在幫助別人時會發現自身存在的一種價值,你會發現這樣的生活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生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