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譯文】
孟子拜見梁惠王。惠王說:“老先生,您不遠千裏而來,對我們國家有什麼有利的嗎?”
孟子回答說:“大王,您為什麼要說到利益呢?隻要有仁義就足以了。大王說‘對我的國家有什麼有利的?’大夫說‘對我的封邑有什麼有利的?’士人平民說‘對我自身有什麼有利的?’舉國上下互相爭奪利益,那國家就危險了。在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殺掉國君的,必定是國內擁有千輛兵車的大夫;在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殺掉國君的,必定是國內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在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裏,這些大夫擁有千輛兵車;在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裏,這些大夫擁有百輛兵車,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輕義而重利,他們不奪取(國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絕對不會滿足的。講仁而遺棄自己父母的人是沒有的,行義而不顧自己君主的人也是沒有的。大王隻要講仁義就可以了,何必談及利益呢?”
【孟子的大智慧】
自古以來,利與義之間的選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孔子就曾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為人處世是這樣,治理國家也是這樣。
有利就會有害,如果每個人都把利放在第一位,那麼大家就會相互爭奪權益、中飽私囊,那麼這個國家就危險了。而義呢?朱熹曾說過:“仁者,心之德,愛之理;義者,心之製,事之宜。”人一旦有了仁,就會孝順,一旦孝順就會厚待其親人。人一旦有了義,就會忠誠,一旦忠誠就會報效國家。
利是一切作亂的導火線,而義則是一一個國家安定和睦的基礎。故孟子說:“王亦日仁義而已矣,何必日利?”其道理就是“仁義重於利”也。
不過,關於利,朱熹又如此說道:“君子不言利並不是完全不想利,隻不過不唯利是圖而已。孟子之所以說的那麼堅決,是因為當時的人惟利是圖不知世上有‘仁義’二字,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聖賢之心也。”
對於現今的我們來說,利義齊飛,君子已不羞於言利,或者說,君子也要言利。但是否也有必要多言“仁義”而“救其弊”呢?當然,的確也不可能隻說仁義而不說利,這已不合乎我們今天的現實。應該是既說利也說義,這樣才是客觀的。
【孟子大智慧的解讀】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生在世,最難看破的就是名利二字。麵對名利,取利還是取義,是兩種價值取向,它們也會帶來不同的人生道路。
重義的人,把親情、友情、愛情放在生命的首位,這樣的人能夠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重利的人,則是金錢至上,為了金錢不惜鋌而走險,走下去可能就是懸崖。“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隻有“重義輕利”,才能把握好人生的航標。
北宋名臣蘇東坡,被貶謫後來到常州。由於當時的官員給他的是棟土房子,風雨飄搖中岌岌可危,於是蘇東坡用一生的積蓄買了一套房子。
一次,蘇東坡出去散步,看到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婦人在路邊哭泣。蘇東坡就問老婦人為什麼傷心。老婦人哭訴道:“兒子不孝,把我居住多年的老宅賣給別人,把我趕出了家門,無處安身。”當老婦人告訴蘇東坡老宅地址的時候,蘇東坡才明白自己買下的房子就是這位婦人的。蘇東坡當即將房契掏出,在老婦麵前燒掉。第二天,蘇東坡找來老婦人的兒子,囑咐他將老母親請回老宅。自己仍然住著那棟漏風漏雨的小土房。
重義輕利,是中國傳統道德處理群己關係的一條基本行為準則,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美德。義和利問題,講的是道德原則和物質利益的關係問題。